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宁 《华章》2012,(35)
司马迁的历史观是循环论与变化发展观的二元统一.在司马迁看来,历史发展的外在形态是循环的,而每一个循环阶段又是变化发展的.这一思想的形成是受《周易》、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以及董仲舒的三统循环论综合影响的结果.五德终始说与三统循环论作为汉王朝为自身立法的理论依据,已成为汉人的思维模式,司马迁借用了这两种思想的现成模式构建了自己的循环理论.《周易》给司马迁提供了通变思想,“变”的眼光成了司马迁解读历史的武器.司马迁着重关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变”,并试图通过对“变”的过程、“变”条件以及各种“变”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的考察来达到“通古今之变”的目的,于是又形成了其历史循环论大框架下的变化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穷则思变     
穷则思变此语见于《周易·系辞下》(卷四)。原文如下:“神农氏没(死了),黄帝,尧,舜氏作(兴起),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事物潜移默化),使民宜之(使人民使用器物方便)。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长久)。”相传炎帝发明耒(lei)耜(Si)做农...  相似文献   

3.
易学是司马迁史学的哲学基础,是《史记》思想的核心。清人最早注意到《史记》与《周易》的关系。近代学者刘师培是这一研究问题的发端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史记》与《周易》的关系问题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并出现了一些论文,论文从易学的角度,对司马迁的历史观、世界观、哲学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主要涉及司马迁通《周易》、《史记》论《周易》和《周易》对《史记》的影响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易与天地准"的历史思维是司马迁史学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周易》方面的原因,一是司马迁方面的原因。《周易》自身的属性与它在秦汉时期的地位使《周易》思想成为司马迁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司马迁的家学渊源与易学流派等是司马迁形成"易与天地准"历史思维的重要前提。"易与天地准"历史思维主要表现为对《周易》原文与易理的引用。  相似文献   

5.
民本思想是《周易》政治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周易》之民本思想有其独特之处,即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来表达其民本主张,同时,与先秦其他典籍相比,其内容也有创新之处。《周易》的民本思想主要包括亲民之道、观民施治、容民保民、爱民劝民等内容。《周易》民本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于当今的政治文明建设也具有非常有益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思想是司马迁历史理论的核心内容,深入考察这一思想的形成,不仅对全面理解司马迁的思想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澄清某些疑难问题也有裨益,这是司马迁和《史记》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周洁  邬文睿 《新读写》2010,(4):37-37
成语“穷则思变”出自《周易》:“穷则变,变则通。”意思是说,事物到了尽头,就要设法改变,一改就通达了。而我却想,只有“穷”之后才能“变”吗?“非穷”时为什么不能变,进而使之“通”呢?  相似文献   

8.
《周易》之中 ,有《损》《益》两卦 ,在古代备受推崇。在古人看来 ,《损》《益》两卦充分体现了“变通趋时”、“与时偕行”的观念 ,是对《周易》“时”观的高度概括 ;它体现了“损上益下”、“以上下下”的为君之道 ,以及君子的全身之道 ,凝结着儒家改过迁善、提高精神境界的价值追求 ;更为突出的是 ,它还集中体现了天地之道和《周易》学说的基本特征 ,《损》《益》之道也就是《易传》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 ,由此 ,“足以观天地之变” ,“足以观得失”。正因为如此 ,古人青睐《损》《益》两卦 ,高扬《损》《益》之道 ,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9.
《周易内传·发例》为王夫之晚年老成圆熟之作。在《发例》中,王夫之不仅精炼地陈述了他对《周易》长期研究的成果,而且批判了历代解释《周易》的各个流派,纲领性地总结了近三千年的易学研究史。一、关于先秦易学。对周易起源,王夫之提出四圣作易。他说:“伏羲氏始画卦,而天人之理尽在其中矣。上古简朴,未遑明著其所以然者以诏天下后世。幸筮氏犹传其所画之象而未之乱。文王起于数千年之后,以不显亦临无射亦保之心得,即卦象而体之,乃系之彖辞以发明卦象得失吉凶之所由。周公又即文王之彖,达其变于爻,以研时位之几  相似文献   

10.
《周易》是对中国文化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典籍,也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史学。从先秦到清末,历代史学大家都学习、研究《周易》,他们观察历史变动、思考现实斗争的方法,也大都得益于《周易》。《周易》对传统史学的影响,是一个大问题,需要做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仅就《周易》与司马迁史学思想的相互联系做一初步探讨,以期能通过这一探讨加深对司马迁史学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钟淑凤 《文教资料》2011,(15):104-105
司马迁的《史记》与班固的《汉书》这两部历史巨著,前者追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冲破儒学思想的束缚,抨击暴君酷吏的丑恶;后者则力求“纵其行事,旁贯五经,上下洽通”,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治安良策,巩固维护专制统治。虽然二书均为纪传体,且《汉书》在《史记》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但就它们的史学思想而言,马班之异是十分明显的。从现代的角度而言.我们不得不说.班固的思想水平比不上那位先他一百多年的前辈。  相似文献   

12.
国字谈     
《新修康熙字典》除收有国字的古文字“口、囶、圀、(或土)、/n”之外,还收有国字的两个俗字“囯”与“囻”,1936年版的《辞海》也收有国字的两个俗字“囯”与“囻”。“(口氏)”与“囻”实系一字。一是《新修康熙字典》、《辞典》这两部辞书对这两个字所注明出处均为《龙龛手(钅监)》。(“囯”字出处亦相同均为《正字通》)二是“氏”即为“民”之姓氏。《辞海》第750页作了“姓之支系,所以别子孙之所出也”的说明,又在“氏族”条目下作了“天子赐姓命氏,诸侯命族,姓者所以系统百世使不别,氏者所以别子孙所出,族者氏之别名也”的解释。所谓赐  相似文献   

13.
《文心雕龙》"通变"论并非《周易》"通变"论在文论中的直接运用。在《周易》"通变"论中,"变"是天然合理的,"变"是"通"的条件,"通"是"变"的结果。但在刘勰看来,南朝以来的文学"新变"产生了太多的"爱奇"之风、"浮诡"之言和"淫丽"之辞,导致了"文体解散"的严重弊端,使文章之"变"成为需要反思和批判的现象。由此造成了刘勰文学"通变"论的独特思路和特殊内涵:其论述重点不是提倡和推动文章之"变",而是强调通过对源于经典的"有常之体"的"相因"来规范文章之"变",以克服"新变"之弊;其所说的"通"也主要不是指向文章之"变"的结果,而是指向文章之"变"的前提,即对传统"有常之体"的"会通"。刘勰将传统"通变"论置入《文心雕龙》"以正驭奇、以常驭变"的整体论文思路,创造性地重建了"通变"概念的意义结构和具体内涵,从而将《周易》"变而通之"意义上的一般"通变"论,转换成了《文心雕龙·通变》篇"会通—适变"意义上的文学"通变"论。  相似文献   

14.
《周易》是深富美学韵味的,它崇尚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阳刚之美。它是生命力奔涌向前、坚不可摧的力量,它是不屈不挠、愈挫愈勇的斗志,它洋溢着人格的伟大力量。《周易》的“阳刚之美”不是僵固的,它更是一种“革新”之美,变通之美。  相似文献   

15.
《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它对史传文学的影响是深刻的。而司马迁的《史记》也正是在《诗经》的滋养中,成就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治史思想。《史记》对于《诗经》内容的化用,对《诗经》“微言大义”的发展,以及阐述司马迁记史观念,都体现了“借天道说人事”这一非因果论的天命观及其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周易》第一次见于典籍是在《左传》庄公二十二年的“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因此被认为卜筮之书。《汉书·艺文志》说:“及秦燔书,而易为筮卜之事,传者不绝。”但“十翼”的《系辞上传》却说:“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只以占筮为《周易》作用的一小部分。《论语·子路》:“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己矣。”《庄子·天下》:“易以道阴阳。”则都是将《周易》看作哲理书。《荀子·大略》:“善为易者不占。”更认为用《周易》占筮是不懂得《周易》了。  相似文献   

17.
司马迁对《周易》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认识,在其眼中,《周易》是圣人所作之书;它主要讨论天地、阴阳、四时、五行这些问题;它长于谈变化的道理;它的卜筮之术是神奇而灵验的;它依据普遍的思想原理推出人们具体实践所应遵循的规律和准则。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动因是多方面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创作《史记》的终极目的,也是一个重要的创作动因。如果作进一步的考察,我们发现司马迁创作《史记》的直接动因是为了“事亲”、“事君”、“立身”而“以显父母”、扬名天下。本文试从司马迁“事亲”、“事君”、“立身”三方面来谈论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动因。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宣称他写作《史记》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而他的法律思想就是“一家之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仅就这个问题谈些看法。不妥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一、司马迁对先秦法家的看法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说: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司马迁对先秦法家的看法与其父基本一致,但能从发展、变化和进步的历史观出发,对法家的改革予以充分的肯定。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20.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在历史叙述中既坚持秉笔直书的客观精神,如实记叙了黄帝到汉武帝时期三千年朝代兴亡的历史事迹,又体现着鲜明的主体意识,使《史记》成为汉武帝时期思想界儒学天命化、王道神学化特征的重要实证。司马迁跟随孔安国、董仲舒学过《尚书》《春秋》,曾被丞相公孙弘征为五经博士弟子。在武帝“独尊儒术”的时代氛围下,儒家仁政思想及其天人感应的思维方式在其精神世界中占主导地位。承载着父亲(司马谈)的嘱托,背负着宫刑的屈辱,司马迁以孔子的《春秋》为榜样撰写《史记》,力图在古今之变的描写中寓含褒贬,总结“成败兴坏之理”,揭示仁政是符合天意、得到神佑的“王道”,使“通古今之变”与“究天人之际”达到了完美结合;同时他开拓了纪传与书表互补共生的写作体例,奠定了《史记》“成一家之言”的地位,为后来官史修史所效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