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次家长会后,一位学生家长向我诉苦:“顾老师,我听你的劝告,对孩子不再像先前那样叫嚷了我很注意语气和场合的———你说过要充分尊重孩子———可孩子还是和我敷衍,就是不和我说心里话。我真有点搞不懂……唉!现在的孩子,不知要怎样才能如他所愿?”我问“和孩子交流过程中,你是否经常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孩子的感受你有没有认真考虑过孩子的想法中有无可取之处?”“这个……我倒没注意,但我现在肯定很少骂他!”“很少骂孩子就是尊重了吗?”我脑子里不由得迸出一个词:温情专制耐心温和的“和风细雨”式的教育有时也并不一定就能达到预期的效…  相似文献   

2.
有个跨国机构对非常多的中国、美国和日本的孩子进行一项调查:你最尊重的人是谁?请列出你心目中的第1位到第10位,本国的和外国的都可以。看到这个调查我就想,美国孩子肯定把父母列在榜末,爸爸第9位,妈妈第10位。为什么?你想啊,美国家长管孩子管到18岁就结束了,“扫地出门”,自立门户。至于有没有房子住,能不能找到工作,是否有收入,这些都是孩子自己的事。18岁成熟了,是大人了,独立去吧!父母有钱那是父母的钱,他们未必让儿子到他们公司当总经理,未必在遗嘱里写上,把全部财产都留给自己的女儿,说不定捐给慈善机构呢。别做梦了,努力挣钱去吧!所以,在美国做“孩子”的日子并不长。  相似文献   

3.
《宁夏教育》2013,(7):155-155
当你发现孩子对自己的穿衣打扮产生极大的兴趣并有自己的想法时,便意味着孩子进入审美敏感期了。家长无需过于担心孩子会受到什么不好的影响,如担心孩子太过注重自己的外表而变得爱慕虚荣,更不要一味地责备孩子的这些反常行为。家长应该理解孩子在审美敏感期的表现,尊重孩子这一时期的审美要求,适当满足孩子提出的需求,如给孩子自己选择穿什么衣服的权利等,并正确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4.
1.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是一个有思想、看法、需求、情感的独立的人。我们要正视他的存在,理解他的愿望,肯定他的努力,赞赏他的成就并给予他合法的权利,即使孩子的想法与你的想法发生冲突,我们也要尊重他的个性,不要强行为他做主。如果孩子的选择最后是错误的,对于他来说也比你为他选择好,至少他尝试过,并深刻明白自己的选择错在哪里。这样的尊重,对于孩子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格非常有利。2.尊重孩子的情感。从大人的角度看孩子,会觉得孩子某些情感是不可理解的,其实,换个角度想,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大人,大人也经常无理取闹。二者虽矛盾,但并非不可以统一。只要你明白孩子的情感本来和大人不  相似文献   

5.
“允许学生上课插嘴、喝水、出去上厕所、随意选择同桌……”笔者认为上海市虹口区幸福四平实验小学实行的这项课堂改革,走进了“异化尊重”的误区:它片面强调鼓励、赏识孩子,尊重学生的个性,而忽视了教育惩戒和批评在引导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现在的中小学生具有骄娇之气,大多数家长宠着他们,衣食住行,无不包干,任凭孩子指使;学校领导、教育行政机关宠着他们,要求老师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为,但你得把孩子教育好。老师你敢得罪这些“小皇帝”们?你是想下岗,还是想吃官司?因此,也只好宠着他们,对他们不批评,只微笑,只赏识和尊重。学生违纪…  相似文献   

6.
<正>导语:"你的脑袋里到底在想些什么?"这大概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的话。你是否想过,我们为何会感受到喜怒哀乐这些情绪的变化?你是否想过,在生命成长过程中那种叫作记忆的东西源于何处,又将去往何处?你是否想过,大脑,它其实就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今天,电影《头脑特攻队》将带你一起感受精彩缤纷的脑内世界。  相似文献   

7.
当你的孩子不听话时,你除了大声呵斥外,是否想过造成孩子不听话的原因是什么? 孩子的不听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不适当的教育方法造成的,这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8.
同学,你是否曾经觉得自己不被父母理解?是否认为自己当爸爸妈妈会更出色?是否曾经想过换一个角色?咱们也来当一回爸爸妈妈吧。  相似文献   

9.
<正>读后感当你读某本数学课外读物时,总有一些感悟和体会,也许会引发你的奇思妙想,也许会点燃你的智慧火花……把它们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图·说数学当你看到电影票上写的座位号时,是否想过"几排几座"可以用数对来表示?当你看到家里的地砖时,是否想过为什么大部分地砖是正方形或正六边形的?……  相似文献   

10.
多少家长窥探过孩子的心事?多少家长暗查过孩子的言行?多少家长偷看过孩子的日记?这样做的家长能正视孩子的双眼吗?要想让孩子心灵无垢,家长去信任自己的孩子吧!信任孩子的结果是什么?答案:孩子反而会更好地跟爸爸妈妈沟通,孩子的逆反心理会减少很多,家长将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重。  相似文献   

11.
解析尊重     
一、精彩小诗文:什么是尊重 同学A:尊重是一朵花,一朵开在 心间的花:尊重是一条路,一条通往美 好的路;尊重是一团火,一团温暖你我 的火。 同学B:当你跋涉在崎岖的山路, 朋友鼓励的目光推动着你,那是尊重; 当你遭遇到人生的挫折,老师温暖的双 手紧握着你,那是尊重: 当你拾起马 路上的垃圾,路人赞许的微笑感染着 你,那是尊重: 当你懊悔曾经的过  相似文献   

12.
正你想知道孩子心中的画吗?你想知道孩子怎样评价同龄人的画吗?儿童画,应该要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我认为,在儿童画欣赏教学过程中,呵护童心,保护童趣,尊重孩子的想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具体说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在不少儿童作品中,如果我们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就根本无法体会他们的想法,也就读不懂他们的作品了。因此,我首先要了解孩子到底喜欢玩啥,不喜欢啥。  相似文献   

13.
亲爱的小朋友,你是否遇到过这样一些令你不开心或者糟糕的事情,这些事情真的和你想的一样糟吗?请沿实线将画面剪开,当你打开这扇门时,也许你会发现,哈哈,这样也挺好!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2005,(Z2)
秘密是孩子长大的营养品,得到父母尊重和信任的孩子,更容易成为自尊自信的人。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的秘密,让他们有一片自己的“野地”,给他们一个自由的成长空间。你有权保守个人秘密,但是当你意识到不安全的时候,当你意识到自己难以面对复杂处境的时候,应及时向父母求助。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从孩子呱呱坠地之日起,他就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人看待,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因此,在美国最常用于孩子身上的一个词就是“尊重”———尊重孩子的观点、选择以及要求。当然,如果尊重变成放纵,对孩子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有原则的。他们虽不勉强孩子做什么,但会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去做应做的事情。尊重孩子的独立性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在美国不满一周岁的孩子,当他们能自己捧奶瓶喝奶时,父母就鼓励他们自己捧着喝。喝完了,父母还向孩子道谢并加以赞许。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果真如此。美国父母…  相似文献   

16.
六一节·心灵关怀六一儿童节将至,不少爸爸妈妈都在煞费苦心地筹划怎样给孩子过节:是带孩子出去吃顿大餐呢,还是逛游乐园,或者给孩子买件礼物?可是,在这些物质消费背后,爸爸妈妈们是否忽略了什么?是否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否倾听过孩子的心声?是否了解孩子的心灵需求?是否关注过孩子的道德培养?  相似文献   

17.
音乐与儿子     
做妈妈的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当你哼着温柔、舒畅的催眠曲时,孩子便会乖乖地入睡;出生刚几个月的孩子,一听到优美动听的音乐,便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有的还会张开小嘴嘻笑,似乎这乐曲给小生命带来了甜美,欢乐。而在幼儿园,只要老师敲起铃鼓,孩子们便会安静下来,按鼓声的要求集合、做操。可是,你是否想过,这就是音乐的“魔力”呢?这种“魔力”能不能征服调皮儿童呢?  相似文献   

18.
小朋友,你乱丢过垃圾吗?当我们乱丢垃圾的时候,也许从未想过这些垃圾的命运, 你是否意识到它们和我们所有人一样,有自己的“寿命”呢?比如以下这些被丢入大海的垃圾,你知道要多长时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孩子有小孩子的世界,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孩子的幸福快乐是他自己的一种心理感觉,这种感觉或许不被大人支持和理解,但作为大人应该尽量尊重孩子的世界,尊重孩子的看法,尊重孩子的选择。我认为小孩子的幸福和快乐,就是做自己想做的,说自己想说的,玩自己想玩的,没有成人的干预,没有成人的模式。曾记记得问过一个小孩:幸福是什么?他说:"幸福就是当小狗舔你脸时,即使你一天也没有理  相似文献   

20.
如果你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别的孩子发生争执甚至受到伤害,你会怎么处理?你有没有想过有时候你的做法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