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面临严重挑战.加强高校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可以培养大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质;可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可以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一方面开辟了保护传统文化的新途径.另一方面也开辟了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新途径.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魅力、特点和文化内涵,可以激发大学生民族自豪感、认同感,通过大学生的多角度、广泛性的参与,可以培养大学生强烈的以团结友爱、爱国爱家、开拓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文化在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塑造理想人格、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完善道德修养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极大启示,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精髓.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背景下.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对人文精神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当代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日益被忽视的现实令人担忧.而这一现象在当代大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胡琳  邹林军 《内江科技》2010,31(5):47-48
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有着重大意义,它有利于当代大学生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有利于大学生爱国热情的培养和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科学价值现的树立等:但当代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现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影响面不广、影响度不深和影响的渠道单一为此要在大学生中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发挥传统美德的教化功能,以不断增强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过程之中具体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培养的核心内容.落实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涵养,以知耻教育为切入点,引导大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培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确立诚信观、劳动观、守法观、节约意识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积淀和精髓.本文从传统文化内涵的层面上把握大学生的礼仪素养,用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的美德,塑造大学生的形象,陶冶大学生的美性.  相似文献   

8.
王根  张琼 《中国科技信息》2009,(24):291-291,295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本质和精神境界,对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有积极导向作用.现今高校中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不是很乐观,甚至有被大学生冷落的趋势.有众多因素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发展受到阻碍,高校有必要因势利导,加强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促进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7,(10)
文化调试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理论内容,对人们的精神和心灵问题进行缓解、净化和抚慰,让心理和情绪恢复到正常状态。理论资源包括:节欲养心、仁爱放下、修德养性、贵生合群、古诗词成语等。文化调适实效性是完善大学生内在发展的需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调节大学生消极情绪的需要。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文化调适理论的实效性,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道德修养、培养高尚情操,调整情绪,向着自己远大的目标前行。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今天,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是高校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分析了精神文化对经济影响的作用机理,剖析了红军精神的内涵,分析了红军精神对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原璐  何润霞  梁婧 《大众科技》2014,(1):128-130,135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在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现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基本原则、功能,以及对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研究加强建立适合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文化的途径和方法,以期全面培养优秀的高校人才。  相似文献   

12.
孙石群 《科教文汇》2008,(23):59-5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利益主体多样化、社会组织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就业岗位与就业形式多样化日趋明显,极大地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信用意识和仁爱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利益主体多样化、社会组织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就业岗位与就业形式多样化日趋明显,极大地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信用意识和仁爱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无论是教育研究者还是高校都高度重视,人文精神的缺失,使得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不够健全.但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依然存在问题.本文从存在问题、课程设置、渗透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期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5.
弘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利用传统文化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与方法进行研究,这对于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以毽球运动的特性及其蕴含的价值为出发点,通过研究毽球运动对大学生人格健康的价值意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并总结出毽球运动对增强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优化学生社会价值取向、培养学生追求自我突破的精神和提高人格稳定性等方面进行简要概括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大海孕育并构筑了神奇而充满魅力的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摇篮,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经济、军事绵长的发展史,依托海洋而诞生的海洋文化浸润着中华民族海一样博大宽厚的精神特质。在当代大学生尤其是海洋科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引领他们感悟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和弘扬如海胸怀,光大民族品格,继承民族传统,使之成为提升大学生学业水平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8.
大海孕育并构筑了神奇而充满魅力的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摇篮,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经济、军事绵长的发展史,依托海洋而诞生的海洋文化浸润着中华民族海一样博大宽厚的精神特质。在当代大学生尤其是海洋科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引领他们感悟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和弘扬如海胸怀,光大民族品格,继承民族传统,使之成为提升大学生学业水平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积淀和精髓。本文从传统文化内涵的层面上把握大学生的礼仪素养,用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的美德,塑造大学生的形象,陶冶大学生的美性。  相似文献   

20.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应注意专业教育与全员育人的结合;校园文化与养成教育的结合;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的结合;社会实践与社会力量的结合;普及知识与重点培养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