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宋代心理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要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为长进。"作为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问难能力是让学生思维变得活跃,主动参与学习的好方法。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又是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而思维又是由疑引起的,学生心中有了疑问,才会促使他们向老师质疑,以解心中疑团,获取新知识。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究过程中,引导其质疑,这对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一、以生为本,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多质疑,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力 宋代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疑是创新的奠基石,质疑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展求异思维的有效途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问。”有问题是积极思维活动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但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忽略了对学生思考能力和提问能力的培养,常常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学生过于依赖老师,欠缺思维的独立性。因此,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学习的能力,就要革新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课堂讨论,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方是长进。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而告终。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也就是激发学生质疑积极性,引导学生质疑,培养质疑品质。  相似文献   

4.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能调动学生读书、思维、答问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质疑,能便于教师发现学生不懂或不太懂的知识点,给予有的放矢的辅导,从而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质疑状态下的学生取之所需,求知欲强,学习兴趣高,学习效率高。朱嘉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教其有疑”,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使他们成才呢?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需要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创新思维品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引导质疑辨析 ,培养创新思维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使学生想质疑问题意识是指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始终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感到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性问题。问题意识既是探究学习的起点 ,又是探究学习持续下去的主要动力 ,它能使学生从疑到无疑再到有疑 ,并如此循环往复 ,从而让学生在心智活动的方式上具有一种面向知识形成过程的特征。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三疑”,即设疑、质疑、释疑,是启发学生勤学好问,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设疑,即由教师设置疑难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质疑,是学生在认真阅读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疑难问题,进而在教师指导下研究、探讨这些问题。释疑,是在教师的启发之下,主要由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解答疑难问题。古人云,学起于疑,思起于疑。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无疑—有疑—无疑”的转化过程。我们通过设疑,为学生创造思维的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质疑,使  相似文献   

7.
一、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激发兴趣.鼓励质疑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问学问,学会提问,这是学习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从小培养和训练。  相似文献   

8.
俞进 《天津教育》2000,(4):38-38
质疑的能力是指善 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 题的能力。陆九渊曾经说 过:“学习无疑需有疑,有 疑定要求无疑,无疑本由 有疑始,有疑方能达无 疑。”这种从无疑到有疑 再到释疑的过程,就是由 不知到获取知识的过 程。所以培养学生质疑的 能力是很重要的,是提高 学生素质的需要。 一、引导质疑,是培 养学生主动求知的前提 我国明代理学家陈 宪章说:“小疑则小进,大 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 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因此,引导学生积极、主 动地质疑,是培养学生主 动求知的前提。例如,在 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这一节的例题:“和平…  相似文献   

9.
黄卫东 《新疆教育》2012,(23):21-21
质疑是判断思维是否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的一个重要依据,有疑方能创新,创新必先有疑。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纵观科学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科学进步的历程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在科学教学中,质疑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1鼓励质疑。尊重学生创造思维是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高度发展与和谐的产物,敢于质疑,先求同后求异,易得到最佳的思维效果。在科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敢疑乐问,并为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放射出智慧的火花,培养出“不唯上”,“不唯书”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例如,在鼓励学生质疑时,一定要注意尊重学生,评价时应肯定个人见解的正确部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提出问题的勇气。  相似文献   

10.
曾智鸿 《甘肃教育》2014,(19):75-75
正"学者先要会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是古人对学习者的要求。现阶段课堂教学都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生成问题,强调通过提出和解决问题来学习,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作为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把问题作为学习的动力,以问题激发学生潜能,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训练思维、开发智力的目的。由此可见,质疑对课堂教学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方是上进。"让学生主动质疑,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积极开动思维机器的表现,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重要标志。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依照"九义"大纲和"新课标"的精神,在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质疑--释疑--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海霞 《农村教育》2005,(12):60-60
教育心理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正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开他们心智的大门。使之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与教学过程的这一特征是一致的,其主旨都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知识。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最有效的方法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 :“学贵有疑。”“疑”之所以贵 ,就是因为它是大脑思考、分析的产物。现代心理学也认为“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使学生乐于质疑、善于质疑 ,从中激发学生创新的精神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一、质疑能力培养的误区质疑、解疑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但在传统教学思想的支配下 ,学生的学习都是事先由教材拟定和计划好的 ,上课时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问题走 ,这种教学的特…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 ,下面就激活学生思维 ,让思维的火花呈放异彩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一、质疑善问 ,激发思维学贵有疑 ,疑是思维的火种 ,它可以促进思维的拓展和升华。朱熹曾说 :“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可见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既是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过程 ,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循环往复中 ,思维由低级简单向高级复杂发展过程中会有许多创造性的因素存在。1、鼓励质疑。追求成功带来的自豪感和满足感受 ,是一般人都具有的心理倾向。教师要利用这一点 ,树立学生质疑问难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质疑能力是指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可能性或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质疑,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学;质疑,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但更重要的在于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朱嘉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须教其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教其有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下面谈谈我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质疑——顾名思义就是提出疑问。在语文教学中对文章的难点、要点、观点进行质疑,无疑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启发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他们求异思维的能力.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他的话更是一语道破了“疑”在教学中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文章的难点、要点,有意识地质疑,引导学生释疑突破,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一、质疑可激发学生兴趣,使文章难点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7.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对于疑和问,疑是条件,问是结果。因此,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  相似文献   

18.
要培养学生以疑释疑叶文兵教学过程可以说是学生不断地“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只有会“疑”才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去“质疑”、“释疑”,在疑问的过程中学得知识。要“生疑”首先要设疑。从教育心理学观点看,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点燃学生思维火...  相似文献   

19.
孔子曰:“疑,思之始,学之始。”有疑问才能产生认知的需要,才能产生积极的思维。质疑一般经过有疑一无疑一有疑的过程。要使学生有疑,教师就应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促使学生在问题中产生疑问并大胆质疑。经过质疑后,学生往往以为问题已经解决,便开始处于无疑状态。在此情况下,教师要抓住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和时  相似文献   

20.
武艳 《山东教育》2005,(7):44-44
(1)培养学生敢于发现、勇于质疑的精神和能力。真正成功的数学教学,不仅在于教会学生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教会他们如何独立地学习,独立地汲取知识。古人说得好:“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阅读教学则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