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迎来了《编辑之友》创刊25周年。这对于长期从事编辑工作的人来说,实在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这不仅是因为该刊是发表编辑工作研究、编辑理论研究成果的园地,还因为该刊25年来已经  相似文献   

2.
提起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陈智为教授,人大档案学院的学生几乎无人不识。联欢晚会上陈老师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喉,曾经深深感染在座的每一位师生;篮球场上他矫健的身影,爽朗的笑声,将激情奔放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年轻人的心中。为此,我们带着愉悦的心情拜访了陈老师。陈老师多年担任班主任,谈起了同学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陈老师眉宇之间流露出诸多的怀念,娓娓道出那段美好的时光。课上,与同学们一起探讨问题、解疑释惑。课下,一起交流思想,打成一片。同学们和陈老师在一起,可以海阔天空,无话不谈;学业上的困惑、交友中的烦恼…  相似文献   

3.
自小喜欢舞文弄墨。记得小学五年级写的一篇现在记忆里早已荡然无存的文字在语文老师润饰一新后发表在其主编的班级黑板报上后,激动得竟然手舞足蹈,忘乎所以。凝视着那篇面目全非、满是红笔勾勾划划以及订正错别字的原稿,对老师充满了崇敬。那时还不知道“编辑”这个词儿。16年寒窗苦读的学子生涯,几乎所有的教诲都已变得模糊,唯有白发苍苍的恩师的那段临别叮嘱终身难以忘却。在依依惜别的夜晚,教授说:“为文不可不读蒲松龄的  相似文献   

4.
5.
当我拿到2008年第1期《新闻与写作》时,心中不禁泛起一种欣慰与感动。从1998年第一次订阅它到现在,《新闻与写作》已伴我走过十年了。十年弹指一挥间,我从一名新闻爱好者成为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十年里,《新闻与写作》成了我实现新闻梦想的良师和引路人。  相似文献   

6.
正《档案与建设》诞生于1984年,那时候我还在高中苦读。两年以后,误打误撞进入档案专业学习,毕业以后一直在档案部门工作,也一直在同一个单位供职。如果1986年可以算作与档案事业结缘的话,我的档案生涯仅仅比《档案与建设》晚了两年。回顾已经走过的档案历程,《档案与建设》如同一位师长,不断地给我启示,又如一位老友,见证了我的成长。蹒跚学步时的扶持探讨档案学理论的兴趣,是在苏大档案专业学习时养成的,而其中的关键点在于《档案与建设》对我的影响。这个故事,曾经在1994年《档案与建设》十周年时,我撰写的《提携新人播撒希望》里详细描述过。20年过去,对此又有了新的感悟。  相似文献   

7.
任火 《编辑之友》2010,(2):25-26
1995年8月,炎热的夏天。我写完了《寻找支点》,把它投进了路边的邮箱后,对身边的朋友说:《编辑之友》一定会发表的。那时,我刚进入编辑界不久,就听大家时不时地议论《编辑之友》,说在  相似文献   

8.
9月14日傍晚,忽接友人电话,告知复旦大学丁淦林教授因突发脑溢血于当天下午逝世.放下电话,一时竟难以置信.痛惜之余,次日托人发去唁电,并向丁夫人表示慰问.一时间,我俩最后一次通电话、最后一次合影、最后一次相会的情景,一一浮现在眼前.近年来,丁老师因身体欠佳,北京举行的多次新闻方面的学术活动,难以一一如约而至,但他却一直挂念着新闻教育的动态.如此一来,我俩就形成了一个惯例,不断地打个电话向他通报一下有关情况,有些事情还互相交换一下意见.最后一次通话是在今年8月17日,我告诉他,吴廷俊教授主编的《中国新闻传播史(1978-2008)》出版了,上周开了个首发式,并特意告诉他,书中将他列为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教育界的七位代表人物之一加以介绍.他立即谦虚地回答:"我不够吧……"我说:"你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9.
10.
我与宋雪教授同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他是我校外语学院资深教授,年长我十岁.五十年前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时,他已是俄文教研室的骨干教师了,我尊称他为宋老师.五十年后他离休我退休,经常散步于校园,谈心聊天、游泳、打乒乓球……又成了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他出生在黑龙江,我出生在辽宁,又是"东北"大老乡."老乡见老乡,知心话儿拉家常".……  相似文献   

11.
1977年秋,我手里拿着一封回信,怀揣厚厚一叠手稿,生平第一次踏进了科学出版社的大门。当时,我只想着使自己的处女译作得到出版,而我得到的却远不止于此:我结识了这家著名出版社的几名资深编审,在他们的帮助下,科普翻译成了我的第二职业,使我先后翻译了数百万字的科普作品,并参加了若干译著的校译工作,更重要的是,在与这些对科学和中文、外文都有极深造诣的翻译家的不断交往中,我从注重文字技巧转而注重陶冶翻译品德,与他们也从文字之交上升为执友之谊。  相似文献   

12.
正九一八事变使邹韬奋受到强烈的刺激,他在共产党员胡愈之等人的帮助下,很快走上抗日救亡的道路,靠近了党。《生活》周刊从此办得有声有色,发行数量达到十多万份。韬奋的言论在青年中产生极大的影响。1932年7月,他又创办《生活》分店。出版大量进步的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书籍,成为国民党统治区内重要的进步文化阵地,许多共产党员为这个书店工作。夏衍曾说:"邹韬奋的转变,完全是胡愈之的功劳。韬奋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编辑之友》问世25年了。《编辑之友》从创刊开始,就定位在编辑二字上,从倡导编辑科学研究,探索编辑工作规律,提高编辑队伍素质,促进出版事业发展到开辟思想领地,共享出版智慧的办刊宗旨一  相似文献   

14.
本刊自前身《编创之友》于1981年创办以来,至今已历经十载春秋。按照人们在社会生活当中逢十往往要庆贺一番的习惯,我们组织了这次"我与《编辑之友》"征文活动。本期之后,我们还将选登部分来稿。征文犹如会友。在众多的朋友当中,有前辈也有同侪,有故旧也有新交,除了从事编辑工作的同仁外,还有其他行业的人士,真可谓旧雨新朋,济济一堂。在热烈而恳切的言谈中,我们既听到了谆谆嘱托与殷殷期望,也得到了批评建议与鼓励鞭策,它为本刊这第一个10年的到来增添了丰富绚丽的色彩。 "胜友如云"、"高朋满座"是本刊不断发展的基础。愿各位作者朋友和读者朋友能够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这一既是我们的、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事业。  相似文献   

15.
张荣 《编辑学刊》2022,(6):44-48
<正>一、郑张尚芳先生2021年8月,郑张尚芳先生去世三年多后,中西书局在潘悟云先生和几位青年学者的支持下,出版了《中西学术名篇精读·郑张尚芳卷》。郑张尚芳是当代著名语言学家,他去世后,《辞海》(第七版)设人物专条,介绍他“长期从事汉语方言、汉语音韵、汉藏语言比较等研究,  相似文献   

16.
诞生于1916年的甘惜分老师今年迎来了他的百岁之年,作为他的学生,我在衷心祝福他健康长寿的同时,自然会回顾起与他的交往和友谊,感念他所给予的关爱和帮助。我从196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成为甘老师的学生,迄今已整整50年了。特别是后来我又在1978年成为他首批招收的两个研究生之一(另一个是童兵),2003年我又作为引进人才回母校任教从而成了他的同事,可以说在他教过的学生中,我是同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编辑之友》2006,(6):83-84
前沿探索1.4人力资本与出版业产权改革/万胜[武汉]2.4用经济学理论审视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方向/尹章池[武汉]3.4影响出版业制度创新的文化心理结构分析/谭珠[海口]4.4发展内容产业与提升出版产业竞争力/孙玉玲[武汉]5.4建构立体化媒体产业是中国出版业发展的方向/刘海平[兰州]6.4简析当前图书读者的新需求/郭德征[北京]热点透视1.8假如书号放开出版社该采取什么对策/欧阳向英[北京]2.7中国期刊集群化发展的战略构想/孔庄[太原]3.7论出版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模式选择/徐建中[北京]4.7冷看网络传播中的“恶搞”文化热/李磊[开封]5.6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