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张培坤 《教育艺术》2004,(10):34-35
说到历史剧的创作,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郭沫若先生。他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起了一面旗帜。他的《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和《南冠草》6部历史悲剧,为革命“立了大功”,有大益于中国人民,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他又以其创作实践为历史悲剧创作提供了借鉴,为中国话剧创作开拓了新天地。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历史剧创作构思具有如下心理特征 :1.将历史感与时代感交织在一起 ;2 .想象丰富 ,虚构大胆 ,并能用火炽的感情将所描写的史实与虚构融为一体 ,充分发挥历史剧作为艺术的独特魅力 ;3.灵感思维与传达同时产生 ,具有自动性 ,灵感感性激发的基础深厚 ,灵感触发信息的多样性 ,灵感爆发呈周期性规律  相似文献   

4.
根据郭沫若思想发展和创作实际,将其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分为三个时段,通过分析各时段女性的性格内涵,透视郭沫若女性意识的发展演变过程:从追求个性解放到社会革命觉悟,再到参政、治国平天下。  相似文献   

5.
浪漫主义诗人出身的郭沫若在他的历史剧中仍然追求浪漫主义风格的格调,这便使他的历史剧呈现出浪漫主义诗情.诗歌的直接运用,剧中诗意般的正面人物形象,抒情诗般的独白和舞台说明的抒情意境是郭沫若历史剧浪漫主义诗情的四个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是在抗日的民族斗争烽火中走向成熟的,他在1941年12月到1943年9月,一连创作了六部大型历史剧。强烈的时代精神、雄伟的民族气魄和浓烈的抒情风格构成了郭沫若历史剧的特色.而在剧本中注入强烈的主观情感因素是形成这个特色的主要原因。这种情感因素不但影响作品的语言、人物情感的表现方式。而且对于作品的题旨压人物情感来源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史剧高峰中的逆现象: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矛盾现象检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沫若在抗战时期创作的历史剧,是时代的产物,所有时代的矛盾在他的历史剧中都有所反映,且吾现出一逆现象,这首先是战斗的需要怼和的双面影响上,既表现了历史精神,又割裂了精神,其次表现为大我的膨胀、小我的萎缩;再次,表现为为了达到了为现实服务的目中大都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阵线分明,以致于出现了好人皆好,坏人皆坏的现象。以上几种现象即使郭沫若的剧作获得了成功,又使其有所局限。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民族救亡的时代主题和国民党的文化专制,国统区出现了历史剧创作的高潮,尤其以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最有代表性。郭沫若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六部历史剧,采用悲剧这一叙事形式,塑造了屈原、聂嫈等志士仁人,为祖国和民族慷慨赴难,从容就义,具有一种历史的悲壮美,彰显了这些历史人物的高贵品质和悲剧精神;同时,这六部历史剧具有明确的现实政治意图,有力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鼓舞和教育了广大人民,实现了艺术审美与政治宣传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抗战史剧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兼具传统与现代两重属性,这表现在他对正面女性形象的重审与再造,也表现在他对反面女性形象的再思考。因此,他的创造既暗合于当代的创作趋势,在处理传统与现实的关系上,又高于同时代的许多作家。  相似文献   

10.
《滁州学院学报》2020,(1):20-22
对女性持尊重和赞赏的郭沫若和阿英,在抗战历史剧中处理两性关系时,前者抒写的是男强女弱模式,后者抒写的是男弱女强模式。一种是基于男性角度的对女人的美丽想象,一种是无限放大女性政治功能的虚化想象,折射出来的依然是男权中心主义思想的心理意识。  相似文献   

11.
李畅 《宜春学院学报》2013,35(8):103-106
郭沫若的历史剧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体现出他对民族生活、民族精神、民族思想的准确把握,对汉语言运用的娴熟,对民族传统艺术表现手法的借鉴等等。探讨郭沫若历史剧民族性特征体现的得与失,能对我国戏剧创作提供某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英国戏剧家。本文通过列举莎剧中对人性的美好、人性的弱点和人性的丑恶所做的全景式观照,分析莎士比亚关于人性的探究对后世作家的深远影响,力图证明莎士比亚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完成了一个人文主义作家的使命和职责。  相似文献   

13.
过士行的剧作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了一个结合点,使传统在现代演绎中显出了独特的意义。这种意义表现在他剧作的单一与多元两个特点上。单一指的是视角、人物设置、对话方式和和人物命运的相似性和重复性。多元指的是过士行剧作内涵的多元化,主要包括人的嗜好、精神牢笼和人与自然的对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郭沫若、闻一多、艾青是中国新诗艺术发展史上的三个里程碑,三诗人在创立新诗多样化的艺术形式,丰富与发展新诗艺术手法,扩大与加强新诗艺术表现力方面勇于创新,锐意进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以各自独创的、精美的诗艺在姹紫嫣红的新诗园地里异彩纷呈,斗艳争奇,各臻其妙.通过抒情方式、形象创造、艺术形式和修辞手法等几方面对三诗人的诗歌艺术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三诗人各自独特的思想情感方式对他们的诗歌艺术的深刻影响,同时从中也可看出新诗艺术发展的清晰轨迹.  相似文献   

15.
比较莎士比亚与郭沫若之后的发现是:莎士比亚在16世纪就已经达到的人性的深度,400年后郭沫若却未能达到。其外部的原因是20世纪中国的现实并未给戏剧舞台留下太大的向人性纵深拓展的空间,而内部的根源则是郭沫若戏剧的“席勒化”倾向,人物永远为主题的表现而行动着,是时代精神的传声筒。但是,郭沫若的戏剧却表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貌,具有浓郁的东方韵味,这既是中国艺术传统影响的结果,也是其艺术个性所做出的独特选择。  相似文献   

16.
虢国是西周春秋时期的姬姓封国。本文依据文献、金文和考古资料,对虢国的族属源流、建国年代、主要事迹及其疆域作了初步考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郭曹两人的同名历史剧<王昭君>不同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作者不同的现代意识,进一步发掘了潜藏在两部历史剧创作中的文化悖论.  相似文献   

18.
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有一段著名的论断: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2版,第 1卷,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这个论断揭示了人是现实的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它是我国学术界公认的对人的本质的经典的科学概括。但是,人们由这个论断又引申出如下的观点:既然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其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 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 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