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月槐花香","五一"节过后,校园的几棵大槐树就开花了。一进校门,槐香扑鼻而来,深深吸一口,一直渗透到人的五脏六腑,这是一种让人激动、兴奋的舒适。这些日子,整个校园便都浸在香海之中了。这学期教材中有写植物的作文,理所当然该写写校园的大槐树,否则就枉费了这几株可人的大槐树了。于是,我给学生布置了家庭作业——《校园的大槐树》。第二天,收上日记本一看,我大失所望。按说大槐树的确是这几天孩子们关注的焦点,大家那么喜欢大槐树,为什么写出的作文却干巴巴的呢?  相似文献   

2.
每天吃过晚饭,村里的人照例三三两两信步而来,围坐在这棵大槐树下说天气,传消息,叙家常。今天傍晚,人们又聚到了一起,唯独缺了“快嘴嫂”。正当众人疑惑之际,远处传来了“乡亲们,乡亲们!”的叫喊声。哦,原来是“快嘴嫂”!  相似文献   

3.
大槐树     
校园里有一棵高大的丁刺槐.请你展开想象,看图写句子,尽量用上下面的词语。  相似文献   

4.
一个夏日的午后,太阳不眨眼地注视着大地,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正在大槐树下认真地上课呢!听!大象老师给小动物们出了这样一道题:鹿阿姨打完一份文件需要2小时,兔阿姨打完这份文件需要3小时,如果鹿阿姨和兔阿姨两人合作,打完这份文件需要多少小时?快嘴燕子随口说道:“要2.5小时,(2 3)÷2=2.5(小时)。”细心的小猪慧慧持反对意见:“不对,不对,鹿阿姨一个人  相似文献   

5.
段友文 《新读写》2012,(7):107-108
明代以来的数百年间,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相似文献   

6.
陈模  慢慢 《红蜻蜓》2024,(14):22-23
<正>茂密的森林里,有一棵大槐树,整天耷拉着脑袋,唉声叹气,他的枝叶也渐渐枯黄了。老松树问道:“大槐树,你哪儿不舒服啊?”大槐树说:“我浑身没有劲儿,树干也疼!”老松树说他病了,建议他请森林医生啄木鸟来给他治病。水曲柳说:“别请他,他只会在咱们身上凿窟窿,上回他给我看病,差点儿疼死我啦!”杨树、柳树都赞成老松树的意见,他们把啄木鸟请来了。  相似文献   

7.
8.
<正>老家的院子里有一棵大槐树,在我的记忆里它永远都是枝繁叶茂的。每到春天,槐树抖落了一身风雪,开始慢慢长出嫩绿的叶子。粗壮的树根撑得地面隆起,那里有两个蚂蚁洞,我经常拿一截树枝,放在蚂蚁洞旁边。只要过那么一小会  相似文献   

9.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位于洪洞县古槐北路公园街,是闻名海外的明代迁民遗址,东靠南同蒲铁路与霍侯一级路,南临309国道,西临汾河  相似文献   

10.
在这个名叫闫白芷的小山村的村口,立着一棵几人合抱不过来的大槐树,村里上年纪的人说,这棵树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以前,就在树的对面,有过私塾,有过古老的读书声。走过那棵大槐树,就是闫保堂老师的家了。推开斑驳的木门,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盖的石头房子。进到屋里,漆黑一片,十几平米的屋子内,只有一个簸箕大小的窗户,光线几乎射不进来,  相似文献   

11.
《红蜻蜓》2013,(Z2)
<正>小时候住在一个大院里。其实院子不算大,只有3排平房和两栋两层小楼。不大的院子里却有十来棵又高又粗的大槐( huái)树。我那时候七八岁吧,反正我一抱抱不过来。春天的时候,槐树会开出白色小花,槐花有着淡淡的清香,我们摘满一小篮子拎回家,妈妈把槐花和在面粉里摊(tān)成饼子,吃起来很香;还有一种更高级的做法,用槐花炒鸡  相似文献   

12.
宋小丹 《海外英语》2020,(6):50-51,60
该研究在对洪洞大槐树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以生态翻译学理论的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原则分析景点牌示上的14个剧情简介的翻译,以使译文尽可能被读者接受和认可,从而改善译文,更好地展现和传播地方特色文化,为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洪洞县广济寺的大槐树,历尽沧桑,至今已有数百年。如今,这颗大槐树已成为许多人“寻根问祖”的标志物。“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这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民谣并非虚妄,而是我国明初大移民的真实事件。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学校的操场中央,长着一棵高大挺拔的大槐树。夏天,他穿着一件绿色的衣服,令人赏心悦目。冬天,大槐树披着一件银白色的大棉袄,十分迷人。不论严寒,还是酷暑,大槐树都站在那里,与我们做伴,给我们带来欢乐。  相似文献   

15.
闻名全国的迁民遗址——古大槐树,在山西洪洞县城北。原古槐明初枯死被狂风吹折,第二代虽枯萎但仍傲然挺立,第三代古槐,在阳光雨露的沐浴下,已高十余米,枝壮叶茂,顽强向上,以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时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民谣的广泛流传,深刻地反映了元末明初洪洞古大槐树处迁民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洪洞古大槐树处移民分布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据史书记载,移民分布情况: 元末明初洪洞古大槐树处迁民历时一百二十余年,《明实录》、《明史》、《文献通考》、《日知录之余》等文献记载其分布共十七处: 1、分布安徽省:  相似文献   

17.
现实题材的歌剧《马向阳下乡记》以农科院助理马向阳下乡担任"第一书记"扶贫济困的故事作为主线,聚焦于精准扶贫中的现实问题,真实生动且带有喜剧性的再现了扶贫路上点点滴滴的动人往事。通过"一颗大槐树""一份乡愁""一把金种子"将人民与土地、家乡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剧情主脑贯穿始终,戏剧线索多层交织,剧情矛盾起承跌宕,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层层说明。地域特色鲜明的民族唱法与生动准确的舞蹈语言浑然天成,使整部歌剧屡现新意。本文将通过解读该剧的戏剧结构,分析该剧艺术创作手法,为借鉴其宝贵经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槐树移民"是中国移民史上一次重要的移民活动,是明王朝建立初年大力推行和奖励屯田垦荒政策的直接表现;山西是明初移民的主要迁出地,但移民并不是只移大槐树下的洪洞县人,而是将山西各个地方的人都集中在这里,然后再迁往全国各地;"大槐树移民"有利于明初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在我国人口史和社会发展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2016年11月21日,史家小学二年级部伙伴校园举行《大槐树小伙伴》新书发布会。该书将二年级的典型活动和特色课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每一章节后留有可供记录的地方,同学们可以在参与活动后或写或画,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可以与结识的新伙伴共同写下对小伙伴校园的期待与热爱;还可以请老师或家长一起参与;将每年二年级毕业时学校送给同学的合影照片粘贴好,记录下二年级一年的美好回忆。  相似文献   

20.
洪洞大槐树移民说,是民国初年景大启根据民间传闻提出的。其说的基本点是说大槐树是明代迁民处,明政府在此设局驻员,办理山西民外迁各项手续,编排队伍,分发派遣,并且按照这一思路,重修了古大槐树遗址,创立碑碣,又两次组织人撰稿,编印著述,以广其传。然而,就所提供的材料来看,广泛占有材料,求实存真,依然是大槐树移民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