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课堂讨论是教师根据大纲要求与学生兴趣,并遵照教学基本规律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学生引入一个掌握技术、理解道理的学习天地里,给学生以探索、思维、创造的可能性,使学生沿着“疑问假设实验探索验证认识”的顺序去掌握和理解技术的一种教学方法。一、讨论内容的选择体育教学的特点是精讲多练,通常情况下,只能安排很短的时间开展讨论。但这几分钟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讨论内容的选择:内容是否有讨论价值,是否能引起学生共鸣,这两点是极其重要的。1.要涉及教材的重、难点(1)…  相似文献   

2.
李岚清同志在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座谈会上明确指出 :“作为一个面临 2 1世纪的大国 ,固然科学技术非常重要 ,需要有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 ,普及审美教育关系到全民族素质 ,综合国力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推进。”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美教育对于其他教育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它能培养受教育者完整、健全的人格、智力和创新意识。2 0世纪九十年代 ,美术欣赏教学中作为普通高中的一门必修课 ,它以审美教育为核心 ,承担着人才培养的特殊任务。由于种种原因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一直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 ,教师“讲” ,学生“…  相似文献   

3.
孟金 《收藏界》2018,(8):58-58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高耗低效,学生的作文,字里行间,触摸不到纯洁无瑕的童心,感受不到纯朴感人的童真,作文教学这本来丰富多彩的活动,却让学生感到乏味,我们的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陷入尴尬境地。如何一学年时间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任重而道远:在“慢慢”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快速”掌握作文技巧,如何有效地提高作文指导课的质量是我这一学年不断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如何通过教材内容、针对教学对象运用示范、讲解、分析、对比等教学方法并指导学生亲身参与,来培养学生美的意识和审美能力,进而使学生更加热爱体育运动,激发学生学习体育动作、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命题作文是小学作文的基本形式 ,也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但从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看 ,命题作文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是命题不够新颖 ,缺乏吸引力 ;二是命题往往不够具体 ,使学生的思想受到了约束 ,写出的文章往往千篇一律 ;三是命题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在国家《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后 ,怎样才能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 ,探究小学作文命题的技巧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 ,尽快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  一、命题应能活跃学生的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在作文教学中 ,学生的“习作…  相似文献   

6.
谈体育教学中体育与美育的结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具有丰富的审美教育功能是实现体育与美育结合的基础和前提。在体育教学中实现体育与美育结合必须遵循“以美育体”、“教师先导”原则,善于运用相关的美学原理指导教学,并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渗透美学教育。  相似文献   

7.
许淑萍 《中华武术》2022,(12):18-19+15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深度学习”,其在改革传统田径教学、创新田径教学方法、提高田径教学效率方面有着重要的理论依据作用。基于学生深度学习的初中田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腾笼换鸟”,在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上“爬罗剔抉”,指导学生挖掘项目本质、培养运动逻辑思维、构建任务结构化、尝试求解式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善用运动项目特点,提高学生的运动内生力,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实现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创新提升。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素质教育‘审美型’教学模式”对音乐教师来说至关重要。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已成为学校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则是一个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审美教学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因此,普通音乐教育则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育人格完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为目标进行音乐教学的改革思考,把着眼点放在对音乐教学的“情感化”和“审美化”的构建上。那么如何做到以审美教育为音乐教育的核心呢?下面我具体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审美心理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和相对稳定性。前人对此早有觉察,孟子曾说:“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欲色也,有同美焉。”这说明人类具有相同的审美心理。音乐是一种具有美感的艺术,学习或欣赏音乐,需要有审美能力。因此,音乐教学应重视审美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李广宁 《辽宁体育科技》2002,24(4):63-63,65
体育具有丰富的审美教育功能,是实现体育与美育结合的基础和前提。在体育教学中实现体育与美育的结合必须遵循“以美育体”、“教师先导”原则,善于运用相关的美学原理指导教学,并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渗透美学教育。  相似文献   

11.
北方高校花样滑冰课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印文晟 《冰雪运动》2008,30(4):90-92
从花样滑冰所具有的形态美、动作美、韵律美和精神美等美学特征,分析出在花样滑冰课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有助于学生们去发现美、实践美、创造美,并提出实施通过教师美的仪表、语言和示范来实施审美教育,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花样滑冰运动的美以及创造花样滑冰课美的教学环境等有效途径,为提高花样滑冰课教学效果,达到“身心”并育的教育教学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瘦、皱、漏、透”本是玩家赏石的审美标准,将其审美标准引用到体育教学中顿感意境非凡,在弘扬体育教学的精、气、神的同时,又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更好的驾驭体育课堂,追求简约与高效等问题开辟了新的视角,带来许多新的审美思考.  相似文献   

13.
美育是花样滑冰教学的必要途径,审美素质也是花样滑冰特点的完美体现,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是花样滑冰教育急需提高的重要方面。因此,着重分析对学生“美”的传授在花样滑冰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指导发现式”教学方法的实验工作已进入了第二轮的教学实践,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就是要在向学生传授运动技术动作和战术方法的同时,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和观察,分析、判断等专门能力,使理论知识更好地指导技术练习。虽然我们多年来也强调使学生的技术、技能、知识全面发展,但重技术轻理论知识的倾向一直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指导发现式”教学方法,就是针对这一问题,在技术课和理论课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5.
龙飞 《体育师友》2004,(3):18-19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艺术美”和“科学美”的原理贯穿始终,一是“确立审美视点”;二是实现课堂教学美的建构。这是非常有开放性、挑战性、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与学科驾驭能力,在美的创造中感悟、实践、发展的能力。根据学生特点,心理特点以及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锻炼  相似文献   

16.
从体育美学的角度,去研究和探讨体育中的审美教育,从而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体育的美育效能;一是体育教师从自身出发,努力创造审美教育的氛围美;二是体育教师应追求讲解的语言美和动作的示范美;三是体育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和谐美;四是讲究体育教学场地器材布置的环境美。  相似文献   

17.
裴岩 《体育教学》2000,(2):11-12
自80年代以来,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改革蓬勃发展,态势喜人。但是在体育教学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同时,我们的体育课却仍旧无法抛开学习前苏联的体育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讲—示—练”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教师系统地传授知识、技能,但却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此外,当前的各类体育理论书籍中对教学方法的阐述,都是从指导教师“教”的角度提出的,而对怎样指导学生“学”却很少有所体现。严格地说,我们的教学方法只有“教法”、没有“学法”。但在体育课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确实存在  相似文献   

18.
一提到作文,很多同学就感到头痛。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作文的一种畏惧心理,认为作文是一项很难的心智活动。要让学生真正摆脱“苦作”“硬作”的不自然状态,而变“习作”为“喜作”,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想写、愿写,  相似文献   

19.
审美存在于大学体育的各个环节,体育审美教学是大学体育教学的本义,能防止大学体育工具化,促进大学体育以"美"启"真"扬"善"。对大学体育审美教学的设计包括:分析学生体育学习特点、分析体育审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运用体育审美教学媒体、有效设计体育审美教学策略、以审美的眼光进行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20.
解长青 《中华武术》2014,(12):20-20
田径教学方法是完成田径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与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田径教学是多种多样的,现代教学方法的出现,更加丰富了田径教学的内容,然而每种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都有它的特殊作用。讲解与示范是田径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一、田径教掌讲解的方法讲解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动作名称、作用要领、做法和要求,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技术、技能和进行练习。它对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提高技能有很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