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从这四个方面可以确定心理是否健康或测量心理健康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3.
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评价标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通过对六种心理健康模式的分析指出:心理健康是一种完好的状态,是积极的社会适应;心理健康评价应遵循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相对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指导性原则、保密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论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概念、标准、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心理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各种机能能够适应生存的需要,并在适应中不断发展的协调状态。心理卫生就是利用人类已经发现的身体和心理规律,运用预防、锻炼、治疗等手段,维护健康、保护生命为人类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提供基本条件的工作过程。心理素质就是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机能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行为品质。心理教育是利用教育的各种途径和方法,提高和塑造学生的各类认知、情感、意志品质的活动过程。心理健康标准应当是卫生学角度的标准,心理素质标准应当是教育学角度的标准,心理学可以分别制定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素质标准。在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素质标准测验的编制和具体测量中,要以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素质标准为依据,分别编制心理健康测验和心理素质测验。在心理健康卫生和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中,要分别建立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5.
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则是健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与躯体健康、社会适应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难以定量分析,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标准。本综述了国内外学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并加以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6.
就健康的概念、内涵,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其对策进行了初步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论心理健康     
21世纪是一个瞬息万变带有高节奏、高科技、高风险、高竞争和高压力的时代,给人们不仅带来了成功的机遇,更多的是无法避免的心理负重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行为特征及其教育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青少年 心理健康的行为 特征及判断标准 多年的教育 实践,使我们对青 少年的行为特征 有了一定的认识, 同时试图确定一 个标准去衡量学 生心理是否健康, 有效实施心理健 康教育。 (一)心理健 康的青少年的行 为特征。 1、乐于学 习、工作和生活, 能把自己的智慧 和才能发挥出来, 取得成绩获得满 足感。人的才能和 智慧是不同的,在 一般情况下才能 和智慧优异的青 少年,往往能获得 比较优异的成 就。但也有的青少年虽然才思敏捷,学习成绩也好,但总想事事处处比别人高,稍遇一点挫折,或没能得到第一,没能得到某种价值的肯定…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革,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基础要求。要求每一个人具有面对现实的、不怕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具有合作、交往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意味着跨世纪的一代,不仅要有良好智能素质,更要具有一种健康的心理。幼儿园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阶段,它不仅是为小学阶段学习、生活做好准备,更重要的是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成才打好健康心理。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国际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心理学会,为了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提出了《儿童权利公约》、《儿童心理权益宣言》等文件。把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放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现状的反思--兼论心理健康的平衡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现状可归纳为六种依据、两种马克思与两种倾向。心理健康的标准应注重两种倾向-社会性和个体性的统一。这种统一体现于适应与发展应成为心理考察的基本对象,并最终落实在对心理机能的评估上,。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平衡说”,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心理机能上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1.
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疾病,而且还有向“少年化”发展的趋势,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不注重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所致。本文提出检验心理健康的标准,并对青年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在重视生理健康的同时,如何注重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当前学校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难点问题。抽样测试表明,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为强迫、抑郁、人际关系及敌对等。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卫生组织提出的关于“健康”的新概念是:“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弱的消失,而且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宣言里把健康的内容扩展为四个方面: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相似文献   

14.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有保持安定、乐观并充满活力,能保障高度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良好的方式适应外部环境的一种心理状态。教师的工作是相当重要而辛苦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和偏见,他们的事业在某些地区和单位尚未得到应有的尊重。社会上“脑体倒挂”现象的影响,使得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受压抑、个性缺少发展的机缘。这必然会挫伤其自尊心,使其感到心理挫折。生活中,如住房紧张,家务负担重等等,使其感到精神压力大。此外,他们还要密切关注知识的更新和专业发展动向,以维护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威信。过分的事业竞争,工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社会、学校与教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我国各地区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较快且取得一定的可喜成果.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不少的心理学工作者开始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由于工作不断地推广与发展,学生家长与学生个人也逐渐重视心理健康标准,尤其是注重孩子全面发展的家长更是急切地想明白"什么是心理健康"、"怎样去衡量孩子是否心理健康"等问题.本文对心理学者所界定的心理健康标准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心理健康标准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犯罪心理与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研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特点,原因,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探索,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不仅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祖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论心理健康     
21世纪是一个瞬息万变带有高节奏、高科技、高风险、高竞争和高压力的时代,给人们不仅带来了成功的机遇,更多的是无法避免的心理负重和挑战.  相似文献   

18.
健康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机能在与自然和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适应和发展的协调状态。卫生工作的总目标是维持健康、保护生命。素质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环境的熏染和教育的作用而形成的个体品质的总和。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总目标是提高人的素质。"状态"是不能通过教育直接改善的。健康必须通过卫生活动来改善,而素质则可以通过教育来提高。正确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心理健康卫生和心理素质教育,可以简称为心理卫生和心理教育。所以"心理健康素质"概念存在逻辑问题。如果一定要提,就可以提心理保健教育。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标准应注意社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在社会改革与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更加受到青睐。但多年来一直宣传和奉行的是个体的自我、个体的约束、自我实现与社会的适应。因为不少学者在博取或制定标准时不注重社会性或只注重了社会性的一个方面。本文从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社会性的两重性以及社会改革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揭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当注重社会性。  相似文献   

20.
本探索了心理健康的涵义,评判心理健康与否的依据和标准,回顾了促使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心理卫生运动的简要历程,揭示了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