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关对皇帝的称谓不少,皇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始于建立秦王朝的嬴政,迄至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均沿用不废。那么,中国历史上究竟对皇帝有多少称谓呢?根据不同场合使用对皇帝的不同称谓大致可分三类:一类是自称;一类是臣称或民称;一类是书或诗文中称。首先是自称,人们熟知的有“朕”、“寡人”、“孤”等几种。其实这些本不是皇帝的自称,是后来逐渐转变成为皇帝自称的。先说“朕”,这本是贵贱并用的自称,象“我”、“余”等一样。《尔雅·释古》云:“朕,身也。”郭璞注曰:“上古贵贱皆自称朕。”这就是说,…  相似文献   

2.
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或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过程中,常常见到对古代帝王在史书的记载上,在课本中,在年表里,有各种不同的称谓。如有的称“××帝”;有的称“××祖”、“××宗”,有的又直称其年号等等。为什么有这些不同的称谓呢?它是怎样来的?有什么内容含义?弄清这些称谓的来源和区别,对我们学习或讲授中国古代史,是会有帮助的。本文就其不同称谓谈谈我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社会关系称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章介绍了当代中国社会关系称谓及其发展变化的轨迹和原因,按照社会关系称谓的语义语用范畴进行了分类论述,把它们分为:一、泛称社会关系称谓;二、借称社会关系称谓;三、职务职业社会关系称渭;四、俗称社会关系称谓。章认为社会关系称谓的变化能迅速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化的发展情况和社会集团心理状态的变化,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4.
正一.姓名及称谓方面的禁忌语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有关姓名和称谓方面的禁忌语,内容丰富且历史悠久。古代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看重等级制度,"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思想根深蒂固。皇帝是神权的象征,具有最高统治者的地位,普通百姓绝不能直呼皇帝的名字,在起名时要避开和君王姓名相同写法或读音相同的字。如秦始皇又名嬴政,故在秦代称"正月"为"端月",以表示对皇上崇高地位的尊重。在中国家庭中,晚辈如果直呼长辈  相似文献   

5.
皇帝在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所谓皇帝的特殊人格,乃指为维护皇帝的绝对权威和地位而赋予皇帝的特殊封建政治文化内涵。特殊称谓“皇帝”为正式官称,在各种不同场合有不同称谓,其名称之多不下十余个。“天子”,《太平御览·皇王部》引《易纬》记:“天子者,继天治物,改正一统,各得其宜,父天母地,  相似文献   

6.
古人有个习惯,常在称谓前面加上一些特别的字,以区别对象的不同情况和身份,常用的有以下一些字:加"先"表示已故,如称已故的皇帝为"先帝",已故的父亲为"先君"或"先考",已故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等。  相似文献   

7.
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开国皇帝赵光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祭。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贬褒之意。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  相似文献   

8.
方言的亲属称谓反映了方言词汇的面貌与特点。年龄的长和幼是亲属称谓的一项区别性语义特征。同类亲属有的区分长幼而使用不同的称谓,有的不分长幼而使用同一称谓。赣东北的铅山话、广丰话、婺源话、合石话、铜山话五处方言中亲属称谓的长幼分称和长幼合称具有与普通话或相同或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汉语称谓语的语用功能与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际过程中使用的称谓语,除表示对交际对象的直接称呼或他称称谓外,还往往蕴含着亲呢、警告、威胁、戏谐或讽刺等言外之意,或表示尊敬、提出请求、传达喜恶等话中之情。因此,称谓语的翻译必须准确反映被称谓者的身份,表达称谓者的情感,传达称谓者的语气和原语称谓的语体风格。  相似文献   

10.
鄂东北方言关于父母的称谓尤其是关于母亲的称谓是艰复杂的。本文介绍了各种称谓的使用范围,特别是对主要称谓诈了辛证,认为鄂东北方言中此赛称谓很有特色:古夸称谓并存而以保存古“楚人”、“江东”等的称谓为突出特点,纷繁的称谓有着与明代以前的行政区划基本一致的使用地域的差异、使用者年龄的差异,面称引称兼用与只诈引称的差异以及构成要素的文白读差异。  相似文献   

11.
鄂东北方言关于父母的称谓尤其是关于母亲的称谓是很复杂的。本文介绍了各种称谓的使用范围,特别是对主要称谓作了考证,认为鄂东北方言中此类称谓很有特色:古今称谓并存而以保存古“楚人”、“江东”等的称谓为突出特点,纷繁的称谓有着与明代以前的行政区划基本一致的使用地域的差异、使用者年龄的差异、面称引称兼用与只作引称的差异以及构成要素的文白读差异。  相似文献   

12.
关于军事变革的称谓,作者认为称军事转型更科学;复杂性科学对新军事转型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掌握高新技术、提供基本概念、培育信息意识和建立系统思维四个方面;科学转型与军事转型是相互促进的;中国也在经历新军事转型。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中经常会涉及到古人的称谓问题,这些称谓,或者与籍贯有关,或者与谥号有关,或者与官名有关,或者与自号有关,等等,不一而足,但由于零散琐碎,杂乱无章,不容易使人形成系统的认识,也不便于记忆。然而,在近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却又常常会遇到对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核,其中就包括古人的称谓。因此,为便于大家学习和记忆,特将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称谓辑录如下,以兹参考,并期望能给各位学子带来良好收益。“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  相似文献   

14.
异称是一种常见的辞格。顾名思义,异称是指对同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不同的称谓或称说。请看九年制义务教材初中《语文》上的例子。  相似文献   

15.
英语中称谓语除表示对交际对象的直接称呼或他称称谓外,还隐含着丰富的言外之意的感情色彩,本文试从五个方面分析英语称谓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时代的重要特点,就是君主专断一切,皇帝既利用国家暴力机器大造皇帝至上的舆论,对人民进行威慑。与皇帝有关的种种专门称谓,从侧面反映出专制主义的淫威在古人思维和心理上的表现,本文对此试作一简要说明。一、皇帝专称是抻化皇权的手段对天崇拜是原始氏族时代的产物。战国末期,随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逐步形成,对天崇拜的观念也被帝王利用作为神化皇权的工具,一切与皇帝相关的事情都与“天”发生了联系:臣民朝拜皇帝叫作“朝天”皇帝的容貌叫“天颜”,他的内心意愿叫“天心”、“天意”,其听闻叫“天听”,皇  相似文献   

17.
山长五代时,学生尊称教师为“长”。西宾古人席地而坐以西为尊,是安教师的席位。故尊称教师为宾”。司业古代主管音乐兼教国子的人称业”。祭酒汉代有称博士为“祭酒”,现相于国立大学教授。学政到太学当教师后,才能称“学政先生古时称私塾教师为“先生”。教习明代对翰林、进士的老师的尊称。老师宋、元时对小学教师的称谓。训导明清时主掌教育生员的副职称谓。教谕宋代指京师小学或武学中的教师。讲师古时对经学武学教师的称谓。助教协助教授的教师。教授高等学府中职别最高的教师。我国古今教师称谓$肥城市王瓜店镇史志办@田文鑫  相似文献   

18.
有的老师在讲授先秦作品时,喜欢把当时的最高统治者称之谓“皇帝”。如“皇帝把屈原流放了”、“皇帝赐某某自杀”等,我认为这种讲授是欠妥的。因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在春秋以后、秦帝国建立以前,大都称为“王”;“皇帝”这个称谓是随秦帝国的建立而出现的。  相似文献   

19.
称皇帝的女儿为“公主”,源于西周。当时,有一种礼仪:天子的女儿下嫁于诸侯,是不能由至尊的天子来主持婚礼的,必须由和天子同姓的“公”来主持婚礼,因而天子之女被称为“公主”。到了秦汉时期,全国实现统一,国内已不存在诸侯割据的局面,并实行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建立了郡县。天子的女儿出嫁,改由三公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主持婚礼。天子之女仍然被称为“公主” (后来这个称谓一直沿用到清朝 )。在汉朝,皇帝之女被称为“公主”,而皇帝的姊妹被称为“长公主”。诸侯之女出嫁,王女或宗室之女下嫁,也有被称为“公主”的…  相似文献   

20.
<全唐文>所录陆贽的文章有146篇,主要为两大类:一类是代皇帝所撰的制、诏、敕、德音、册文等;另一类是献给皇帝或欲献给皇帝的状.这些实用性文章富于文采,颇具感染力,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旨在分析其制、状文章的创作技巧,从而揭示其实用性文体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