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书本、教材能够"打包"知识的代号与文字,却难以"打包"知识的本身与意义。教学活动的职能是打碎书本对知识的"包装",将之打回到依托人的生活情境而存在的原始经验状态,再将之交由学习者个体去自由"重新打包"。在经验论视野中,教学过程由六大环节构成,即角色展演—环境塑造—问题提出—活动卷入—经验建构—知识生成。师生角色扮演是构筑教学场域的前提条件,创设、利用、塑造环境是提高学习者对知识的"吸收力"的选择,在教学环境情境中发现问题是教学活动"活"起来的关键激素,学习者亲历教学环境、卷入教学活动是促使其生活经验改组与刷新的机制,建构、重组生活经验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知识生成是链接学习者的情境、经验与认知的重要链环。  相似文献   

2.
课堂生成性决策是教师灵活利用课堂互动过程中激发的课程资源,对教学内容、方法、原则和策略等所作的有意识、有计划的判断、预测和选择过程。生成性决策具有即时性、不确定性、冲突性和创造性等特征。当前教师经验决策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经壁决策的狭隘和片面性、教师经验,决策的主观随意和个体封闭.性。要提高基于经验的生成性决策的有效性,需要及时将教学经验提升为实践智慧和教学机智,使个体生成决策与集体合作决策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生成学习”理论具有强调学习者的先前经验、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学习者的主体性等特点。在成人教育教学中运用生成学习,有利于联系成人学员的生活、提升成人学员的学习动机、发挥成人学员的主体性。“生成学习”视野下的成人教育教学策略包括更新教育观念、选择贴近成人生活的内容、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帮助成人学员正确归因、教授适当的生成策略等。  相似文献   

4.
教学是知识创新和生成的过程,对于高中历史学科而言,注重生成性教学亦很重要,注重生成性集中反映了新课程教学理念,更是促进学生个体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学科体现人文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互动生成性”数学教学,是指在数学课堂环境中以教师教学或学生学习经验以及各自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内心需求为核心,以互动为活动方式,以学习内容探究的动态生成为特征,在师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适当地选择学与教的目标、内容与方式,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以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和创新潜能开发为宗旨的教学形态。现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几  相似文献   

6.
郭元祥 《早期教育》2006,(2):I0002-I0002
“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意蕴就在于彰显教学的生成性,突显教学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但“回归”的本质不是机械地、简单地回到生活细节、生活事件、生活经验甚至整个日常生活,更不是抛弃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7.
初中化学高效教学是指以最小的教学投入换取最大的教学产出,开发学生的化学探究潜能和创新潜质。"生本立场"下的初中化学高效教学主要体现为生活性高效教学、生成性高效教学、生态性高效教学,让学生将"生活化学"提升为"科学化学",进而实现对学生化学经验的丰富、发展和改造。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情境化教学组织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境化教学强调教学既要回复知识与个体经验的逻辑联系,又要回复知识与其生活情境的实然联系,将教学与学习者的经验情境和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情境化教学组织旨在以二境来体现和演绎教学主题,它以融合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教与学为目的,致力于让学生在焕发生命活力的学习场中由疑生惑,从无序走向有序,生成产品,最终养成学生的六性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生成性教学是针对传统教学观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观,“生命”与“美”在生成性教学中得以凸显,生成中的生命需要美,生成中的生命需要生成性教学,我们关爱生命就要用美来引导生成性教学。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课堂十分重视生成性教学,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注重生成的课堂才有生命的活力,个性的飞扬。要使语文教学设计适应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生成,着力于预设。在预设"生成点"时,充分考虑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能使语文课堂生成更多精彩。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的重要阶段。文章选取了教育实习这一关键场景中的个案进行研究,以叙事的方式分析了其实践性知识的生成。研究发现,师范生教学意象的形成主要源于家庭生活经历、中学受教经历、大学师范教育及自我反思和对理想教学的期待,而并非产生于教育实习中;教学情境的不同导致了教学方法的转变。研究建议,要重视师范生生活史中教育知识、信念的揭示;个体经验透过自我反思有助于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生成。  相似文献   

12.
个人知识的生成与教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广义知识观来看,教育实质上就是个人知识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个体与环境发生着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个体化的经验,对这些经验进行表达并在与他人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达到“客观性”,以此不断丰富人类的认识成果;另一方面,个体也通过从人类知识成果中获取知识,从而纳入个人知识的结构之中。这样,个人知识处于动态生成之中,教育正是在个人与环境、与他人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生成个人知识的过程,个人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其价值也得以凸显。重视个人知识,对于当前学校中的课堂教学、班级组织建设以及学校组织的建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儿童习作题材单一、内容空洞、情感浅白,是长期困扰小学作文教学的问题。影响儿童作文题材生成的受制因素大约可以分为:传统文化、应试教学和现实生活对儿童作文的影响:儿童生活体验中的率性与价值判断力的缺失;传统的平面式作文教学流弊作祟。儿童作文题材生成的策略至少有:小学作文儿童化、儿童作文交际化、作文教学生活化、习作选题情境化。  相似文献   

14.
Experience is an activity that arouses emotions and generates meanings based on vivid sensation and profound compreh ension. It is emotional, meaningful, and personal, playing a key role in the course of forming and developing one’s qualities. The psychological process of experience generation consists of such links as sensing things, arousing emotions, promoting comprehension and association, generating insights and meanings, and deepening emotional responses. Undergoing things personally by means of direct sensation, taking part in activities, and living lif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reconditions of experience generation. Emotional influence, situational edification, and arts edification are external factors that induce experience generation. Translated from Education Research and Experiment, 2002:2  相似文献   

15.
从存在主义思潮和法国"新浪潮"电影之间的精神渊源与承续关系入手,总结中国第六代电影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缺憾.第六代电影把当下世俗生活置于首位,关注个体的生存状态,集中于小人物的现实经验和内心世界,表现当代人生存处境的荒谬和人性的异化以及在困境中的挣扎、无奈,在歧途上的迷乱、失落.在艺术手法上,不再遵循线性因果关系的叙事原则,而是接近生活原貌的非情节性叙事.通过物象和叙事的双重仿真形成冷峻、客观纪实的影像风格.  相似文献   

16.
论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预设与生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新课程课堂教学呼唤高水平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生命化教学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样态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生命化教学所追求的是人的生命的完整,即人格心灵的完整、个性的发展和情感的满足。生命化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个性张扬,同时使教师的职业生命活力得以焕发,师生生命在交往互动、共同经历中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具有生命的体验性、教学的交往互动性和生成性。在生命化教学中,以生活世界为根基,师生共同促使书本知识成为生成性的知识,师生形成健康的情感和人格,师生、生生之间多向和谐交往,师生生命共同经历成长。  相似文献   

18.
教师知识的来源、生成方式,决定了教师实践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是教师实践知识生成的基础;教师教学经验是教师实践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学反思、问题解决是促进教师实践知识生成的主要途径。澄清这四个方面的观点,一方面寄希于在教师实践知识研究领域能达成一定的话语共识,另一方面对教学实践中的教师实践知识的生成、更新也具有一定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Mathematicians use example generation to test and verify mathematical ideas; however, the processes through which undergraduates learn to productively generate examples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We engaged calculus students in a teaching experiment designed to develop skills in productively generating examples to learn novel concepts.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ree student case studies. These case studies are representative of our findings and serve to summarize the activities we found useful. They also serve as examples of various student experiences during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One student expressed a continued negative view to using example generation. Two increased in skills and experience and expressed positive changes in views.  相似文献   

20.
为教师有效开展策略教学,学生积极生成学习策略提供路径,就学习策略的生成收集了56份有效自传作品,并对26人做深入访谈。采用扎根理论编码技术及其QSR Nvivo7.0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自下而上地建构了学习策略生成的途径模型、影响因素模型、驱动力模型、学习策略生成的总模型。结果表明学习策略生成是多途径的,自发生成包括有意识试误和无意识的顿悟,反思是策略的无意识发现向有意识发现转换的重要条件;学习策略的生成受环境、个体、策略本身、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外在的驱力或内在的动力都能促进学习策略的生成,但当代大学生策略的生成以外部动力为主;学习策略的生成遵从效果律和便捷律,并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