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许多学校在产教结合过程中出现的重视人才市场而忽视服务市场,重视用人部门需求而忽视学生个性需求与发展的倾向,东台市职业教育中心校推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准就业”制度。该制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另一种是在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搭建平台基础上,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其实施方式可概括为制定计划、产学结合、顶岗工作、过程监控、评价考核。  相似文献   

2.
目前,专科学校就业指导体系主要是按照“就业中心+系毕业班辅导员”模式建设的。在这种模式里,学校就业中心与各系毕业班辅导员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但各有侧重。学校就业中心负责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指导与咨询等服务,而各系毕业班辅导员则主要为毕业生提供辅导和咨询。但从目前用人单位和学生需要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来看,这种模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期间,陕西渭南市职业学校累计向社会输送技术型人才22.5万人,其中,先后向省外输送8万多人,充分体现了“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在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市职业学校运用最广,效果最好的办学模式。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及特点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作为培养方的职业学校与作为用人方的企事业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协议,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实习,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培养与就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质上就是通过校企双方签订合作“订单”的形式,构建起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互联关系,解决学生在校学习的职业针对性问题、技术应用性问题以及就业问题。对培养方学校来说,保证了学校在人才培养时有的放矢。针对用人单位需求和实际岗位要求,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实实在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用人单位而言,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以往用人时出现的适应期过长,所...  相似文献   

4.
订单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院校针对用人单位需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合作,通过学校、企业两个教学地点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出发点是学校的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培养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而将人才培养事业引伸为国家、学校和企业三方共同关注的事业,极大地调动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面的积极性,很好地解决办学、用人和就业三方面的问题,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三赢”。高职院校积极开展订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生就业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在毕业生就业模式和就业方式转变过程中,由于相关配套政策尚未完善,相关制度尚未健全,加之管理环节不到位,毕业生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其中就业诚信缺失问题尤其突出。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6.
“内合外联” 建立毕业生就业市场大平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和高等教育发展实际,高等学校根据各自的实际,相应制定了新的市场战略,不断创造了就业工作新思路和新模式。结合我校的实际,谈谈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些思考。一、以毕业生为主体,以用人单位为主体,确定市场体制下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模式对自身的正确认识,是我们确定新形势下就业工作思路的出发点。我们的优势是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多年来我校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培养的学生基本功扎实,基础知识宽厚,敬业精神强,受到用人单位普遍好评。近年来,学校又在专业学科建设,教学服务体系及基础设施建…  相似文献   

7.
关于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于“就业”相关概念的不同解释,导致职业教育研究者在实施“就业导向”这一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当就业导向被狭义理解时,与之对立的“一般素质导向”即被用来指斥其功利性。而事实上,就业的内涵是不断发展的,就业导向可以表示职业教育对个人的功能。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用来规范人才培养的应是建立在重视个人教育需求基础之上的就业导向。职业教育促进就业功能的实现又是有条件的。学校职业教育更是作用有限,必须要和用人单位建立起某种形式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8.
如何在用人单位的“经验效应”和毕业生的“回报效应”之间寻求两者的结合点,寻求一条用人单位易于接受,毕业生也容易就业的成长成才之路,落实“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就业理念呢?2005年下半年,湖南省邵阳学院在生物与化学工程系2006、2007届毕业生中探索了预就业模式,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解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自1985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历了“供需见面”、“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等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不断前进。自2002年国办发19号文件明确提出高校毕业生“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模式就业,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11个省(自治区)的40个市、县就业市场的实地考察与调研,了解调研地域政府部门引进高校毕业生的相关政策、不同地域间人才市场的运作模式、用人单位的产业结构及经济成分、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和聘用毕业生的倾向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就业市场意识,注重就业市场建设,以就业为导向,建立适应市场的课程体系,运用灵活多样的就业指导方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主要有以学校导向为主的校企结合被动教育模式、以学生导向为主的校企结合主动教育模式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校企结合共赢教育模式。通过“校企结合”可以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缩短进入社会的适应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使学校培养出能够满足适应社会需要和发展的建设者。完善“校企结合”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模式,要求更新教育观念,重新确立教学目标;坚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差异;实施开放教学,重视学生社会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建立协作关系,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行业企业参与,发挥其在就业与创业教育中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2.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关系到广大毕业生切身利益的根本问题。因此,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我校以就业市场为导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适应时代发展,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新途径。一、领导重视,健全就业工作领导机制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校领导把就业工作视为关系到学校前途和命运的头等大事,提出“必须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当成一件大事来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要求各学院和机关处室每个同志都要“怀父母情怀,搞好学生就业”。并且把它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13.
德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保障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为市场就业模式,注重政府,企业及高校的全方位合作,学生毕业即进入市场,尊重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体现市场机制的价值判断,使培养过程与就业需要相结合,形成了由政府依据法规进行宏观管理,学校提供服务及培训,企业等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  相似文献   

14.
《职业技术教育》2005,(33):55-56
为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河南省提出并实施了“就业拉动”战略。一是制定一系列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建立起“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二是加强领导,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就业服务工作机构,教育、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分工合作,省、市、学校三级密切配合,共同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三是加强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每年坚持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四个一”活动,即开好一门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必修课,  相似文献   

15.
民办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应对当前就业的严峻形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就业指导和服务的水平,探索和构建以学校为主体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毕业生就业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应该采取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广泛开辟毕业生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与企业接触机会,才能开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为此,必须明确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建立切实有效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具体而言。要从四个方面努力:群策群力,全员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走出去”,把用人单位“请进来”;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把握就业工作先机;多维整合资源,做大、做实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高校毕业生就业逐渐由“包当干部包分配”向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竞争上岗的模式转变。为适应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以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进入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国家明确规定,高校毕业生实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迈入大众化,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不少高校毕业生出现就业困难。因此,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  相似文献   

18.
梁丽华 《林区教学》2011,(12):119-120
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和高职会计教育与用人单位的有效对接,我们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对会计专业实施“校介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突破了以往传统的校企合作的模式,引入了会计中介机构,由学校、会计中介和企业三方面共同培养学生,使会计毕业生很快就能上岗,突出了高职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9.
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施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等三部委《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中的七大重点任务,其中“改革培养模式”指出要“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作为首批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立项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深化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市教委、市人事局日前联合发出了《关于近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高校在确保学生健康的前提下,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各用人单位不得以“非典”为借口拒收或少收毕业生,同时取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试工”行为。 由于近期各学校及各类人才服务中介机构暂不能举办大型毕业生招聘活动,通知要求各高校不要强行要求毕业生去用人单位找工作。可以疏导毕业生采取网上招聘、电话、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