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交通系有新旧之分:旧交通系以梁士诒为首,是在袁世凯时代形成的;新交通系以曹汝霖、陆宗舆为首,是在袁世凯死后形成的。旧交通系是袁世凯一手培植起来的,是他进行政治斗争的一个工具。由于该系成员长期控制交通、财经部门,因此人称交通系。必须先从梁士诒说起。梁士诒,号燕孙,广东三水人,早年应举入翰林,曾在北京武英殿、国史馆、编书处等处任过协修。 1903年,梁士诒应清政府经济特科考试,初试时名列前茅,但为当朝显要误为维新派,说他是“梁头康尾”,因此未能参加复试。后来误解渐释,为袁世凯所重视。袁当时任直隶总督,聘梁至天津任北洋编书  相似文献   

2.
荣禄作为晚清重臣,在戊戌变法运动中并非一味地反对任何改革.相反,在练兵、办学、兴办工商实业等方面,荣禄都有一些顺应历史潮流的主张和表现.但荣禄的改革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全方位变法是有本质区别的,因此荣禄成为协助慈德镇压维新运动最为凶恶的帮凶.而天津阅兵"兵变"一说却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对荣禄在戊戌变法期间的表现应做实事求是的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3.
柳青 《唐山学院学报》2015,28(2):64-66, 102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维新派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提出了许多救亡图存方略,迁都思想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是早期维新派还是以康梁为首的变法维新派都对迁都思想作了详细阐述。但是,由于政治环境、认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维新派的迁都思想又存在多样性、复杂性,探析近代维新派的迁都思想对于深入研究维新派以及理解中国近代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中,谭嗣同对初步形成的中国近代新闻理论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强调报刊是助兴民权的“权力最大”,可以也应当成为实现维新派政治目标的最重要最有力手段,是其办报思想的核心观点;指出日报为“助人日新之具”,直接关系国人贤愚,国家存亡,民族兴衰,是其办报思想的极重要观点;提出“报章总宇宙体说”的原创性理论,是其为中国近代报刊第一次体风变革贡献的一块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5.
维新派的政治纲领不能概括为“兴民权,设议院,立宪法”.上清帝一至四书中设计的议郎制主要起通下情的作用,而缺乏兴民权的意义.第五书则主张君权变法成功之后再开代表民权的国会.维新派希望戊戌年立即开设的是制度局.从“设议郎以通下情”到“立制度局以议宪法”,表明了维新派政治纲领的不断进步.对维新派政治纲领的演变起决定作用的是阶级状况和政治形势等原因,而不是维新派的个人境遇.  相似文献   

6.
自《庄子·天下篇》以来,关于“六经”排序问题即成为学术史上一个重大的问题,我们综合诸说对以《易》为首及以《诗》为首两种主流观点展开论述,加以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2009年国庆阅兵顺利.北京郊区三个“阅兵村”今年初便已“开村”,受领相关阅兵部队的封闭式训练任务。“十八怪”指的是其中某阅兵村里的新鲜事。组织创作这组漫画的是第二炮兵某新型导弹方队政治委员毕胜,他觉得阅兵村训练生活很严格,官兵们很辛苦,每个人的精神压力都很大,所以就产生了用轻松幽默的漫画来表现阅兵村特殊训练生活的想法。  相似文献   

8.
作为晚清维新派的著名代表人物,康有为不仅在政治上励志图新,而且在思想文化上希冀通过译书来宣传国外先进的思想观念来达到启蒙民智的目的。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发起的译书活动蓬勃发展,虽然在当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却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9.
略论戊戌变法时期光绪皇帝的倾向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绪皇帝参与和推动戊戌变法,却不属于维新派阵营。洋务派与维新派都主张变革,但洋务派要保存封建制度和纲常礼教,而维新派则要改变君主专制制度,要学习西方的“法度政令”。光绪实际上是倾向洋务派的,他支持变法,是想借“变法”改变有位无权的傀儡处境,因而对维新派的许多主张虚与委蛇,实际推行的是洋务派的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不可能超越他的封建帝王地位  相似文献   

10.
课本第 96~ 97页 :“袁世凯死后 ,……北洋军阀已经分裂成以冯国璋、曹锟为首的直系和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那时候 ,东北还有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 ;南方有滇系和桂系军阀。此外 ,盘踞山西的阎锡山和割据徐州的张勋 ,在军阀中势力也比较大。”根据这段文字 ,我问学生 :“奉系军阀是不是北洋军阀 ?”学生异口同声回答 :“不是。”这是课本表述欠妥给学生所造成的误解。其实北洋军阀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指 1895年袁世凯到天津小站练兵 ,190 1年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190 3年袁世凯把自己的军队更名为“北洋常备军” ,至 190 5年共…  相似文献   

11.
1.晚清山东道监察御史杨深秀在一份奏折中写道:“其守旧者,谓新法概宜屏绝;其开新者,谓旧法概宜扫除。小则见诸论说,大则形诸奏牍,互相水火,有如仇雠。”奏折中的“守旧者”和“开新者”分别指 A.洋务派维新派 B.顽固派维新派 C.顽固势力维新派 D.维新派革命派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近代文化上 ,严复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他的贡献在于介绍了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思想和政治观点 ,在中华民族“危机存亡”之秋提醒人们要奋发图强 ,抵御外侮 ,并提出了具体的维新变法的理论和具体主张。尽管严复并未积极参与后来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维新变法 ,但是在维新派早期的宣传和舆论准备工作中 ,严复的作用确是不可替代也不容抹杀的。严复不仅撰写了大量的政治论文 ,如在天津《直报》发表的《原强》、《辟韩》、《救亡决论》、《论世变之亟》等文章 ,以批判封建的政治制度及其文化意识 ,…  相似文献   

13.
“西体中用”是早期维新派提出的处理中西学关系的一个命题。它的基本内涵是,西学自有本末,即政治上的议院为本,经济上的以商为本,文化上的以学为本。中国必须引效其体而行之为用。早期维新派以此与洋务派分离。这又是他们与维新派的一个分水岭。“西体中用”是对“西学中源”的扬弃,扬弃中有继承,继承中有矛盾;它也是对“中体西用”的发展,发展中有突破,突破中有保留。三者都是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立论,西学中源侧重于学不学,中体西用侧重于怎样学,西体中用侧重于深入学等不同层次的西学东渐问题。它们互相联系,各有重点。  相似文献   

14.
戊戍变法失败,义和团运动兴起于山东,浸及冀、豫、晋、陕诸省。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出兵干涉。长江以南出现地方督抚张之洞、刘坤一等在列强操纵下实行“东南互保”的分裂局面。清廷内外交困、焦头烂额,其政权岌岌可危、摇摇欲坠。于是,逃亡海外的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皆乘机振作,活动频繁。  相似文献   

15.
1 借助中国伦理精神,汇入西方伦理观念,顺应中华民族心理,更新伦理意识,这是恽代英早期伦理思想上的一个特点。义务思想是中国的传统思想。19世纪末西方列强闯入中国,西方的“人权”思想也随之进入中国。当时资产阶级维新派认为,两千余年来,中国人的权利思想备受封建统治者的摧残,人民“深种奴隶之根性”。梁启超等维新派为了铲除对国家民族兴亡漠不关心的奴隶主义思想,也曾提出过权利思想。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接受并发挥了维新派们的“权利”思想,分析奴隶主义的危害,抨击中国历代“圣贤”以服从柔顺为要义的道德;他们认为要肃清  相似文献   

16.
(一)国庆50周年阅兵共组成了17个徒步方队。25个车辆方队和10个空中梯队。受阅人员一万多、各类车辆近千台、飞机百余架,要使三军在阅兵总指挥部的统一号令下协调一致,离不开现代通信的维系。大阅兵中的通信联络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综”。二是“严”。“综”是指综合运用各种通信手段,但以无线电通信为主。除了传统的有线电通信、无线电台通信和运动通信外,还广泛使用了全球卫星无线电定位系统,借助于数字化地图,在阅兵现场指挥所通过计算机大屏幕实时地显示出受阅部队的动态位置,使受阅部队进入阅兵场、阅兵受检、撤…  相似文献   

17.
【课前慎思】盼望着,盼望着,国庆就要来了,阅兵的脚步近了。2019年国庆节前夕,我在办公桌上和电脑中各设了一个文件夹,用于收集有关70周年大庆阅兵的资料我十分期待能在这次阅兵的震撼中上出一节崭新的“阅兵中的数学故事”。因为2015年“9.3阅兵”之后,我执教的“阅兵中的数学故事”产生了非常好的反响(参见《小学数学教师》2016年第4期,同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小学数学教与学》第10期全文转载)。我很受鼓舞,这次想再次超越自己。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的重商主义思潮是在有识之士探索民族自强之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地主阶级经世派、洋务派在“自强求富”的活动中萌生重商意识;从洋务派分化出来的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明确提出“商战”主张,其“以商立国”、“商战固本”的思想大大丰富了重商主义的内容;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定为工国”及清末新政时期的经济改革举措。标志着重商主义思潮的形成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9.
谭嗣同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是以康有为为首的变法维新运动中之维新派爱国志士.所著《仁学》为其哲学思想的代表作.作于甲午战败后中国社会内忧外患空前严重之时.谭嗣同在《仁学》中论述的思想及其反对君主专制的激进态度.使其社会政治思想闪烁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光辉.《仁学》为“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之好书.朱东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之《仁学》(节录)的《题解》有所不足,作两点补充说明.《仁学》(节录)在构思上以“君”与“民”的关系为中心,其运筹与布局“援事以类义”,启人深思.《仁学》虽为中国近代思想史之名著,而其写作艺术也颇有特色,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20.
_中体西用_与洋务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史学界流行的“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等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放在洋务和维新两个时期来考察,“中体西用”主要是作为“夷夏之辨”的对立物而出现和发展的.它是一种新的文化观,超出洋务活动的范围.它以“体用”的方式谋求中西文化的结合,虽有很大局限,但当时的主要意义是为引进西学开辟道路,以求得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更新.“中体西用”与维新思想之间有重要区别,但在维新时期基本上保持了一致性;个别人曾利用“中体西用”来抵制维新派,不能因此就把这一观念与维新思想完全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