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诚信”在当今社会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弘扬“诚信”文化 ,已经成为现代高等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 ,本文为此提出了对大学生“诚信”教育 ,应着重突出教育性、时效性、规范性、实效性、层次性和建设性 ,进而达到培养大学生“诚信”美德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说“环境塑造人”。从这个角度看 ,教育活动就是强化环境对于人的影响和“塑造” ,能否在历史教育中培育人的诚信 ,首先要看历史教育本身诚信含量的高低 ,而历史教育自身的诚信含量 ,又取决于历史教育所生存的环境。历史教育的生存环境主要由社会、学校和历史教师群体构成 ,历史教育中的“诚信教育”主要由历史教师承担 ,“诚信教育”效果的优劣却主要看受教育者在社会活动中的表现。历史教育生存的社会环境目前是诚信不足的 ,这可以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得到反证 ,自“明礼诚信”提出后 ,“商业诚信”“企业诚信”“政府…  相似文献   

3.
对于诚信,有学者这样解释:“心中想的和嘴上说的一致是诚,嘴上说的和行动一致是信。”简言之,“诚信”即“诚实”和“信用”。史有名鉴,古有名训,诚信乃立身之本,立国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诚信”是各行各业的需要,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就更要讲诚信了。教育诚信是指教育行业的诚实守信,它虽然同经济领域诚信或其它行业诚信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实质是一致的,即“以信立业”,要求在教育管理、教学实践过程中做到以信立教,以信育人。教育诚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石,也是整个社会诚信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荣获“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2006年2月,宁波市大红鹰职业技术学校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该校建校十余年来,始终围绕“您所需要的,就是我所培养的”的办学宗旨,坚持“诚信立校,诚信立教,诚信立人”的教育理念,把诚信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使诚信理念深入人心,营造了一个“人人讲诚信,人人守诚信”的良好校园氛围。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以“科学研究的诚信——研究生成长与发展的基石”课程为载体,开展了“学术道德与科研诚信”案例分析大赛、“诚信、勤俭、廉洁”创意设计大赛等“科研诚信建设月”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现刊登两位同学对学术诚信问题发表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一个人人格健康的核心内容,它关乎一个人一生的幸福、成败、荣辱。因此,如何保住学校这方净土,如何使学校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诚信”的“基地”,是摆在教育者面前亟待研究的课题。河南省林州市市直第五小学为把“诚信”融入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去,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尝试。一、教师——校园“诚信”我先行教师是学校文化、精神形成的关键因素,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加强“诚信”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必须在学校中形成讲诚实、守信用的良好育人氛围。所以,校园“诚信”,首先要从教师自身做起。1.以“人格”陶冶“人格”。学校无…  相似文献   

7.
高校作为大学生诚信思想教育、诚信行为管理的重要载体,是诚信道德建设的首要平台.当前,诚信思想教育与行为管理“两张皮”现状严重.两者在学科分类、目标、职能等方面的内在联系使得并轨成为可能.通过诚信思想教育与诚信行为管理价值追求的共同彰显,设立专门的组织结构,整合人力资源,形成合力机制,从而突破诚信思想教育的瓶颈,提高诚信行为管理效果,实现大学生诚信道德认知内化、行为外化.  相似文献   

8.
守住教育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顾名思义,就是诚实守信。即使不同肤色、不同种族和不同国度的人,对诚信也有着共性的理解,即相对于假,诚信是真;相对于恶,诚信是善;相对于丑,诚信是美;相对于虚伪,诚信是正直;相对于浮夸,诚信是坦诚;相对于卑劣,诚信是高尚……教育的诚信,似乎大而无边,但它却实实在在存在于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之中。孔子曰:“言必信,行必果”;古人云:“人无信而不立”。这是前人对教育诚信的深刻感悟。而今,我们又无时不在用自己的行动实践和解读着教育诚信。教育不能没有诚信,因为它是一所学校的立世之本,施教之基,是一个民族生…  相似文献   

9.
教育更要讲诚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印发后,“诚信”再度引起国人的广泛关注。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首先是针对经济领域存在的不诚信现象,人们大声疾呼要大力加强诚信教育,搞好信用建设。“打造诚信中国”、“诚信是通行证”、“诚信是第二张身份证”、“诚信是资本”、“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诚信”……这些的语言,无不体现了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人们对“诚信”的渴望和追求。作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诚信不只是经济活动的需要,同样也是各行各业的需要,尤其是教育。我们认为,教育诚信,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  相似文献   

10.
诚信体系的构建是打造诚信社会的必不可少的手段。金华教育系统构建的校园诚信体系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创“诚信行为规范”.实践“诚信校园的建设是校长、教师及学生的共同任务”的科学观点;采取“行为习惯化”策略,实现了“过程的诚信”;注意了对主体的尊重和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等。在进一步深化建设时更注意加强主体认同、营造“诚信荣,失信耻”氛围、澄清认识、加强实践与研究、关注明日的社会诚信体系等问题。“诚信教育”正在悄悄地重构着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之间的关系,而在“诚信”这一概念背后支撑着金华教育一步步走向深入的.是金华市教育局为提高每一所擘校的办学盾量所作的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法律意识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是诚信意识。诚信仅仅被看成是高于法律要求的道德领域独有的问题。重新界定诚信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势在必行。道德范畴的诚信同样是法律领域的重要原则。在思想道德领域抓好诚信意识教育的同时,必须在法律意识教育的内容框架中纳入诚信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2.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立身为人、走向成功的必备品质。诚信教育是指从社会环境和个体生存发展的需要出发,培养个体具有诚实守信品质、遵守诚信的道德规范。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通过多个途径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3.
论儒家“诚”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是儒家的重要范畴,从辞源上而言,它产生于西周时期:从观念上而言,它产生于原始的宗教祭祀活动,表达的是人对神灵的虔诚的心理态度,随着人的主体性意识的增强,“德”的观念的凸显,“诚”的观念逐渐转化为人们对道德的虔诚信奉;“诚”作为范畴而言,由《中庸》最先提出,在孟子、荀子的思想体系中得到了深化。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与当代大学生诚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诚信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培养诚信品质是构建和谐社会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时代要求。针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开展大学生诚信建设应将加强诚信教育、构建良好的诚信氛围、建立健全诚信体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诚信是人类生命深处的亮点,是人类的价值之源和理想之源。中国自古传承的儒家诚信思想中,关于诚信教育的理论主张,一直是现代高职教育的良师。本文通过对儒家诚信观的思考,阐述了现代高职教育的诸多环节能从中得到的借鉴和启示,以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分析儒家诚信思想对提升高职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诚信危机十分严重,各种造假现象屡见不鲜。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诚信危机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有“制度性诱惑”原因,以及有人们对不诚信行为普遍认同的原因,人们对诚信行为的价值判断出现偏差的原因。诚信教育必须要解决好人们对诚信的知识性认识与道德性认识相互分离的问题,同时,必须把心理教育纳入诚信教育的范畴,实现诚信教育的科学化与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7.
曾立  王光红 《茂名学院学报》2007,17(5):43-45,49
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把道教和儒家的思想进行了整合,建立了以"诚"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指出"诚"是天道与人道的共同品质和最高原则,将其提升到了道德哲学的本体论高度,为宋明理学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诚信修养是“知行合一”的过程,“行”诚信首先必须“知”诚信。诚信教育至关重要,诚信教育是有关“知”诚信与“行”诚信的终身教育。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诚信规范是在社会实践中建立起来的,要求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诚实不欺、言而有信的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和纪律规范的总和。诚信教育应当形成全方位、开放型教育网络,并体现出诚信建设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9.
诚信包含诚和信两个方面的内容要求。诚者,待人诚实,处世真实;信者,讲信用,守承诺,重信誉。诚信者,诚实而守信也。诚信,作为道德规范,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和提倡。《论语》中对如何使"天下有道"提出了要求,在它的诚信的教育背后隐含的就是"诚信"的缺失。文章分析了《论语》诚信思想的特色,揭示其背后所隐含的诚信缺失现象。  相似文献   

20.
“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阐述“诚”与“道”、“仁”、“信”、“真”、“义”、“慎独”的关系,发掘、 继承、提升儒家的“诚”说,以丰富社会主义道德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