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市民社会要求每一个公民都具有自由、平等的发展空间。由于社会现实中每个个体的利益追求是狭隘的,因而就需要有一种力量来规范和管理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以保证社会良性有序的发展。作为公意体现者和执行者的政府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在经济上消除社会贫困、政治上协调好各个利益集团的关系、在社会道德方面形成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以最大程度实现公意。  相似文献   

2.
法律与伦理的关系是市民社会秩序的根本性的结构问题.法律与伦理都是社会规范,它们明确分担着自己的调整领域,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对于社会的发展不可或缺.但是,作为社会发展的张力两端,法律与伦理又相互矛盾且无法均衡.在社会发展具体阶段,往往会出现需要对社会发展张力一端进行限制而对另一端进行激励的情况.然而当某一端的价值增至极限,就又会衍生出负价值,而且其价值越大,负价值也越大,对此最终的价值判断标准只能是看其是否从总体上有损人类的美好生活.法律与伦理在相互拉拽的过程中保持动态的平衡与协调且带着某种负作用向前发展,是两者关系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3.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为了澄清市民社会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回到人类历史的第一个阶段,详细考察了本源共同体的三种形式:亚细亚共同体、古典古代共同体、日耳曼共同体。在这三种形式中,马克思认为,只有日耳曼共同体才蕴含着向市民社会过渡的可能性,其他两种共同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不可能自动进入现代市民社会。在本源共同体瓦解和现代市民社会产生的过程中,货币和资本起到了推动历史的主动轮作用,离开货币和资本我们无法真正理解现代市民社会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茶馆等室外公共场所可以说是城镇中备受瞩目和使用率较高的公共空间。文章以公共文化空间为视角考察了民国时期湖北的茶馆,认为它早已超越了单一的饮茶消渴功能,体现出社会角色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成为体现本土文化的全方位、多功能的公共文化空间。它既是民众日常生活的休闲娱乐空间、戏曲文化传播空间,还具有商业空间和政治空间的多重性质。  相似文献   

5.
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是建构我国市民社会的重要问题。要实现市民社会的发展和完善,实现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协调,就必须承认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相对独立性,特别是市民社会的相对独立性。而支持国家与市民社会在相对独立基础上协调的条件或中介是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发展中国家需要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来推动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其市民社会的培育既要不断改革作为公共权威的国家权力及其运作的制度体系,又要加强私人领域、公共领域以民主法治建设,创造市民社会走向独立和成熟的各种经济政治条件。  相似文献   

7.
市民社会是一个在西方社会产生并在西方社会发展起来的,不断变化着的概念。近几年来,学术界再一次掀起了对这一概念的深入讨论。而市民社会中到底存在着哪些伦理特征,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特征又是怎样的,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审视,这样才能从市民社会的理论中更准确的得到一些发展我国市民社会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论市民社会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市民社会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相对于政治国家而言的一切私人领域和非官方公共领域。市民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从市场经济、契约法理、组织自治、公共领域、多元文化五个方面系统地体现。我国政府应该大力推进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培育,为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9.
20世纪随着中国市民社会、市民文化的兴起和曲折发展,体现市民文化价值观念的市民小说也在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中发展变化。把20世纪的市民小说界定为一种反映市民特别是中下层市民的生活、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小说,则其在20世纪的发展主要有狭邪小说、鸳鸯蝴蝶派小说、海派小说、老舍和张恨水的小说、市井小说、新写实小说与新市民小说等几种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以现代社会主义的权利和自由如何同客观的社会秩序相和谐为理论核心.以主体的自由和权利为出发点,结合市民社会由于各种特殊利益之间的互动形式的市场自发秩序的脆弱性,而提出了系统的市民社会和国家理论,这一理论已经成为社会的政治理论的研究热点,并对现代国家社会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市民社会在古代西方是指市民的共同体——国家,是指政治社会。中国古代和欧洲中世纪不存在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市民社会。中世纪末期出现了从事商品经济的市民阶层,即第三等级。从19世纪开始,"市民社会"被用来专指在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种种政治性支配下获得解放的近代市民阶层之间的关系,被认为是一个"脱国家脱政治的领域"。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的缓冲地带,它由相对独立存在的各种组织和团体构成,是国家权力体制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是衡量一个社会组织化、制度化的基本标志,具有独立性、制度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市民社会是现代法制社会的社会根基,中国正处于商事社会这一由乡土社会向市民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欲建立现代法治社会与国家,就要在中国构建市民社会,也就是要推动我国商事社会向市民社会的转型,而推动这一转型要启动一系列复杂的国家与社会工程.  相似文献   

13.
市民社会在西方是一个传统的概念,市民社会和现实的社会政治结构是完全不同的制度模式。欧洲王室与教会权力的分散化、多元化,在西欧市民社会得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没有这个特殊的外部环境,西欧市民社会的发展壮大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市民社会"概念发生着伦理嬗变,呈现为三种形态,即文明意义上的、经济意义上的与文化意义上的。从古希腊到近代形成了一脉相承的古典市民社会的文明形态概念;而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是现代意义上的概念,它与古典市民社会概念有着本质的差异,是与政治社会相剥离的经济形态;市民社会并不单纯是一个社会劳动和商品交换的市场经济体系,它还是一个由自愿交往的社团和组织所构成的社会文化生活领域,这种文化形态的市民社会概念代表了当代西方社会新思想的变化,它是由葛兰西、哈贝马斯等思想家突显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东西方市民社会秩序中企业伦理展现两个传统的伦理原则,即儒家伦理和新教伦理。但在后传统社会中,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共同的道德传统的有效性基础已经全部丧失了,这两种伦理精神在当代企业活动中的规范作用也失去了其合理性。企业伦理作为应用伦理学的范畴必须借助于对话伦理学,企业伦理规则的制定不是寄望于传统伦理的所谓“普遍原则”,而是根据具体的行为背景,通过当事人的对话,达成相互理解的规范以解决相关群体的冲突。对话原则成为当代企业伦理的建构原则,由此决定了传统企业伦理的当代转向。  相似文献   

16.
葛兰西是20世纪初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主要代表,他在总结东西方革命不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创造性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市民社会理论是文化领导权中的核心概念,是探求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一把钥匙。在继承黑格尔、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思想的基础上,葛兰西把市民社会划分到上层建筑领域之中,发展了市民社会理论。今天深入探究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挖掘葛兰西市民社会中的真正意义,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把市民社会看成是绝对精神实现自我意识的客观性伦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客观伦理精神的发展是以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三个阶段否定之否定的形式而展开的。在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中首次实现了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分离,把市民社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进行研究和论述,打破了以往把市民社会等同于政治国家的做法,展现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相分离的内在趋势。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对于需要和热情的分析,对于劳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突出,以及对法和国家的伦理本性的分析相对于前人都有很大的突破。这些要素对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和唯物史观的出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本体论思想。马克思主义社会本体论思想与其市民社会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社会本体论思想的自然基础层次、经济基础层次和文化基础层次,内在地决定了其市民社会理论的三种构建逻辑及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9.
从唯物史观出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可以通过“市民社会”来理解。现代法权关系根源于市民社会,对市民社会的解剖是市场经济转变法权观念,构建现代法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契约性法权关系的确立实现了现代法权关系的转换,顺应了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从法学的角度来解读市民社会,更多是从民法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出发。市民社会与民法具有内在的关联性,这不仅表现在二者历史进程的相互交融性以及二者的价值相通性,更表现在二者的互动发展。认清市民社会和民法的关系对于我们培育、发展和完善市民社会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