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清朝对蒙古地区的立法 ,经过努尔哈赤、皇太极的探索 ,顺治康熙雍正朝的发展 ,至乾隆、嘉庆朝逐步完备、定型 ,其代表作《蒙古律例》和《理藩院则例》相继修订编成。之后经道光朝两次增删 ,至光绪朝底定 ,《理藩院则例》成为清朝对蒙立法的集大成之作。它体系庞大、内容丰富、适用范围广泛 ,不仅在清代影响甚大 ,其中许多规定 ,至中华民国时期 ,仍在沿用。  相似文献   

2.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1662-1722),在吸收前代经验的同时,也不断制定和完善较为成功的边疆政策,其中包括对蒙古和西藏的统治政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蒙古族在长期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立了自己的法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古法律制度。清朝建立后,为了统治蒙古地区,保证北部边疆的繁荣稳定,在“宽猛相济,恩威相加”的思想指导下制定了一系列法律。这些法律的立法原则主要有强化中央集权、防止民族分裂的原则;国家法制统一的原则;尊重蒙古风俗习惯的原则;因地制宜、适时增损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议叙议处制度是清朝统治者对各级官吏实施的奖惩制度或考核办法。在《理藩院则例》中 ,对蒙古王公也规定了明确的职责权限、严格细密的奖惩条款 ,优者议叙 ,劣者处分 ,旨在加强对蒙古王公的控制管理 ,以求得北部边疆的安定与统一。但在实施过程中 ,议处往往可用曾获得的奖励抵消 ,以维护其封建特权 ;议叙则可用捐输银两驼马获取 ,变成搜刮钱财的行为。这必然导致蒙古王公的贪婪、封建朝廷的腐败  相似文献   

5.
蒙古王公为清政权入主中原,统治全国出了不少力,所以清统治者对蒙古王公的优宠和重视是超越予汉人与其他少数民族的。这种优宠主要体现在,封以高官显爵,给予优厚俸禄,实行甥舅之联。由于从太祖努尔哈赤以来不断的封爵联姻,在蒙古地区形成了一支庞大的蒙  相似文献   

6.
只有法律制度内在的实施机制能够有效运行,法律制度的目标才能实现。司法审判制度内在的实施机制,是纠纷裁决机制,只有纠纷裁决机制能够有效运行,司法审判制度的目标才能实现。采用程序正义原理解释司法审判程序具有重要价值,但是缺少规范性;借鉴机制设计原理分析司法审判制度中的纠纷裁决机制运行状况,更具规范性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7.
清朝对蒙古地区立法及司法管辖是借鉴历朝统治者成文法与各民族习惯法基础上形成的,它具体的实施与深入,体现了清廷已相当注重以法律形式调整民族间的关系,达到维护北部边疆的和平与安定目的;也反映出清廷用法律手段统治压迫羁绊蒙古民族的实质。透过其立法、司法的特点,还可以了解有清一代对蒙古地区颁行的法令、法规、律例与中原历代封建法之异同。  相似文献   

8.
清朝覆亡之际驻京蒙古王公的政治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灭亡,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大事变。它在全国各地、国内各个民族当中,都引起了剧烈的动荡和反响。辛亥革命时期,蒙古地区主要发生了两大事件。一个是由蒙古族革命志士云亨、经权等参与领导的内蒙古西部呼、包等地的反清起义;另一个是以沙俄帝国主义的策动和支援为背景,部分蒙古族僧俗上  相似文献   

9.
蒙古史上的西蒙古史亦即卫拉特四汗部史,是亟待研究的一项专题。从来我国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史籍,过多地写了卫拉特蒙古和中原王朝战争的一面,比较忽观了卫拉特蒙古和中原长期的和平交往以及紧密的经济联系。晚近一些外国有关这方面的著作,更别有用心的肆意歪曲,蓄意挑拨我国的民族关系,甚至妄图为他们在我国边疆地区制造分裂活动服务。因此,在研究卫拉特蒙古史时,对这些形形色色的反动观点,都必须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通过具体史实一一加以驳斥和澄清,决不许以清朝统治者和卫拉特封建主之间的关系代替各族人民之间的关系;决不静把历史上割据祖国一隅的卫拉特汗部看成是与中原毫不相干的“独立国家”;更不许把卫拉特汗部与隣近外国的一些通商、交涉片面的  相似文献   

10.
青海蒙古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在清政府的民族政策不断调整下,从人口、阶层、婚姻、文化、习俗等社会结构方面发生巨大了变化,本文从社会结构角度研究这段时期青海蒙古社会的变化,分析这些因素在青海蒙古社会变化中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时期,后经汉代董仲舒的发展,逐渐成为汉代的统治思想。汉代是法律儒家化的开端,"引经决狱"是汉代法律思想受儒家思想影响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大了汉代的严刑峻法,对汉朝的司法审判以及吏治腐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引经决狱"后经历代王朝的不断发展,在各个朝代的法律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在中华法系形成的过程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美国联邦法院和州法院是构成美国法院体系的主要部分.二同时并存.根据各自管辖权.发挥其独特作用.这是美国审判制度的一个主要特点。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法官、检察官、律师和陪审员分别在诉讼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功能和目的各异,在审理案件时都要遵循审判原则,依法各尽其责。  相似文献   

13.
刘琼 《考试周刊》2011,(34):236-236
作者将我国缺席审判制度,同外国缺席审判制度作了简单比较,详细论述了我国缺席审判制度的不足之处,并结合我国缺席审判制度的优点,提出了完善我国缺席审判制度的具体构想:在限制法官职权的基础上,建立以一方辩论判决主义为基本原则,缺席审判主义为补充的缺席审判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在审判制度中,审判长的素质,包括法学研究能力、逻辑思辩能力、驾驭庭审的能力和人格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审理的案件的质量:审判方式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临着多种困难:监督是制约权力的有效手段,应全方位多层次地加强审判监督,确保案件审判公平、公正、高效。  相似文献   

15.
对于古代不同:艾明的政治体制类型,学术界有过一些研究。以色列学者艾森斯塔德《帝国的政治体制》(沈原、张旅平译,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是运用社会学的工具与概念分析政治制度的比较研究成果。其中特别探讨了作为中央集权化官僚制帝国的典型中国,由于作者是从与世袭制王国以及其他官僚制帝国比较中看中国,并总结理论模式,对于宏观上认识中国传统政治体制是有益处的。艾森斯塔德在该书中文版导言一方面指出:“一般来说在儒教一法家文明的基本意识形态、制度前提和政治秩序方面,特别来说在中心的结构方面,都不能引发深远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可是到了16世纪中期,台湾成为西方列强争食的对象。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光复祖国领土的业绩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683年清王朝统一台湾,设立台湾府,以后随着经济、人口的不断发展,正式设立台湾省,实现了祖国领土的大一统。  相似文献   

17.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可是到了16世纪中期,台湾成为西方列强争食的对象。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光复祖国领土的业绩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683年清王朝统一台湾,设立台湾府,以后随着经济、人口的不断发展,正式设立台湾省,实现了祖国领土的大一统。  相似文献   

18.
清朝尤其是自乾隆时期,清朝政府在治理西藏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诸如:扼制世俗势力,积极扶持达赖喇嘛,实行政教合一制度;进一步提高驻藏大臣的地位,加强对西藏地方事务的监督和管理;实行摄政制度,解决因达赖喇嘛圆寂出现的西藏地方权力真空问题;制定法律、法规,依法治理西藏地方事务,等等,从而使清王朝对西藏进行了全面的治理,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巡回审判的司法实践早在我国的封建社会早期就已出现,但没有明确规定为一种诉讼制度,在抗日战争时期作为一种审判模式被确立。巡回审判具有简化程序,速裁速决,快立快审的特点。符合我国国情和司法制度的现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有探究的必要性。本文主要阐述的问题是我国巡回审判制度现缺乏可操作性、适用性。建议立法机关对其进行修订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刑事缺席审判是在被告人缺席时进行的审判,由于它本身存在的缺陷而迟迟未写入我国刑事诉讼法,但为了权衡刑事诉讼的各项价值,为了严打腐败犯罪、追逃追赃,为了使法律更加尊重人性、体现人性,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将会成为必然,而它本身存在的缺陷可以通过严格限制适用条件、适用情形,规定有利于被告人的适用原则,以及完善的保障措施来弥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