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挫折教育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教育.目前我国青少年由于挫折教育的严重缺失,导致其承受挫折能力差.针时这一现状,本文通过分析挫折形成的主要原因,并由此提出一些可行措施,从而培养青少年的挫折承受力.  相似文献   

2.
挫折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青少年的挫折主要表现在 :青春发育期中的挫折 ,学习上的挫折 ,来自成人过高期望的挫折 ,以及人际交往的挫折等几方面。青少年挫折心理的调适可以通过锻炼挫折容忍力 ,实施赏识教育 ,加强青春期性心理教育等途径实施。  相似文献   

3.
户东启  杨帆 《教育探索》2008,(12):128-129
挫折教育作为以提高青少年挫折承受力为根本目的的教育,一直以来深受重视,但由于其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众多误区,如认为挫折教育就是“吃苦教育”、“失败教育”、“痛苦教育”和“速成教育”等,致使挫折教育的实施效果受到了很大影响。为使青少年健康成长,提高青少年的挫折承受力,走出挫折教育的误区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挫折教育与心理承受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挫折的普遍性及青少年心理的脆弱性决定了培养青少年耐挫折能力的重要性。面临的各种压力是青少年产生挫折心理的社会根源;成长的特殊阶段是青少年产生挫折心理的自身根源;传统教育观念和方法的缺陷是青少年产生挫折心理的教育根源。有效建构挫折教育体系需多方努力:国家和政府重视挫折教育、注重因材施教、提高承受挫折能力、引导正确归因、健全心理咨询、建构网络平台等,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挫折,促进青少年人格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学生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及教育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我国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呼声日益迫切而强烈。本文分析了当前青少年学生心理挫折的成因,并就如何实施挫折教育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加强学校挫折教育 健全学生心理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强挫折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一)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必须加强挫折教育青少年具有良好的抗挫折能力不仅是现代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我国当前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已将挫折教育的内容纳入心理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当中,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对青少年的挫折教育。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受挫能力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在遇到挫折不能独立解决时,不会沉着冷静下来思考问题和克服困难,而是采取一种消极回避的对策,这样往往会使他们产生悲观、失望、埋怨和畏难等负性情绪,对挫折进行不恰当的归因方式所造成的后果进一步恶化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要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就必须重视学生受挫能力的培养,而挫折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挫折对学生的心理既能产生有益的作用,也会妨碍学生学业目标的实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要创设健康的社会心理环境,培养学生树立直面挫折的意识,利用榜样进行耐挫折教育,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创设挫折情境进行挫折教育,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进行耐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8.
王利 《教师》2008,(16):55-55
本文从青少年的一系列恶性自杀事件出发,反思了挫折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科学的挫折教育的两方面要求,从自我认知、情绪健康、意志品质、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人格五个方面分析了科学的挫折教育对青少年健康心理养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挫折心理的表现及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挫折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青少年的挫折主要表现在:青春发育期中的挫折,学习上的挫折,来自成人过高期望的挫折,以及人际交往的挫折等几方面。青少年挫折心理的调适可以通过锻炼挫折容忍力,实施赏识教育,加强青春期性心理教育等途径实施。  相似文献   

10.
青年学生开展挫折教育的原因及其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少年的挫折教育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现阶段青少年学生,特别是青年学生面对挫折的抵抗能力普遍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以及家长对子女的溺爱等内外因素,造成了青年学生危机意识下降,缺少积极进取的意志,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要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自身必须通过有效的形式和途径来加强挫折教育,提高受挫能力。  相似文献   

11.
尤炜祥 《台州学院学报》2010,32(4):45-49,53
中华书局点校本两《唐书》是研究唐代历史和阅读唐代历史的权威版本,但由于种种原因,内中的差错也不少。原因主要表现在:校勘不够精审,或拘泥于校对错,而不顾及是非;或只重视汲取前人成果,而忽视了从本书中发现问题。其实从本书出发,纪、传对校,或新旧《唐书》互勘是能发现不少问题的。  相似文献   

12.
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尔诺夫把教育同时看作非连续性活动,它注重危机、遭遇、挫折等事件的教育价值,对教育改革有启示作用。现代教育中要把生活中的危机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建立"共享"与"依赖"的师生关系,允许学生重新开始,用"唤醒"激发学生的道德良知。  相似文献   

13.
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一直被学术界和广大读者公认为权威版本,但由于种种原因,内中的错讹和校勘不精存在不少。现以点校本两《唐书·五行志》为例,对其中疑义之处加以考释。  相似文献   

14.
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一直被学术界和广大读者公认为权威版本,但由于种种原因,内中的错讹和校勘不精存在不少。现以点校本两唐书地理志为例,对其中疑义之处加以考释。  相似文献   

15.
Emerging from a human constructivist view of learning and a punctuated model of conceptual change, these studies explored differences in the structural complexity and content validity of knowledge about prehistoric life depicted in concept maps by learners ranging in age from approximately 10 to 20 years. Study 1 (cross-age) explored the frequencies of concepts, relationships, levels of hierarchy, branching, and cross-links in concept maps drawn by students in grades 5, 8, 11, 13, and 14. The results provide some support for a punctuated model of conceptual change. Study 2 (longitudinal) explored the same frequencies on repeated occasions among students enrolled in a college course on prehistoric life, and documented the shift in frequencies of “novice” and “expert” concepts occurring during the semester.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ollege students engage in much restructuring of their knowledge frameworks during the period of a semester. Together, the two studies raise questions about common classroom practices that encourage the rote learning of biology and geology concepts at all levels.  相似文献   

16.
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一直被学术界和广大读者公认为权威版本,但由于种种原因,内中的疏失也在所难免。有专用名词之误,词序颠倒之误,夺字、衍文之误,字体形近之误。因限于篇幅,现仅以《新唐书》中的专用名词为例加以正误。  相似文献   

17.
非连续性教育思想是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这一思想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并分析了这一思想对我国当前教育发展所具有的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两唐书《白居易传》差错较多,以《旧传》为甚,其中年代错误尤为明显。《新传》差错较少,这与《新传》后出,同时追求“文省”,省略了大部分记年有关,但《新传》对白居易卒年及年龄记载准确。新、旧《传》不能偏废,可互为印证、补充。  相似文献   

19.
以逻辑经验主义为基础的政策变迁研究只强调政策的渐进性变迁,而忽略政策的间断性变迁。建立在库恩科学范式基础上的"间断—平衡模型"解释了长时期的政策稳定过程中伴有偶尔的急剧变迁的现象,为政策变迁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通过对该模型的理论基础、解释过程的介绍,最后提出它对我国政策变迁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专名线“——”和书名线“——”在一般的简体横排本书籍中不出现,点校本“二十四史”中大量存在,是较为特殊的两种标点符号。点校本两唐书在给有关人名、地名、书名和乐舞名等加标点时存在不少差讹,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