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条形码是由美国的N.T.Woodland在1949年首先提出的.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条形码的应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条形码可以标出商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图书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日期等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图书管理、邮电管理、银行系统等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条形码:商品的身份证纪坚当你外出购物时,你可曾注意到,在许多的商品上都有一组粗细不同、黑白(或彩色)相间的条与空组成的图形,这就是条形码。别小看这个小小的条形码,作为商品的身份证,它蕴藏着国别、厂家、商品名称、重量、规格、型号等丰富的信息,有着独特的...  相似文献   

3.
谈条形码在我馆的实际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条形码技术是一项的信息技术,现在国内已经广泛使用于各个领域。目前,许多图书馆已将条形码技术运用到计算机图书管理之中。条形码是由一组宽度不同的、平行相邻的条和空组成,并按照预先规定的编码规则组合起来,用来表示一组数据的符号,是一种可印刷的机器可读式语言。1条形码的印制我馆馆藏图书和条码是自行制定的数字流水号码,是无含义代码,其字符及位置不表示任何特征。它是一种连续性非固定组配式代码。条形码是由专职工作人员自行设计好编码,交采访编目部工作人员贴在每本图书上的自制条形码。从图书馆的工作实际考虑,我们采…  相似文献   

4.
唐立江 《课外阅读》2011,(7):320-320
图书馆无线射频管理系统,即将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到图书馆管理之中,使用RFID标签代替充销磁条与条形码,配以标签转换装置、安全门禁等设备,通过无线射频系统管理软件完成对图书的借还操作、自动盘点、区域定位、安全监控等功能,从而实现图书馆图书管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条形码”现在,许多产品上面都印有条形码。条形码是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条和空间组成的一种信息代冯。这种信息代码能够很方便地被仪器识别,因此条形码应用是信息自动处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新型技术。条形码有许多种,不同的条形码有不同为编码排列规则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2008年5月1日,《图书出版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正式施行。《规定》的第二十一条明确指出“出版辞书、地图、中小学教科书等类别的图书,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出版单位须按照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业务范同出版。具体办法由新闻出版总署另行规定。”  相似文献   

7.
在称之为“信息时代”的今天,现代化的图书馆要求图书流通系统的工作人员应对与读者、图书等有关的信息、数据,实施有效地、正确地、适时地处理和传递。但是,由于传统的手工操作效率低,难于完成图书流通中许多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因此,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代替人的手工操作或简单的机械装置在图书流通系统中获取信息、数据,并加以识别,即使用计算机对图书流通系统的信息、数据输入及识别技术,就成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关心和研究的课题。二十世纪中期,随着微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发展,条形码计算机输入技术在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环境下,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及用户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图书、情报、档案(以下简称“图、情、档”)作为知识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实行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流通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所产生的一些问题的同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办法.(1)如何使读者掌握借还书的信息;(2)如何解决读者记忆与计算机记录的矛盾;(3)如何防止条形码的损坏;(4)对利用条形码窃书现象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0.
条形码是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重要依据,它有效地提高了图书馆管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通过条形码技术在借书证管理、图书流通管理、期刊流通管理和采编系统管理中的应用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滨州师专学报》2014,(1):110-110
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DOI)是对包括互联网信息在内的数字信息进行标识的一种工具。在传统的出版物中,书刊、磁带、光盘都有国际标准编号(ISBN、ISSN、ISCN)及其条形码作为出版物的唯一标识,这使出版物得到有效的管理,便于读者查找和利用,而网上的文档一旦变更了网址便无从追索。DOI如同出版物的条形码,是一个永久和唯一的标识号,是可供全球期刊快速链接的管理系统,整个系统由国际DOI基金会(IDF)进行全球分布式管理。  相似文献   

12.
条形码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和借阅手段。管理人员应加强读者条形码与图书条形码管理工作,对其在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妥善处理,并加以总结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一.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特点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非接触的,通过无线电波传递和交换信息的自动识别技术,亦称作电子标签技术…。自2006年起,我国的部分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开始引入这项技术,如今在我国已经历了+年的实践探索。RFID技术在图书馆主要应用于读者身份识别、安全防盗、图书定位及可视化导航、图书自助借还、自动分拣、图书盘点等方面。与条形码标签技术相比,RFID电子标签技术具有非接触式读取、可识别距离远、数据存储量大等方面的优势,自动化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校园     
数字化校园指实现信息化建设的高校校园,即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教材、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办公等)的信息数字化。  相似文献   

15.
最新《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使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简称(CAJ-CD)以其技术特点和传播优势,逐步成为我国颇具权威性、学术性和广泛适用性的现代化信息传媒,并开始在国际图书情报界引起反响,本文从检索技术、数据质量、更新速度等几方面对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将物联网技术和高校图书馆管理相结合,研究了物联网中RFID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大多还利用传统条形码和磁条识别方式进行图书管理,造成管理效率低下,较难拓展业务的问题,利用物联网技术对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与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整合,构建了智能图书馆的总体方案架构,设计并实现了基于RFID的读写、自助借书还书等功能模块.将物联网技术引入高校图书馆管理、有利于实现图书管理自动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当实现图书馆工作自动化以后,图书的书后袋、书后卡辞职了,取而代之的是图书和借书证上的条形码。当读者要借书时,只要把图书和借书证在计算机条码识别器上一识到就完成。而且,图书借还的什么信息数据都储存在计算机内,你要什么数据,只要  相似文献   

18.
张新淼 《教育技术导刊》2014,13(12):151-152
天津师范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从环境(网络设备管理、校园空间信息、弱电管网等)、资源(图书、档案、视音频资源等)到管理(教学、人事、办公、科研)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网络安全应用防护系统作为数字化校园重要的组成部分,集系统监控、服务器安全管理和防护策略配置于一体,既为网管员提供服务器实时流量统计及性能检测,又为云服务客户提供网络安全防护和信息查询,在校园网安全防护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要求图实现条码化,条形码粘贴则是图书条码化处理的重要一环,一般认为条形码的粘贴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然而要将其粘贴得合理科学,便于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管理,在工作实践中同样需要做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网络》2010,(10):67-67
本刊讯9月12日,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简称:平台)理事会召开年度会议,湖北省财政厅科教文处、湖北省科技厅条财处、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武汉大学图书馆、国家科学图书馆武汉分馆、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等平台共建单位理事出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