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我国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三个“面向”的核心是“面向现代化”。教育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要培养出现代化的人才,关键在于办好师范教育。  相似文献   

2.
“三个面向”是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的这一论断指出了教育的重要作用,其战略意义从以下三方面可以看出: 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指出了教育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但是怎样才能发挥教育在经济建设小的基础作用呢?其根本在于教育要为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所作“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题词,高瞻远瞩,从战略上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指明了方向。“三个面向”,中心是面向现代化,其实质在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然而,各种人才的培养均以普通教育为基础,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在给景山学校的题词中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来来。”这个题词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方针,为我们指明了教育工作前进的方向。认真学习和贯彻小平同志题词的精神,对于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要面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四化建设服务;教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不但必须放手使用和努力提高现有的人才,而且必须极大的提高全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九十年代以至下个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的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教育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说到底就是要培养大批的多层次多规格的合格人才。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也是要求我们把学生  相似文献   

6.
1983年国庆节,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这一题词发表20周年,就是要更加自觉地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更好地坚持“三个面向”,全面推进首都教育现代化建设。“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也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方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要面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这是对我国教育的总的要求,是教育价值的基本取向,是“三个面向”的核心。教育要面向世界,就是要求教育的改革发展要采…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规定了我国教育的性质、方针、目标,同时也要求中小学必须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根本原则,培养和造就合格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批建设者。但是,在由以往的“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给景山中学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题词发表整一年了。这个题词概括出了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方针和前进方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要面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面向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建设,主动地适应它的需要,力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的题词,以高度概括的语言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方针,指明了教育改革的方向。“三个面向”的的核心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是要了解和学习世界上科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目的是为了促进和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面向未来,是要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长远需要,为未来社会主义发展储备人才。因此,按照“三个面向”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为着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教育必须进行改革。而教育如何改革?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是教育工作者亟需明确和解决的问题。邓小平同志1983年9月8日给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新的历史时期教育的战略方向,确定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三个面向”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面向现代化是“三个面向”的核心,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教育要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大批的合格人华。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说:“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