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范长江在《记者工作随想》一文中写道:“我们的报纸首先应该面向群众。一张报纸,在大政方针、路线原则上,不能离开党的领导,但具体的报道就要考虑群众的需要。报道不能仅仅考虑地方党委的反映,也要考虑群众的反映。报纸对领导负责和对群众负责是一致的,不是对立的。报纸办得好不好,需要群众来回答,群众喜欢或不喜欢,总是有道理的,要不然就没有个标准。”我们的报纸、  相似文献   

2.
试论当前“走转改”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穆青同志早在1989年《瞭望》周刊开办《中国人心态录》专栏时就曾谈及新闻工作走转改的问题,其中有三段话十分经典:我们一贯提倡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我们新闻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呼声。多年来,我们在新闻写作上养成了一些很不好的习惯:一是报道中抽象的概念和枯燥的数字太多太滥;二是客观报道形式运用得不纯熟,记者动辄自己站  相似文献   

3.
李大洪 《记者摇篮》2005,(4):20-20,28
不能不承认,我们的一些经济报道也确实也在反映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也确实在反映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生活问题。但是,我们的经济报道为什么又让读者感到枯燥无味,缺乏生活气息?原因很简单,是我们的记者把“根”扎错了地方。  相似文献   

4.
新闻内参是新闻单位为记者提供的一种特殊报道载体,用以向党委、政府反映情况,传递群众愿望、要求,在突出解决民生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式下,新闻单位和记者应发挥好新闻内参的监督与呼声作用。  相似文献   

5.
党报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群众的报纸,这是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一张党报力得好不好,应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爱看不爱看作为检验的标准。那么,党报如何才能贴近群众呢?近年来,我们仙桃日报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一、把群众关注的焦点作为报道的重点 报纸要贴近群众,首先是报道内容要贴近群众,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采取主动的态度,通过报道进行积极的引导。近年来,我们坚持定期研究,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确定报道的主导思想和记者采访的题目,组织策划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治理“三乱”(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民营经济发展、城区环境卫生整顿等问题的报道,有力地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去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定,但有的执法管理部门却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使得  相似文献   

6.
(二)对“难点”不能“绕道走”,要迎难而上——“难点”差不多都是群众最关心、最希望解决而又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记者如若回避它,那就会使我们的报道脱离群众。只有迎难而上,去研究,去反映它,我们的报道才能贴近群众。 不少记者都有这样体会,只有抓“难点”,记者的政策水平、业务能力才能提高得更快,比起那些一般性“中不溜”稿件更能锻炼人,更有利于培养记者。在抓“热点”时,记者难免会遇到这样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市长王昭铨和副市长陈邃衡很重视记者反映的情况,支持报纸对不正之风的批评。他们常说:我们工作头绪多,下面的情况不可能都知道,你们记者要多发挥耳目的作用,做好政府和群众的桥梁。又说:你们反映的情况确实,出的主意可行,我们就支持你们报道,甚至可以由政府作出决定,要下面执行。南京万里皮鞋厂长期以来在厅后街马路上  相似文献   

8.
努力拓展舆论监督的空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久之前,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领导对舆论监督工作分别作出了指示,强调在新的时期,要加强舆论监督报道,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应该说,这些指示对我们从事舆论监督一线工作的记者来说,像被注射了一剂强心剂,备受鼓舞,从中明显感觉到我们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进步,感觉到各级领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一支强有力的记者队伍在去年整风的第三阶段,山西日报编辑部会发动全体工作人员检查了领导,检查了几年来的报道工作.在检查中,大家一致认为几年来报纸的报道质量是在不断提高,但大家又不满意这种提高的速度,并检查出了报道工作中的不少缺点.这主要表现在报纸对各项工作的报道不够及时、准确、有力.形成这种缺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重要原因之一,则是缺乏一支强有力的记者队伍.几年来,一些观察能力较强,善于写作的琵者,几乎全部辑作了编辑或领导工作.省委和地方党委虽会下决心给配备了一批地方记者,这些同志也熟悉地方工作和当地群众的情况,但是不熟悉编采业务,常住下面,没有人带颔提高得不快,编辑部常常依靠不上;  相似文献   

10.
这几年来,我们的新闻改革抓短、快、多,在这方面确有改进。现在一些有时限的新闻,最先到现场的往往是电视台的记者,或者广播电台的记者。但是,社会上也有反映,认为广播、电视新闻份量不够,轻飘飘,人们看了、听了,印象不深,不满足。所以今后广播、电视新闻的改革要进一步深入,就得抓“四个度”:速度、广度、深度、高度。第一是速度。电磁波的速度是每秒三千万公里,在速度上没有别的传播工具可同它比拟了。这是广播、电视的优势。这就创造了一种条件,使我们广播、电视的新闻有可能跟新闻事件同步进行,可以做到“同步报道”、“现场直播”(即记者在现场直接作口头报道)。上海电台从1983年全运会起,许多报道都是在现场直播的。观众、听众认为这种报道很真实,使人如身临其境,感染力也特别强。比如,朱建华破跳高世界纪录,记者用报话机和转播车从现场向两台传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多年在地方工作的省台记者,多年的基层新闻工作实践使我感到,一名驻地记者的价值观还在于要时刻关心当地群众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来反映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疾苦和心声,要善于发现新闻.它不但是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应尽的职责,而且也是驻地记者提高业务水平、多出精品的一条途径。众所周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来自群众,又在过来指寻群众,接受群众实践的检验。新闻宣传如果脱离了群众,脱离了实际,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抓住群众最关心的疾苦问题,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是一名党的…  相似文献   

12.
如何把经济报道搞活,使之更有可读性,经过近两年来的实践,我们在这方面逐渐有了一些粗浅的体会。这就是经济报道必须与群众靠得近些,再近些。与群众近一些,就是经济报道要反映广大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凡对群众有利的事,坚  相似文献   

13.
目前新闻报道中存在的某些倾向确实值得关注。深入采访,客观报道,本该是记者的主要职责,记者理应多写些反映现实、发生在群众身边、群众关心关注的新鲜事儿。然而,有些记者特别是一些老记者,已习惯了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不肯再  相似文献   

14.
李莉 《记者摇篮》2009,(12):57-57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蓝鸿文先生,在他编写的教材里对记者的职责概括有三:采写新闻报道、反映情况(内参)、做群众工作(通讯员工作)。通过新闻实践,对记者特别是党报记者的工作有了更深的体会:在传播信息、提供观点、宣传政策之外,将不宜公开报道又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写成内参,上报政府及相关部门是党报记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15.
走群众路线今年,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大跃进中,出现了大搞群众运动的新局面.报纸须要迅速反映大跃进的形势,但人力感到不足,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只有走群众路线.我们感到,以往建立基点、现场采等办法,仍以编辑、记者为主体,还是群众做了事,由我们来写,而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只是依靠当地党委组戏通讯网,开展通讯工作.这种做法显然不能适应大搞群众运动的局面.报纸工作能不能大搞群众运动呢?通过半年多来的实践,我佣初步摸到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6.
凌晨 《中国广播》2006,(11):28-29
一十多年的工作实践让我对“记者”这两个字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我把她归纳为四句话: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宣传传播者,新闻的发现报道者,人民群众心愿呼声的反映传递者,历史事件的忠实记录者。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这是记者的天职,也是对记者政治素养的根本要求。具体讲就是要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准确、有效、及时地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传播,让人民群众理解、支持,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要做到这一点,记者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学习,要有宏观意识,大局观念,即使像我  相似文献   

17.
晨涛 《新闻记者》2000,(4):19-19
说到“三同”,人们并不陌生,就 是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三同”并非过时,而且还应让这种作风在新闻界发扬光大。这里,我想结合我自己和我们沧州晚报的实践体会谈谈这个问题。 我们党历来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与群众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呢?我说这里边没有窍门儿可言,“诀窍儿”只有一条,就是深入深入再深入,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去体察民情,只有这样才能为之代言。 我过去当一般记者时有个习惯,外出采访每到一地,先不急于找当…  相似文献   

18.
有人会问:"反映报道"是不是就是"连续报道"?这里,回答是或回答不是,都不容易说明白.我们可以这么表述:第一,"反映报道"的本义,应是在报道或披露某人某事某问题某现象之后,记者收集的社会各界对此的看法和意见.第二,在连续报道的"家庭成员"中,反映报道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写活经济报道,是新闻改革的一个方向,近几年来,我报记者发挥县报记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优勢,写出了一些较活的经济新闻,其中三篇在全市、全省新闻评选中获奖,三篇在省、市新闻单位获奖。认真总结这些获奖的经济新闻,使我们看到了写活县报经济报道的出路所在。多向思维开视野。县报记者多是半路出家,受传统思维方式影响较深,这是县报经济报道难以活起来的一条重要原因,也是县报搞活经济报道的突破口。多向思维为我们开拓了视野,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反映万花筒般的商品经济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1989年,长安农村有偿服务刚刚兴起,人们褒贬不一,我报记者时捕捉到新闻线索,运用多向思维采写出了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广播电视和政治性的机关报,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作为一个新闻记者,除了有责任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以外,还有责任通过新闻媒介反映舆论、引导舆论、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党和政府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对于前者做起来比较容易,记者只要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政策水平和一定的采访写作能力就行了。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