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小学德育的重点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既是青少年觉悟的起点,又是青少年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为此,养成教育亦应以抓好爱国行为为先。 实践告诉我们,爱国行为的养成教育要具体化。一是爱国就要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要从周围的人和事做起,逐步树立爱国爱人民的思想情感。二是爱国就要遵纪守法。法律是国家意志的直接  相似文献   

2.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和精髓,是凝聚人心、确保中华民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始终保持国家统一、繁荣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大力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任务,也是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变化、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前提。爱国,就要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就要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就要树立牢固的忧患意识,为国分忧;就要保卫祖国领土、主权完整,为国雪耻;就要反对霸权主义,大力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就要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就要坚决抵制和批判各种消解爱国主义精神的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3.
王廷义 《作文》2023,(19):32-36
<正>主题阐释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许多小家组成大国,家与国自古相通。家国情怀,体现出中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民族凝聚力。名人名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乡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在普通教育中颇为重视乡土教育,力图通过乡土教育向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家乡、爱民族、爱国家的教育,培养中小学学生具有爱国的高尚情操。所谓乡土教育即以本地区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的发展状况为内容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日本的文化生活和历史传统。日本教育学者认为:通过乡土教育唤起中小学生爱民族和爱国家的情感和观念。乡土教育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它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  相似文献   

5.
远程学习者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组成的实体,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即"生活世界"。文章以教育学的观点对构成远程学习者的"生活世界"从文化背景、生存要素和学习内容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族群认同以历史记忆为基础要素,并通过文化表征加以巩固和维持族群边界。国家认同是多元族群国家中重要的国民意识,是安邦定国的思想纽带。作为南疆边陲的靖西壮族共同体,具有以真实的历史记忆作为基础的文化想象、基于传统文化表征的民族意象以及基于现实民族团结的国家形象,实现了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要不要推行爱国教育?推行爱国教育是不是当前急务?这些问题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解决,有必要通过讨论、交流以达致共识。所谓爱国教育,就是要培养青少年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它是一种情感教育,主要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活动的参与来加强学生对国家民族、中国文化和传统的认识,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爱自己的祖国,这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不重视公民的国  相似文献   

8.
一、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就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着力于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础学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为使语文教学真正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修订版的中小学语文大纲从以下几个方面突出强调了对学生语文基础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爱国是每一个国民最基本的素质,是综合素质中的最本质的构成要素。作为中小学生来说,在语文学习中能自觉地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就是一种爱国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章太炎认为,国学具有三大功用,一是可以培育爱国情怀,二是可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三是可以塑造国民道德。学习国学应该重视小学,因为精通小学是学习和研究国学的基础。章太炎的这一"国学观"对我国的当代教育极具启发价值。文章从学习国学是为了开通智慧、小学是学好国学的基础、读史是为了树立爱国之心、道德教育要注重践行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对今天的国学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的古体形式是國。这个字里涉及了《政治生活》模块的所有知识。根据有关构词原理,我们可以将这个古体字进行分解,得到以下四个部分:"一""口""戈""王"。循着这四个要素,依次展开对《政治生活》模块内容的教学。一、"—""一"像一条地平线,表示的是"土地"。这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在人类社会早期,国家的概念主要是集中在"领土"的占有上,对权力的角逐也是主要集中在土地上。随着近现代社会的发展,主权的附着范围在逐渐地扩大,除了"领土"之外,还有"领空""领海"。这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  相似文献   

11.
《新作文》2006,(3)
1.爱国论述指要a.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感情.也是一种神圣的职责b.爱国就要为祖国的崛起而努力c.爱国要从自我的一言一行做起d.爱国不能盲目排外,更须睁开眼睛看世界e.爱国就要珍惜祖国的文化传统名言摘录临患不忘国,忠也;思难不越官,信也。——左丘明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爱国之心就是敢于做出非常牺牲与非常行  相似文献   

12.
<正>“家国情怀是要培养学生对家乡、民族、国家的认同感,依据心理学的理论,这种认同感一定是由近及远、由亲密向疏远逐渐形成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借助社区、乡土资源,让学生从关注身边开始,爱家庭、爱社区,最后上升为爱国家”[1]。初中历史教学进行家国情怀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家、爱国的情感,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有助于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和谐校园首先是安定有序的校园,师生爱国情感的表达要以不破坏社会建设不扰乱社会秩序,保证校园内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基本前提。我国大学生有强烈爱国情怀但部分人表现出严重的非理性倾向,建设和谐校园就要加强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性认识,引导他们以理智方式爱国。  相似文献   

14.
<正>怎么教"爱"?有点难。爱的教育,在小学语文教材里,大致是"爱国"、"爱人"、"爱自然"、"爱自己"等,尤其是"爱国"的分量更重些。怎么在课堂上进行爱的教育?爱国——不只是赞美。一般而言,爱国是天经地义的,似乎没有人敢怀疑;即使国家再贫穷落后也要无条件地热爱。《我们爱你啊,中国》十分具体地用诗的语言告诉学生中国的地大物博、自然风光旖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告诉学生:这样的国家能不爱吗?敢不爱吗?诗中反复出现"我们爱你",强调了不是"我",而是"我们"大家。  相似文献   

15.
土地是农业的根本,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意义尤为重要,有了土地农民就有了生存来源,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农民失去了生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地理是启迪爱国、经世致用的伟大学科1.初中地理是进行国情教育、国策教育、爱国教育、环境教育、全球化教育最好的启蒙教育让学生从小知国情、懂国策(人口、土地、资源、环境等)、明法规,都必须以地理知识为基础;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需要以具体的祖国自然环境、文化历史、人文活动等地理事实为依托;要进行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培养环保  相似文献   

17.
苏东坡的国家观是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民,民之本在万众之家,万众之家以食为天,而农民、农乡、农事又是国家重中之重。是故爱国、爱民、爱大家、爱三农,竭力为之谋利。隅无论在朝、在野、乃至遭贬,受尽折磨亦坚贞不渝。苏东坡这种思想品行出自无私欲的忠心报国、一心为民的天地之心。苏东坡的家国情怀值得研究和学习,应该得到传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就得以德为本。那么作为国民最重要的德就是爱国。学样教育不仅肩负着传授文化知识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对学生的德育培养。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它在培养学生德育方面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恰逢其时。国民经济学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学科之一,构建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选择。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一般理论框架以历史唯物与辩证唯物为其根本方法,着力于研究经济发展、人民中心与国家功能三大问题。其核心概念为国家、人民与经济,以人民为中心是其根本遵循,经济与国家关系、国家与人民关系和经济与人民关系是其基本关系,国家如何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是根本逻辑,根本逻辑中包含国家逻辑、人民逻辑和发展逻辑。进一步地,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体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实现形式的基本保障。总之,本文围绕着话语体系基本问题,构建出包括核心概念、基本关系、根本遵循、运行路径、基本逻辑、实现形式、基本保障各要素及其内在机理在内的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一般理论框架,初步彰显了这一话语体系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0.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如同“种子”发芽、成长、结果一样,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完善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前进运动过程,是“发展”的普遍形式。社会主义的发展,以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是一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这一观点,就要把社会主义看作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是分阶段、有步骤、循序前进的有规律的发展过程,就要始终坚持我国社会主义的“开端”,即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在整个国家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