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断乳”的问题在各高校大一新生中普遍存在.面对这一问题,文章从“心理适应”的概念出发,揭示开展大一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研究的价值,结合实际挖掘出影响新生心理适应高低的各种因素,继而从高校和学生两大方面提出促使新生心理适应水平提高的对策,以切实可行的方案推进高校大一新生融入大学环境.  相似文献   

2.
利用心理测量软件对辽东学院2010级新生进行UPI普查,辽东学院2010大一新生共有5229名新生,共有5021人参加了测量,实测率为96.02%,其中一类比例为18.35%,二类比例为17.42。研究结果表明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是环境适应,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者加强新生的心理疏导与调节,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3.
社会心理学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化,就成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人,便成为一个社会角色。角色是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和团体中占有的适当的位置。即社会地位和身份,以及被该社会和团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据此,我们把教师角色定义为:教师角色是指在学校中占有教师身份和地位并符合教师行为模式的个人。适应是指个人达到和环境保持和谐关系的过程和结果。适应良好的人对所处环境怀有满意和有效能的心理状态。这里,主要是指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认识所处环境,恰当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按照客观规律,圆满而  相似文献   

4.
国内“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适应”在心理学上一般指个体调整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使之与环境条件的要求相符合,这是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连续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就“适应”而言,包含了三个基本组成部分:(1)个体,这是“适应”的主体;(2)环境(情境),它与个体相互作用,不仅对个体提出了自然和社会的要求,而且也是个体实现自己需要的来源;其中人际关系是个体“适应”过程中环境(情境)的重要部分;(3)改变,这是“适应”的中心环节。现代意义上的“改变”不仅包括个体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而且也包括个体改变环境使之满足自己的需要,其目的是为了达到个体和环境的和谐。“适应  相似文献   

5.
正一新生适应期及开展新生适应教育的必要性新生适应是指初上大学的学生(入学到第一学期结束)在脱离原来熟悉的环境,进入大学新环境的变化过程中,根据新环境的要求,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与行为,顺利实现角色转换,达成与新环境的平衡的过程[1]。高校新生适应教育以入学开始为起点,以学生基本适应所处环境为终点一般需要1~3个月,个别学生需要一个学期甚至更长的时间[2]。大学新生由中学升入大学后,学习、生活环境等都发生了  相似文献   

6.
大一新生心理特点浅析与干预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了解大一新生的心理特点,为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和采取必要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对近两年通过新生座谈会、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大一新生主要存在学习和生活环境变化带来的心理适应不良、学习方式和方法变化带来的心理适应不良、生活方式变化带来的心理适应不良和人际交往变化带来的心理适应不良等心理特点.结论: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引导和教育学生学会适应、积极转变、加强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等是有效改善大一新生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大学新生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会出现心理不适应的问题。大学新生不适应的种种表现。针对大学新生出现的种种不适应问题,学生要及时转变心理预期,给自己准确定位,确定新的目标;高校也要高度重视,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教育和引导学生顺利渡过心理困惑期。  相似文献   

8.
大一刚刚开始的阶段,很多新生感到迷茫、困惑."90后"新生一方面对未来信心满满,一方面对父母存在依赖,很难真正的独立,适应新环境.如何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环境,把握好自己的大学生活,是我们每一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并全力以赴去积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一新生步入高校校园后,面临着新的学习生活.由于大学生自身和诸多客观方面的原因,他们有些人在心理上不适应新的环境.从大学新生入学心理的问题入手,分析其心理上产生不适应的表现及原因,加强班主任进行心理教育的方法,对促使新大学生的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心理失衡的原因东南大学曹忠才心理失衡是指一个人不能与其所处的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或无法使自己适应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心理偏差。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处在特定的环境中心理失衡呈上升的趋势,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一、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1.
大一新生适应不良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一新生中,适应不良成为首要而普遍的问题。本主要从学习、生活、心理三个方面分析了适应不良的表现,然后提出了解决大一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几个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是教育界频频论及的课题,各高校都逐步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对于刚入学的大一新生而言,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学习、全新的生活,而他们又缺乏必要的心理和思想准备。感到无所适从,精神压力甚太,从而产生种种不良情绪和心态。这些不良情绪和特殊心态严重影响着大学新生的起步和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要解决此现象需要老师积极引导,新生自己也要提高认识,调整自己,加强锻炼,做到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为此,大学思想教育工作者越须重视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井采取积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从高中到大学,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引发了大一新生的入学适应性问题.本文通过对水利类专业大一新生入学后各种不适应情况的总结和分析,从学校、家长、学生三个方面,寻求解决方法,以帮助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4.
刚步入大学的大一新生,面对环境和教育方式的改变,常常出现生活习惯、学习方法和人际交往等诸多的不适应,这严重困扰和影响着新生的学习和生活.解决大一新生适应性问题必须从高校和新生两方面抓起.作为高校,不仅要利用网络等载体创新入学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而且要发挥导师的指导和班助的朋辈引导作用,同时要强化对新生的教育管理.从新生自身来讲,要重新审视自我,确立奋斗目标,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全面学习;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5.
社会适应是指个体在独立处理生活与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达到其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的程度,即个体适应社会和环境的有效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心理基本健康的比例仅为82%,存在中等以上程度心理行为问题的由多至少次序是:自我控制、情绪状态、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评价、自我概念、人际关系和动机.这些现象表明:学生的社会适应问题已经到了亟待解决的紧迫时刻了.  相似文献   

16.
社会和谐离不开个体的和谐.个体身心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在社会发展和社会实践的进程中,工作者面对矛盾丛生的社会环境,必须有效地排除工作心理上的种种障碍和问题,始终保持身心的和谐,才能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创造身心和谐,首先要坚持自我心理的和谐,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才能保障具有和谐的工作环境;其次是人际交流的和谐,只有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做到人与人之间的无障碍沟通和交流,才能创造一种工作生活的和谐氛围,使"以人为本"的思想成为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17.
大学一年级是一个特殊阶段,由于学习、生活环境条件的变化、目标追求的提升、社会地位的变迁以及他人对自己看法的转变,使得大一新生的心理较高中阶段有了很大的改变,高校新生面临着各种心理问题与挑战。在这个过渡阶段,高校应根据大学新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开展适合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提高新生心理适应能力,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毕业生,健康的社会人,适应社会的人,有创造价值、创新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18.
进入一所新的高职学校,学生难免会产生种种的不适应,而好的入学教育能够让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对此,新生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开学典礼、班会和军训这些大而化之的方式上,更重要的是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个人最关心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营造和谐氛围,让新生尽快融入崭新环境;强化职业规划,让新生逐步重建人生理想;采用多种形式,让新生明确阶梯学习目标等三个呈层递关系的步骤,使高职新生能够快速、正确地迈好自己人生中进入社会前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9.
大学新生入学后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的新环境。通过对大一新生心理适应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的分析,旨在引起社会,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的高度重视。本文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对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对策,并对大学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生活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走过了黑色的七月,迈进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这些方面的变化使大学新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对大学新生来说,他们处在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面对新的环境和学习任务,首要问题是如何尽快去适应大学生活。本文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对新生入学后的不适应种种现象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消除大学新生入校后的种种不适应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