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味”是中国古代审美体验的基本方式,这种源于《老子》哲学体道方法的审美体验方式具有心灵感受性、新颖独特性、主客共感性及思维想象性等特征。“味”所揭示的审美体验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对于古今文学艺术的创作都具有普遍的实用性。因而,在今天,“味”这种审美体验方式仍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老庄思想是中国古代审美体验论的源头,老子提出的“味无味”、“以身观身”与庄子提出的“神遇”、“物化”等体道方法,都为后世理论家所吸收,并成为重要的审美体验方法。老庄的这些理论命题构成了古代审美体验论的理论框架,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审美是一个心理活动过程,审美时的主体心态,是审美关系得以成立的关键。在中国独特的文化土壤上产生的发达的心理美学思想,具有和西方美学明显不同的特点,它主要包括三个理论层面,三者大致形成一种由此及彼渐进深入的心灵程序。虚静是体验的发端,“游”是体验的展开,而物化是由此而达到的高峰体验。从虚静的“一”到物化的“一”,不是心理的大循环,而是审美的飞升,在活泼泼的生命运动中,“意象欲出,造化已奇”  相似文献   

4.
以象为核心,文学审美体验有三次跃升:从物到象,这是第一次跃升.因"穷"而觉解,获得大观世界的超越意识,这是第二次跃升.兴象以其审美感发性,高举精神,臻至审美之妙境,这是第三次跃升.  相似文献   

5.
音乐审美体验是指对音乐美的品味的体验,不仅要求审美主体充分感受音乐的音响形态,正确体验其中的丰富内涵,还要能够真正体会这形式与内涵完美结合与高度统一中所产生的美的品味,并由此产生出一种特殊的审美喜悦,即通常所说的美感。  相似文献   

6.
审美体验论     
司同 《文教资料》2007,(7):21-23
传统美学将审美变成一种精神现象,忽视了在审美过程中肉身体验的决定性作用。其实,审美体验既扩展了审美的范围,又体现了审美的真实性。通过对“生存经历”与“精神反思”的统摄,一方面,审美体验限制了生存活动中的精神扩张,将一切还原到肉身的当下此刻。另一方面,审美体验又扩张了自己的边界,积累了更多的历史信息,带来更加丰富,更加深刻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7.
审美体验论     
司同 《文教资料》2006,(36):75-76
传统美学将审美变成一种精神现象,忽视了在审美过程中肉身体验的决定性作用。其实,审美体验既扩展了审美的范围,又体现了审美的真实性。通过对“生存经历”与“精神反思”的统摄,一方面,审美体验限制了生存活动中的精神扩张,将一切还原到肉身的当下此刻。另一方面,审美体验又扩张了自己的边界,积累了更多的历史信息,带来更加丰富,更加深刻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8.
王晶 《文教资料》2009,(11):109-111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包含众多美的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体会、抽象概念,以及鲜活的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知识传授与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如此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又能教会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获得美的享受,同时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个性,培养学生建构完善的语文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9.
科学需要体验 ,甚至也需要审美体验。审美体验与科学体验既有相同点又有区别。审美体验与科学体验可以相互渗透。当代社会 ,由于科学的负面效应对大自然和人类所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 ,阐述并提倡科学与审美的统一、科学体验与审美体验相互渗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浅谈审美教育中的审美体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牟纲 《教育科学》2004,20(2):32-33
审美教育是全面教育的有机构成,是滋养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提升教育品位,实现人的终极关怀的基本手段。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审美体验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是实现美育任务的基本途径。审美体验的培养不能单纯地依靠几门艺术课程,而应该融入到整体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阅读能力、欣赏能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赏析古诗应从了解诗人、诗词的背景资料,赏析诗词意境,掌握诗词中的关键词语,学习诗词中的修辞手法等入手,重点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品位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2.
汉语文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言语形态。基于文本的汉语文学语言研究可以以不同层次、不同性能、不同文体、不同创作主体的文学语言为视角,采用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符号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辐射性和开放性研究方法,以求更全面更深入地剖析和把握其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作为后现代社会的产物——后现代的审美在继承了后现代的主要特点"反本质、反中心"后是否真正的实现了审美上的无本质,即美就是生活、审美的日常生活化。后现代中的审美是否真正的把美从传统的美学象牙塔中解放出来,实现审美的自由。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是后现代语境中审美背后的权力问题,更是审美由一个囚牢走向另一个禁锢的过程。虽然处在"反中心"的后现代,但是后现代的审美却在表征着自己的权力,编制着另一个中心。  相似文献   

14.
“味“是中国古典诗论的核心范畴,是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古典诗歌理论.从美学角度对中国古代诗味理论进行梳理后认为:古人“以味说诗“的理论已经上升到了诗美的极致,历代古文论家经过不断努力为我们确立的以味说诗的文学观念即使在西方文论大量涌入的今天,也依然有她独特的风采.  相似文献   

15.
审美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教育概念。在研究审美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及其他教育时,仅仅停留在它们的外在比较上是不够的,必须以研究人的心理结构为基础和前提,从人性完整自由的高度去探讨其内涵,才能真正掌握它们的实质,并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当前,审美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结合的着力点在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6.
论影视鉴赏主体的审美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视艺术必须通过审美主体的观看活动实现艺术的功能。影视艺术的接受活动本质上是审美主体以特殊的心理结构来化解作品意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主体表现出审美心理需要是:一、求新求异,陌生化审美;二、圆梦替代,情感化审美;三、好奇偷窥,新奇化审美;四、精神提升,人格化审美;五、创造满足,创造化审美。  相似文献   

17.
试论音乐欣赏与审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审美素质教育也在逐步发展,音乐欣赏在审美素质教育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运用.为了使音乐欣赏得到更快的发展和普及,本文从音乐欣赏的审美特征、音乐欣赏在审美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际运用中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进入读者的接受鉴赏过程.引发千差万别的效应,最终实现了它的诸种功能。鉴赏,是文学价值实现的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而审美自由与超越是文学鉴赏得以展开的基本前提。作为自苦与超越的文学鉴赏,其逻辑前提是: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19.
艺术欣赏的修养有高下之分,背景有“化圈”的差异。由此,艺术欣赏有不同的审美层次,欣赏艺术必须了解艺术和认识艺术,包括产生艺术的条件和化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