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白居易讽谕诗的特点及其在白居易诗作以至唐诗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白居易以诗的形式论诗、析文、评画 ,阐明自己为民、尚实、求美的艺术观点。由于评论与形象相统一 ,诗情与思想相贴合 ,深奥的美学道理寓于生动的诗行之中 ,实在是开创了评论的新生面。  相似文献   

3.
唐宪宗元和十年(八一五年),白居易在被贬为江州司马的任上,第一次将他写的诗歌编集分类。编为十五卷,分为讽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对于这个分类,诗人同年在《与元九书》中作了这样的说明:“自拾遗来,凡所适所感,关于美刺比兴者,又自武德迄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乐府者,共一百五十首,谓之讽谕诗。又或退公独处,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情性者,一百首,谓之闲适诗。又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  相似文献   

4.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讽谕诗论是他创作讽谕诗的理论指导,内容主要有四:一是诗歌创作要以情为基础,以情感人;二是“为时”“为事”的创作原则;三是诗歌的语言要通俗易懂,诗意显豁;四是原则上,内容与形式要统一,但必要时也可例外。他的诗论是对是对《诗经》精神的贯彻,与元结诗论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5.
在唐代诗歌群星灿烂的天宇里,白居易是继李白和杜甫后升起的又一颗巨星.他继承并发展了《诗经》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沿着杜甫的道路进一步建立了现实主义的诗歌理论.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响亮地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一生写下了二千八百多首诗.这些诗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其中有关妇女的诗占了相当的比例.据笔者粗略统计,白氏写到妇女的诗不下百首.另外在诗人的一些奏文判辞中也涉及到妇女问题.作为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封建文人,能如此关心妇女的命运,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故历来有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评论.但解放后,关于白居易妇女诗的讨论文章并不多,就笔者所知,王拾遗同志曾于1953年7月8日、15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过两篇这一方面的文章,这已是四十年前的事了.妇女问题是个社会问题,透过妇女问题这个窗口,可以看到整个社会现实.白居易的妇女诗正是唐代社会生活的画卷,这对我们认识唐代的社会状况,以及唐代妇女的生活和命运,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中妇女们的生活和命运,是会有极大的帮助的.今天来说,也还有它的现实意义,本文正本着这一认识来对白居易的妇女诗作些粗浅的探讨.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所处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试论白居易讽喻诗的忧国爱民情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现实主义大诗人白居易一生写作了3000余首诗歌(包括不少散佚者),为后人留下了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占有突出地位、具有重要价值的讽喻诗在《白氏长庆集》中占170余首。这些作品为劳动人民的痛苦呼吁;同时对于压迫和剥削人民的统治阶级予以谴责。透过这些内容各异、长短不一、题材形式丰富多样、褒贬程度不尽相同的讽喻诗,我们能够清楚地理出白居易毕生为百姓“鼓与吼”的忧国爱民的情感脉络。本文拟从白居易所处的社会时代着眼,对他的部分讽喻诗所折射出的民情况做些浅述。白居易(公元772~846年)生活的时代适逢唐朝…  相似文献   

7.
白居易改诗     
自居易写诗,力求贴近老百姓的生活,通俗易懂。据说他每写一诗,必对家中老妪诵读,老太太能理解的就抄录,不明白的就改写。有一次,他写了一首《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先就将其中的几句念给老仆人听:  相似文献   

8.
白居易改诗     
《冷斋夜话》里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好诗后,常常读给邻居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听:“老太太,您听得懂吗?”“听懂了,听懂了!您的诗写出了咱们老百姓的心里话。”老太太高兴得直点头。当然,有时候老太太说听不懂,白居易就把那句诗里的  相似文献   

9.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杰出的实现主义诗人,他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诗歌理论及创伤实践至今仍有着重要的认识意义。同时,文学的繁荣有赖于政治的民主,以白居易为代表的乐府运动,为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提供了一个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白居易诗中民俗二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艳喜 《天中学刊》2008,23(3):65-67
白居易的诗歌保存了大量中唐社会的民风民俗,而后人的相关解释却不乏抵牾之处.考索历代文献可知亥市、亥日收鱼是荆吴临江近水地区渔民亥日收鱼,然后到附近集市上买卖的风俗;蓝尾酒即屠苏酒之意.在此基础上还原了白诗中涉及的唐代民俗.  相似文献   

11.
王军 《考试周刊》2007,(37):125-126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他的诗歌中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作者用唯美的笔法来塑造这些女性形象,但是李商隐诗中女性的命运却是悲剧性的,她们或是红颜薄命,过早地香消玉殒;或是内心抑郁不平,过着孤独苦闷的生活。这是由于作者仕途不顺的郁结和爱情不幸的痛苦共同作用的结果。诗中这些女性形象的内涵正是作者在爱情与理想的追求落空后感伤情怀的寄托!  相似文献   

12.
白居易改诗     
《冷斋夜话》里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好诗后,常常读给邻居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婆听,很虚心地问:“老太太,你听得懂吗?”“听懂了,听懂了,您的诗写出了咱们老百姓的心里话。”老太太高兴地直点头。当然,有时候老太太说听不懂,白居易就把那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象沈从文那样,用一支笔塑造了那么多的人物形象,展现了那么广阔的社会背景的作家,大概是屈指可数的吧?他笔下各种人物,都以其自身独具的习性而占据着一席位置。这里,我只想对许多作品里出现的带有某种共通性的老人形象作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14.
白居易不仅是唐代杰出的诗人,还是一名优秀的音乐家,在音乐和文学上颇有造诣。他的音乐和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音乐现象,体现了他独特的音乐观。在这个诗的国度,乐的王朝,筝乐有着突出的地位。本文通过对白居易作品的简单分析,阐述唐朝"筝文化"现象,深入挖掘诗人作品中的情感体验、演奏技巧和乐曲之创作。  相似文献   

15.
白居易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批判地接受文学优良传统的典型人物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多产的诗人。在他的一生中,共创作了2804首诗歌,这些诗歌继承了我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了中唐社会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6.
陈晓秀 《下一代》2013,(2):38-38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名气仅次于李白和杜甫,他青少年时期家境内贫困,但十分勤备。而且十分关心人民的疾苦、他在杭州任刺史时,是有名的清官除了饮水吃菜需向当地购买以外,不向下属与百姓索要任何物品,  相似文献   

17.
白居易是文学与音乐兼善的唐代士大夫,他的古琴诗不仅展现了当时音乐的发展状况,还反映了中唐时期作者先进的文艺思想和复杂的情感流变。由于古琴音乐性与人文性的双重属性,白居易的古琴诗折射了他的文学思想与音乐思想,反映了他的文学观念,体现了他从携琴以入世的功利主义思想到抱琴以退隐的超功利主义思想的转变,而这一点也是中唐时期文人思想转变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8.
杨勇  马群英 《海外英语》2014,(12):275-277
在白居易的诗作中既有关心人民疾苦的讽喻诗,也有怡情保和的闲适诗。而闲适诗中的诸多写景诗不仅仅描绘了四季或身边景,更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诗中还应用了隐喻手法。隐喻不仅是修辞手法,更是一种认知方式。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在概念隐喻的视角下,从实体隐喻、结构隐喻和方位隐喻三个方面分析白居易的闲适诗中的写景诗,解读诗中体现的情感和所折射的当时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19.
白居易作为一代文豪,在他的亲友亡故之后,除了恸哭之外,也祭之以诗。白居易一生作有七十多首悼亡诗,这类诗不同于他的其它诗歌,体现了他除却家国情怀之外的人伦情怀,有着独特的创作特色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写诗不必计数,但又不妨偶一为之;算式本无诗情,但一写入诗中却往往格外有味。近读《白居易集》,对诗人在诗中常作加减乘除的运算很感兴趣,略抄录几首与大家共同欣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