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自清在散文名作《背影》中,全是通过一些生活琐事,特别是借助父亲爬过铁路为儿子买橘子的细节,来传达了那种深沉厚重的父爱。全篇没有一句“父亲多么爱我”这类的标签式的结论。而如今许多的学生在写作中也认识到了细节描写的作用,但在写了不少生动感人的细节之后,随之就习惯性地贴标签。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因为他们只知道细节描写的作用,却还不了解细节留白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所谓“曲笔”,就是作者在行文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接书写其事的手法。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散文宝库中大的精品,作者截取了生活细节中最鲜明、最典型、最感人的片段——父亲为我买橘时的背影,进行特写,  相似文献   

3.
王惠杰 《中学文科》2006,(12):89-89
《背影》的艺术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抓住特定环境下展示父子之间的深情厚谊。作者没有像其他文章一样去写父亲的正面,而是抓住父亲的背影,用极简练的速写笔法,抓住传神的细节描写。勾勒出一幅淡淡的、灰暗的背影轮廓,创造出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给我们以自由想像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4.
这个名叫《改变一生的赞美》的小故事,是阐述教育艺术案例的经典:卡耐基小时候是贫民窟里公认的坏男孩。在他9岁的时候,父亲把继母娶进家门。父亲一边向继母介绍卡耐基,一边说: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郡最坏的男孩,他已经让我无可  相似文献   

5.
爸,对不起     
何能尔 《新读写》2014,(6):27-27
子女与父母闹别扭很正常,本文作者就讲了自己与父亲之间的矛盾。让人感动的是父亲带脚受伤的作者去医院的场景,细节描写很出色。是啊,父母终会变老,理解父母,爱父母,是所有儿女应该要做到的。  相似文献   

6.
李天虎 《考试周刊》2012,(84):17-18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该作品从问世以来一直散发着经久不变的感人艺术魅力,它的魅力来自人间最朴实的情感,来自朱自清笔下最无华的语言,字字蕴涵着父子之间的真情,既吐露着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情感,又抒发了儿子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细品全文,文中“一个暗笑”、“二处细节描写”、“三件事情”、“四次流泪”、“五句话”.传达的是道不清说不尽的深厚情感。  相似文献   

7.
残雪的小说以晦涩和阴暗著称,它们带给大家的是无比的陌生和怪异,只有去直视在生活中,在心灵的夹缝中,在人生的黑暗中显现的那些真实的但无法明说刹那,才有可能逼近残雪的细节,但决无法用理性建构的方式去确定每个细节的每个可能的面貌和可能的含义。  相似文献   

8.
一个细节     
看了一篇小说,里面有一个细节让我的心颤粟了一把. 说的是身居城里的父亲,暑假带儿子到乡下小住.  相似文献   

9.
台阶     
我父亲们总家觉的得台我阶们有家三的级台,阶用低三。块青石板铺成。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来斤重。那个石匠笑着为父亲托在肩膀上,说是能一口气背到家,不收石料钱。结果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只是那一来一去的许多山路,磨破了他一双麻筋草鞋,父亲感到太可惜。那石板没经石匠光面,就铺在家门口。  相似文献   

10.
我的英雄     
<正>从小到大,我崇拜的人有许多,但自从经历过那件事情后,我最崇拜的人便是我的父亲,他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父亲只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多少文化,对于他的教诲,我从来不放在心上,因此,我和他有过多次言语上的冲撞。去年,由于我上初中了,家中的开销越来越大,父亲不得不走上了打工之路,因为没有任何技术,只能在建筑工地  相似文献   

11.
爱的方程式     
陈晔 《现代教学》2011,(1):123-123
[案例呈现] 小名是一个瘦小的男孩.平时寡言少语的,课堂上也总是很木讷。因为小名不愿意和同学、教师交流,于是,我与他父亲联系,了解到小名爸爸晚年得子,而小名又体弱多病,一直比较受宠爱。在小学时,因为父亲的关照,小名就得到教师的刻意呵护和同学的刻意退让。  相似文献   

12.
王强 《师道》2004,(7):51-51
凯文·斯考费尔德在微软公司主管三个部门,他在大学期间学习的专业是计算机和教育,与此同时,对专业之外的很多问题也抱有强烈的兴趣。然而凯文给予我们最强烈的感觉,是他作为父亲的形象——他有一对双胞胎女儿。他甚至纠正了我们的一个看法:过去我们想到美国男人的时候,脑子里面总会冒出一个不负家庭责任的形象。可是凯文对女儿的责任感超过了我们熟悉的任何一个中国父亲。他每天花5小时和女儿们呆在一起。而且,他对女儿的那种关注之情,和我们所能想象的中国父亲不大一样。问:我听说你对美国的教育制度持很强烈的批评态度?答:不完全是批评,…  相似文献   

13.
周立新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4):51-52,59
鲁迅在小说中善于刻画细节,善于从人物的日常生活形态中选择和提炼富有特征的细节,来突出所描摹人物的性格特征。它们和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的发展血肉相关。鲁迅小说中那特有的细节描写,创造出了富有个性生命的艺术形象、特殊构成的情节和具有鲜明特色的场面氛围。  相似文献   

14.
李晓燕 《学前教育》2005,(12):37-38
一个故事索菲亚的父亲是一位严肃的艺术工作者。在父亲的训练下,她走上音乐之路。她一直以为,自己的艺术启蒙者是父亲。直到有一天,她看了一场音乐会。演奏者身心投入的演奏,深深打动了她。她沉浸在音乐中,仿佛回到了幼时的家:母亲随意地轻轻哼唱着短小而优美的旋律,把厨房、卧室都变成无处不在的音乐之所。她忽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她冲到走廊上打电话给母亲,告诉她:“我一直以为我的音乐启蒙人是爸爸。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是你,妈妈!”  相似文献   

15.
细节决定成败,这是当下企业管理中很时尚的一个观点。那么,把这个观点拿到家庭教育上,自然也应该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女儿暑假跟她小姨妈一起出去旅游时,她父亲写了《女儿外出旅游须知12条》让她带在身上,并且要让她经常对照检查。这个事情看起来有点“背时”,但也确实是想从细节入手的,这12条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6.
张亚 《四川教育》2005,(4):47-47
课堂上,同学们相互介绍自己的朋友。吴亮介绍的是蔡文彬。他说:“蔡文彬的优点是上课遵守纪律,学习认真……”还没说完,同学就窃窃私语开了。王逸豪马上举手说:“吴亮讲得不对,蔡文彬上课不遵守纪律,学习也不认真。”很多学生都说是。面对这种局面,老师亲切一笑:“同学们,王逸豪听得很仔细,说明他非常尊重同学的发言。蔡文彬身上确实有很多优点,也有不少缺点。吴亮的意思实际上是要蔡文彬上课遵守纪律,学习更认真一些,是对好朋友的希望。吴亮,你说是吗?”吴亮一个劲地点头。“蔡文彬,好朋友对你提出了希望,你怎样表示啊?”老师亲切地说。“…  相似文献   

17.
地震的公共性限制了话剧《生·活》展开的向度和深度,在很多因素都被预设的前提下,它注定是“带着镣铐跳舞”。不过,由于很多细节的绽放使其充盈出许多生长的缝隙,才没有变成一次灾难的注脚。但这恰好呈现出一个民族在灾难面前的艺术选择,选择的内容映射出一个时代的精神底蕴和一个民族对于艺术理解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完成了“双重见证”。  相似文献   

18.
我的父母亲     
编者按: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想写成功,特别是要把通俗的感情写得感人,需要抓住"要害"来写,即要抓住人物特点、典型事例、细节等。《寡言者自重》一文里,作者主要通过典型事例来写父亲"寡言"的特点,其中在叙述事例时有很好的细节描写,呈现出很强的场面感;《爸爸在灶间》中的多处细节描写使"灶间"的"爸爸"的独特形象立了起来,我们可以细细体会;《纸家  相似文献   

19.
曾经认为惊天动地的大事,其实生活中很少发生,而那些不起眼的生活细节,我又从未用心体会。 我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女孩,4年间,从未给父亲送过一件生日礼物,甚至连一句“爸爸,生日快乐!”这样的祝福语都未曾亲口说过。  相似文献   

20.
一、了解文本叙事的特点《万年牢》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事件叙述是围绕父亲制作"万年牢"展开的,具有以下特点:1.开篇没有直接介绍"万年牢",而是在讲父亲和自己做糖葫芦的过程中引出了"万年牢"。2.叙事没有明显的时间变化或地点转换的顺序,而是围绕"万年牢"主要讲了两个故事。一是讲父亲自己经营做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