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学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科学传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认为从科学实践哲学的角度看,科学是源于实验室的地方性知识。科学知识就是福柯意义上具有塑造场景作用的权力关系。科学传播本质上是实验室的权力关系对整个社会的标准化重构,同时又是社会对科学知识与权力关系的“去标准化”反向重构。科学传播具有政治学维度。  相似文献   

2.
作为地方性知识的一种,民族医药知识具有自我积累与发展的内在机制,其知识禀赋的独特性、逻辑结构的自洽性、调节机制的自适应性使其成为不同于现代西方医学的另类知识体系.民族医药的生命力归根结蒂在于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科学实践哲学在本质上是语境主义的;科学实践哲学与提倡语境性的观点和立场不谋而合。那么,科学实践哲学在哪些方面是提倡语境主义的呢?我们以为,地方性知识的观点与语境主义高度一致;科学知识的索引性也强调语境解释的不可祛除性,这些都是科学实践哲学与语境主义高度关联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正在受到越来越强大的规制。权力与资本的联合,正在改变当前互联网的架构。对互联网进行一定程度与性质的规制是应该的,但是超越了自由和危害到人本身的基本权利则是有危害的。危险的不仅是互联网本身,危险更存在于人们对此影响是否会侵蚀自由、民主毫无认识,或者自动地把对于自由的认识交付他人,把自由拱手让给他人。在此,偏颇的科学教育充当了帮凶。本文运用科学实践哲学通过两个案例对于这种危害和科学教育的偏颇做了论证。  相似文献   

5.
2014年8月,"两花之争"问题成为了学术与公众舆论的焦点。通过追踪国家药典委鉴定金银花的行动者网络的形成过程,我们发现国家药典委做出这一分类结论的依据是最终的实验报告,其程序化的方法论基础并不充分。因为实验室活动具有情境性,如社会的干预、实验者技能与信誉、现代科技与地方性知识与利益的冲突,都介入了实验或检验过程。因此,要保证其"两花分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国家药典委就应该介入整个实验或检验的过程管理与监督,引入第三方独立的检验机构。  相似文献   

6.
对身体的现象学概念及其如何影响认知实践的阐明,可对持反表征主义的认知实践作具身解释。科学实践哲学放弃对必然性的追求,而在实践境况和冲撞纲领中寻求规范性的权威和约束力量。在物质与人类诸力量要素的阻抗和适应中,科学实践哲学视野下的认识论、本体论和历史观均呈现出后人类主义特征。同时也对它们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7.
杜威的哲学改造是对科学发展的时代精神的反响。他主张利用现代科学方法和结论来改造传统形而上学,以消解传统哲学的一切二元对立,实现科学与哲学的结盟。改造后的哲学必须象科学一样回归人的日常生活,成为联接科学与人们行动方式之间的"联络官",成为帮助人们应对和处理社会问题的工具和方法。以科学改造哲学、推动科学与人文融合,杜威的哲学改造对于正确理解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促进科学与人文的交流互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学理解的境况性规范是科学实践哲学的核心论题,阐释了实践境况与科学理解规范性的内在关联,指出境况性科学理解规范的研究内容;分别从物质性维度、时间性维度、话语维度以及权力维度解析作为实践现象整体的科学实践境况,同时揭示了不同实践境况维度对于科学理解的规范涵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历史为线索揭示了科学哲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即兴起、繁荣、衰落 ,并认为当前科学哲学运动处于低潮是不争的事实。为了重振科学哲学这一传统学科的昔日雄风 ,实现科学哲学研究的转向迫在眉睫 ,而科学与人文的统一是其复兴的关键与正确出路。  相似文献   

10.
近来一些人就科学观、科学主义等问题展开了带有火药味的争论。本文不想过多地卷入这场争论,而是力图在对科学主义兴衰的历史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科学和科学主义进行评价,强调指出要树立一个完整的、辩证的科学观。  相似文献   

11.
现代创新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马克思科学哲学的存在性问题、特征性问题、应用性问题的研究、阐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能够对创新理论研究进行理论支持这一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2.
13.
试论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存、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三个特征各异的演化阶段。在经历了生存和发展阶段的多种矛盾与失衡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模式和最终抉择。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在可持续发展阶段须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量供需均衡、结构关联协同和区域发展协调,以促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对我国科学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们在新时代认识科学技术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视角。科学包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协同进化及其生态化发展取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支撑力量。同时,科学发展观也用于克服我国科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西藏高校科学发展观“三进”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霜 《西藏科技》2009,(11):34-36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推动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下简称“三进”),对于提升西藏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整合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拓展学习实践载体三个维度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三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应将“发展”定义为正向因素和反向因素交互作用的矛盾统一体。注意研究阻碍、破坏发展的各种宏观、中观和微观因素,要持之以恒地进行发展防守的制度性安排,进行科学的“发展防守思维”训练,建立常备不懈的防控机制。以问题集群为目标指向,不断优化发展防守结构。鼓励不同层次的主体在尽显差异性的比较开阔的平台上对阻碍发展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使“新二元发展结构”在结构上完整,在运转中优势互补、科学高效,成为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强大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17.
李磊  周琳 《科学学研究》2003,21(2):117-121
“科技进步”不仅表现为成果的积累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导致自身性质的变化 ,科技也不例外 ,我们对科技的一般的看法应该有相应的更新。本文考察了科技活动由个人的、认识论型的活动变成国家的、生产力型的活动的过程 ,并从这种变化中引出新科技观的探讨 ,对现代科技的性质 ,特别是它的多重主体性、宏观协同性等方面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19.
周娜 《西藏科技》2009,(6):31-32,37
新的历史时期,科学发展观为高校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西藏高等学校要发展,必须立足西藏区情,把发展作为促进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