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赫拉克利特是欧洲古希腊哲学史上伟大的辩证法家,他的自然观(即自然哲学)受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极大的赞扬。马克思说他的自然观是运动的、发展的、活生生的自然观;列宁称他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列宁全集》第38卷第390页);唯心论辩证法家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35—475)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柏拉图曾勤勉地研究他的哲学并从中获得了早期哲学素养。黑格尔宣称哲学存在的开端必须自他始。就连海德格尔也引证他的残篇来附会存在主义。但真正认识了这位古代思想家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思克称赞他的自然观是运动的、发展的、活生生的自然观;恩格斯肯定他是古代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的第一个明白的表述者;列宁确认他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赫拉克利特的思想是丰富的。包含在他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体系中的伦理思想,也象海边俯拾即是的贝壳闪烁着斑斓色彩,他的伦理思想以他所创获的逻各斯为核心,在西方伦理学史上写下了独特的一章。  相似文献   

3.
在古希腊哲学发展的历史上,有一颗璀籼耀眼的明星,这就是赫拉克利特,其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思想,是前苏格拉底早期哲学的最高成就。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赫拉克利特哲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马克思称他的自然观是运动的、发展的、活生生的自然观;恩格斯认为他是古代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的第一个明确表述者;列宁把他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并认为他关于永恒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和熄灭的思想,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文化、历史背景中,有两种因素对中国古代辩证法影响尤为强烈:现实社会的矛盾运动与自然科学的发展.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促使中国古代哲学家们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运动时,着重探求“古今不变”的“治乱之道”;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他们从科学思想中提炼出一套辩证自然观,并将这种辩证自然观加以变形、放大,作为认识、整理、加工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全部对象世界的辩证思维框架.先秦辩证法史中的阴阳思想、五行思想、天地人相统一的思想,是这种辩证自然观、辩证思维的主要框架,它们在对自然科学思想进行概括、加工、提炼之形成,在“观乎天文”的自然科学的活动中找到自己的源头.  相似文献   

5.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解读,前后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程,这一特点在他的自然观思想形成方面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早期卢卡奇认为,辩证法只能限制在社会历史领域,在自然领域不存在什么单纯的自然辩证法,一切辩证法只有在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中才有意义.这显然是与马克思的自然辩证法相冲突的,偏离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轨道.对此,卢卡奇在其晚年时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且有了很大的补正与完善.之所以出现这种思想轨迹的曲折变化,是由卢卡奇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及其理论上的不成熟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马克思辩证方法、规律及其哲学原理,证明爱因斯坦相对论只是辩证法对形而上学自然观的胜利进军,而马克思的哲学相对论则是辩证法对形而上学自然观认识论和历史观的全面进军  相似文献   

7.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自然观;人工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教学的重要内容;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是双重和互动的,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的社会决定论和社会制约论,围绕科学技术进行社会建制,提供社会支撑,进行社会治理,确保其持续健康发展;重点讲授习近平的自然和科学技术思想。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整体的生命”的系统发展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格尔的系统整体的思想是他的思辨辩证法中的最有价值的方法论。但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教条主义的影响,学术界对他的辩证法的这一重要遗产的研究显得很不足。系统整体的思想不是他的独特创造,而是人类辩证法的优秀的研究成果的结晶。古希腊的自发的辩证  相似文献   

9.
被恩格斯称作“最好的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唯物主义重置,恩格斯这样称呼他和马克思的哲学并无不妥,问题是对自然观具有浓厚兴趣的恩格斯以唯物主义自然观理解唯物主义历史观引来众多争议.以《自然辩证法》为代表的这项研究不仅没有得到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部的重视,而且遭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严重质疑.解析这个问题,需要理解自然辩证法与自然哲学以及历史辩证法的关系,需要分析晚年恩格斯界定的哲学的最后存在样态意味着什么.恩格斯以形式逻辑和辩证法替代包罗万象的旧形而上学,并将哲学的应用论域融入历史科学.后者已经在当代哲学的发展进程中得到很大程度的证实,而前者等同于追问“哲学是什么”,值得每个哲学研究者终生探索.  相似文献   

10.
老子的矛盾思想历来倍受人们关注。在老子那里是否已经形成了完备的辩证法思想,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在老子那里,其矛盾思想还远未达到形成辩证法思想的程度,他也并没有执意要建立自己的一套辩证法,他对矛盾思想的论述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论述他的道。  相似文献   

11.
杜威哲学缺失辩证法,其历史原因是杜威在学习黑格尔哲学的时期深受春德林堡影响,而后者结合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持自然化的黑格尔主义。杜威拒斥辩证法为一种方法,但同时接受辩证法中的相反的存在.他有着朴素辩证法思想,只是没有成熟的辩证法表述,而这只是导致其哲学受到指责的一个根本原因,因为辩证法对于处理确定性一相对性问题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避免走向相对主义或者虚伪主义的精神武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建国以来的经济建设实践,研究分析了杨献珍的经济辩证法思想,认为杨献珍不仅提出了“尊重唯物论”、“尊重辩证法”的哲学命题,而且把唯物论贯穿于他的经济辩证法始终;不仅提出了“合二而一”的命题,而且突出强调“矛盾对立面的统一”,要正确处理经济工作中的诸种矛盾关系.他针对经济工作中的“历史超越论”、“唯意志论”、“形而上学独断论”等错误观点展开了批判,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和中华民族的思想宝库.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在自然观上的革命也像认识论一样,在逻辑上是由于引进了辩证法和实践观点后发生的。"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研究、解释自然界"克服了机械论"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研究、解释自然"的方法论缺陷;"用实践的观点解释自然"克服了机械论敌视人的自然主义缺陷,生成了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人本主义特性。本文从历史起源、思想内涵两大方面整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用实践的观点解释自然"的人本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是当代中国的辩证法大师。他创造性地运用辩证法分析和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情况和问题。他的辩证法思想及其创造性运用集中体现在他重新倡导和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也体现在他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步骤、方针、政策之中。当前,我们学习邓小平理论,要学习和掌握它的精神实质,学习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了普列汉诺夫的辩证法思想、认知论思想、历史唯物论思想,并综述了学术界对普列汉诺夫哲学思想的评价,指出了他思想中的进步和局限.表明了他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是当代中国的辩证法大师。他创造性地运用辩证法分析和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情况和问题。他的辩证法思想及其创造性运用集中体现在他重新倡导和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也体现在他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步骤、方针、政策之中,当前,我们学习邓小平理论,要学习和掌握它的精神实质,学习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分析了恩格斯的终极关怀思想 ,认为对终极关怀问题的思考必须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 ,但又必须作辩证的思考 ,而不能因反对形而上学就拒斥辩证法。要知道 ,在僵化的自然观上打下第一个缺口的 ,是哲学家却不是自然科学家。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以及他的军事著作中的哲学思想,无疑是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贡献,但是,与他对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贡献相比,更加重要的方面则是他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实践的辩证法”。因此,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的新贡献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反映在他的著作中的唯物辩证法的思想、观点。与唯物辩证法的经典形态所不同的是,他的著作中具有着更为浓重的实践感。其二是反映在他的革命实践活动中的辩证法,它既不同于自然界的客观形态的辩证法,又区别于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形态,是毛泽东留给我们的特殊的辩证法财富。在毛泽东那里,唯物辩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在他的名著《自然辩证法》中提出:“数学: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又说“蔑视辩正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他又在《反杜林论》这本名著中指出:“要辩证而唯物地了解自然就必须熟悉数学”;“要确立辩证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必须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革命导师从两个方面论述了数学与辩证法的关系。他在这里所指的“数学”,主要是指变量数学而言。这一点可以从下述两段引文中得到佐证:1、“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  相似文献   

20.
达·芬奇的画论中包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他提出的"镜子说"涉及到文艺和现实的关系问题.一方面,他认为文艺应师法自然;另一方面,他认为文艺还必须超越自然.他提升了绘画作为艺术形式的地位,并在创作中体现了艺术美学思想中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