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英国伦敦西南方有一个神秘的史前遗迹,一些巍峨的巨石呈环形阵屹立在索尔兹伯里的旷野间.巨石阵始建于公元前3100年,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巨石文化之一,是一个古代宗教、天文、数学相结合的文化遗产.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巨石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关于巨石阵,有过种种猜测,有地质学家认为,巨石阵的石头种类繁多,也许是由冰川活动把它们从远方带来,然后被作为主要材料建造的.当时的人们把这些来历不明的巨石看作具有神灵的威力加以崇拜,在此举行原始的宗教仪式,以祈求神灵庇佑自己.但是考古学家却认为,巨石阵的建造者是在已经了解太阳…  相似文献   

2.
香蕉与石头     
章哲峰 《中文自修》2005,(10):51-51
传说上帝造人之后给了人类一个选择:要香蕉还是要石头?人类思索之后决定要了香蕉,上帝可惜地说;“如果你们选择了石头,就可以像石头一样永远地存在下去。既然你们选择了香蕉,那你们就有了生死.但子孙会繁衍下去。”  相似文献   

3.
2007年,考古学家们在英国古城索尔兹伯里距离巨石阵仅3.2公里的东北部的杜灵顿垣墙发现了一个史前村落遗址。研究人员推测,杜灵顿垣墙是村民生活的地方,而巨石阵可能是举行葬礼以及死者长眠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石头汤     
正当三个士兵非常饿的时候,他们来到了一个小村子。“请给我们一些吃的,好吗?”他们问。但是这里的村民不喜欢陌生人。“走开,我们没有吃的!”村民们这样回答。他们非常饿,突然其中一个士兵想出来一个办法。他说:“既然这些人没有吃的,那我们就来做一锅石头汤吧!”“石头汤?你们怎么做石头汤?”人们都很吃惊。  相似文献   

5.
巨石阵之谜2     
英国的“史前巨石阵”是世界十大奇谜之一,络绎不绝的考古学家来此进行考察,他们发现这些巨石基本呈长方体,为蓝砂岩,巨石排成了两个同心圆,架在巨石柱上紧密相连的是厚重的石楣梁,巨石外围还环绕着56个等距离的圆坑,它们的排列与金字塔相似,也是按照黄金分割进行设计的.巨石阵的建造是一项历时千年的伟大工程.工程量极其浩大.据测算最大的巨石高9米,宽6米,重达40吨,平均巨石重达25吨左右,为了能从200千米远的山区将这些巨石运到施工地点,工程叶,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畜力.在没有机械的情况下,滚木、绳索、杠杆便是最主要的工具.椐推测,巨石阵…  相似文献   

6.
柳薇 《少年月刊》2022,(17):40-41
<正>在英国伦敦西南部的威尔特郡,有一处约建于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的史前遗迹,巍峨巨大的石头群呈环形,屹立在绿色的旷野上,你一定猜出来了,这就是著名的巨石阵。巨石阵最神秘的是它的用途,有人说是神庙遗址,有人说是巨型石桌,还有人认为是外星人建造的飞船着陆场,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最近,英国伯恩茅斯大学的考古学家又有了新的发现。他们认为,  相似文献   

7.
石匠长得虎背熊腰,有铁錾似的肤色.青石般的骨骼。 很偶然地.别人送了他一小块玉。天然未经雕琢的玉,像块石头,又小又丑。石匠拿给工友看,问:“这玉能做成什么?”工友们看了,一齐摇头说:“能扔吧。”然后爆笑。石匠把玉一遍又一遍地看.说:“戒指呢?”便有人笑岔了气:“你只是个匠人.你以为你是艺人?”  相似文献   

8.
考古学家从埃及的金字塔里了解到许多关于古埃及统治者的情况。现在,他们想了解关于那些石头墓地的建造者们的情况。 耶鲁大学(美国一大学。译者注)的考古学家们已和埃及古迹保护组织一起进行着这一研究工作。参加这一工作的耶鲁大学考古队的队长是马克·莱纳。  相似文献   

9.
石头家塑料大棚离家挺远的.石头的爸爸办了必要的手续后,立了几十根电线杆。买了一些铝质电线,请了当电工的舅舅在大棚里装了照明灯.石头发现大棚里的100W灯泡没有家里100W的电灯亮.石头说:“我要量一下灯泡两端电压.”石头舅舅把多用表调到250V电压档,问石头:“怎么量?”石头看着灯泡。摸摸脑袋说:“就得把灯头上盖拧下来了.”说着就要蹬梯子上去拧.舅舅说先别忙。说着把灯关了.过了一会(1.为什么要等一会?)才对石头说上去吧.石头上去拧开上盖后,舅舅把多用表递给他,并嘱咐道:“用测棒尖接触接线螺丝,千万不要把测棒的金属头向里伸!”(2.为什么不能向里伸?)石头小心地测出灯泡两端电压,告诉舅舅是190V.舅舅问石头:“这种电线每10m长的电阻是两欧姆.你能不能算出用了多长的电线?”石头想了一会说:“得回家量量电压.”回家吃晌午饭前,测得家中接往大棚的闸刀两端的电压是215V.  相似文献   

10.
巨石阵的历史比长城都要悠久得多,它是世界上最引人入胜却又最令人难解的历史遗址之一。每年都有成千上万名游客来此观光,为这美丽的巨石阵如何修建及为何而建迷惑不已。科学家已经鉴定出了这处位于英格兰的遗址的起始时间,大概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千百年来,这个石阵历经数时数代才终于建成。其间耗费了成百万工人的辛勤劳动来搬抬这些笨重的石头。  相似文献   

11.
活动一:阅读故事 适合年级:小学五、六年级 时间:20分钟 材料准备:为每位学生复印阅读材料 活动过程:1.教师提问:What’s your Chinese name?What does it mean?学生可以用英语或汉语回答。  相似文献   

12.
快速靠岸     
徐羚 《青少年日记》2008,(11):53-53
在休伦湖钓完鱼后,我的一个朋友开车拖着他的船回家。路上车坏了。他没带手机,不过,他想,也许他可以通过海事无线广播来请求公路援助。于是,他爬到他的船里面,启动了无线装置,喊道,“求救,求救”。一名海岸护卫队警官作出了回应,“报告你的位置”。“I-75号公路,Standish的南面两英里”。沉默了好一会之后,警官问我的朋友,“你的船靠岸时开得有多快?”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帽衫”?首先.幅衫是什么?大致来说,“帽衫”一词可以指带有帽子的运动衫,它同样可以被用来指代穿着帽衫并将帽子压过头顶遮住脸部的年轻人。穿着这种衣服的少年群体(19冒衫族)在整个英国的城镇中随处可见。帽衫族们站在街角处,抽烟、喝酒、制造麻烦。现在.帽衫派被看成社会混乱的标志。反帽衫派一些人正在采取措施对付这些帽衫派。许多学校已经禁止在学校和班里穿帽衫。位于肯特的一家购物中心(布卢沃特购物中心)也禁止穿连帽上农和棒球帽。他们说这类衣服遮住了脸.并且很吓人。近日,一位政府官员谈到了他与帽衫族打交道的一次经历。约翰·普莱斯考特(英国前副首相)说:“一年前,我在一家高速公路上的咖啡馆.一个小孩对我说了一些话。我说,‘你到底在说什么?’随后。他带着10名穿着帽衫的人返回来.你要知道这些小伙伴们穿着帽衫。他们向我走来的样子十分吓人。”  相似文献   

14.
幽默与笑话     
志东 《今日中学生》2011,(25):24-25
A Tom is interested in medicine. He wants to be-come a doctor when he grows up. He wants to be an eye doctor, but his father wants him to be a dentist  相似文献   

15.
《考试》2011,(12):26-26
从前,有一位渔夫,他有一个很丑的妻子。他们家里很穷。一天,渔夫捕到一条金鱼。但这条金鱼会说话:“请放我走吧!我会报答你的。”“啊,我的天啊!,’渔夫吃惊地叫道,“别担心,我不会吃一条会说话的鱼的。”于是他把金鱼放进了水里。渔夫回家并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妻子。妻子非常愤怒。“你多愚蠢啊!”她说:“看看这个破草屋,到海边去,向金鱼要一间小木屋。”于是渔夫来到海边。“怎么啦?”金鱼问。“我的妻子想要一件小木屋。”渔夫说。“别担心,她会有的。”渔夫的妻子得到了一间小木屋。但过了几天,她对此感到厌倦了:“告诉金鱼,让它给我一座宫殿。”渔夫又返回海边。他的妻子得到了一座宫殿。  相似文献   

16.
将音频文件下载到你的MP3播放器上,然后收听,这是播客的一种简单传播方式。它们出现在我们最喜欢的网站上,改变着收音机的面貌。简而言之,播客随时随地为我们提供任何想收呒的节目。什么是播客?大致来说,播客是一种数字音频文件(通常是MP3格式)。我们可以将这种文件从网络上下载到电脑中.然后传到我们的MP3播放器上。“播客”(Podcast)一词南苹果产品“iPod”和“广播”(broadcast)这两个单词结合而成,尽管这项技术并不是由苹果iPod音乐播放器所带来的发明(只是灵感来源)。  相似文献   

17.
买房     
《海外英语》2014,(5):6-6,63
目标:提高英语听力水平。想一想:你最近买的最贵的东西是什么,多少钱?在你的国家,买套房子要花多少钱?买房或卖房都有哪些程序?考试:本文有助于你备考KET和TOEFL.  相似文献   

18.
《双语学习》2011,(3):20-20
兄弟俩在看一些美丽的油画。“看,”哥哥说。“这些画多漂亮呀!”“是啊,”弟弟说道,“可是在所有这些画中,只有妈妈和孩子。爸爸去哪儿了呢?”哥哥想了会儿,然后说道:“他正在画这些画呗。”  相似文献   

19.
《论语·雍也》篇: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此章在古今解读中认为"井有仁焉"是"井里掉下一个仁人",因此,诸家都围绕仁人是否"随之于井而救之"展开解读。显然,无论是否"仁人",见死不救都与儒家思想不符,从而产生思想上的矛盾。其实,"井"应为他国,"井有仁焉"是"某国有仁德",如此解读,文意、理义都通。《雍也》篇还有其他误读章,有必要辨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