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海明威早期创作中最为精致的小说之一《印第安人营地》是一个关于男性感受和承载痛苦的故事。文章分析小说中三个男性角色与海明威不同时期人生经历巧合相似,进一步解读海明威。  相似文献   

2.
《印第安人营地》是海明威早期创作中最为精致的小说之一,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本,通过对本的解读,可以发现一些我们过去忽略的重要内容,如本中的种族化冲突因素及男性形象类型,这也许能够为海明威的整体研究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苏焕莉 《考试周刊》2011,(34):29-30
硬汉海明威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常常充满对死亡的探索,《印第安营地》是其短篇小说中的杰出之作。本文拟从生与死的原型角度解读这部短篇小说,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作者对生命与死亡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杨必容 《海外英语》2012,(9):233-234
《印第安人营地》体现了海明威精湛的叙事技巧,它所采用的儿童叙述视角与其童年及青年时期的经历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客观的儿童叙事视角造就了小说的神秘而又冷静客观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耿劲松 《文教资料》2006,(13):155-157
《白印第安人之舞》是巴西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埃特·维拉·洛勃斯的钢琴作品,这部作品是他为数不多的运用印第安音乐因素创作的作品之一,本文从并列单二部曲式的运用、“单一”的节奏、钢琴织体与“复杂”的音乐语言、印第安民歌旋律的运用三个方面,对《白印第安人之舞》中的印第安文化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印第安人来自哪里?这曾经是一个世界文化问题,研究这一问题,牵涉到许多学科.本文从考古人类学,考古文化学、地理学、语言学以及国外高新科技的研究成果等方面,指出印第安人是通过不同途径到达美洲的亚洲人的后裔.  相似文献   

7.
刘墉 《家教世界》2011,(9):39-39
沙漠的气候非常特殊。白天,火红的太阳经过沙石的反射和热量的累积,能把人活活烤死;夜晚,荒寒在一无遮掩的旷野中泛滥,又能把人冻僵。  相似文献   

8.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形象充分展示了海明威小说中的硬汉精神。硬汉精神的出发点是父权文化价值观,硬汉孤独的根源在于沟通的失败,而硬汉对个人奋斗的执着则导致他最终一无所获。事实上,硬汉缺乏的正是当今时代呼吁的男女之间平等、对话与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9.
《江西教育》2011,(3):37-37
阅读 美洲印第安人的捕熊方法非常独特。首先,他们会把蜂蜜涂在巨大的石头上.然后用绳索把石头挂在结实的树枝上。如果熊来到这里,它就会为了抓住石头而举起前爪触碰石头。  相似文献   

10.
《印第安营地》中,印第安男人的死上演了一幕令人哀婉的死亡悲剧,他为什么会自杀?从而,把读者引向了对他死亡悲剧意义的探寻中。本文将从爱情、社会地位以及美学等全新角度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在作品<老人与海>中,作者海明威倾力为读者塑造出了一位勇于挑战、永不言弃的"硬汉"形象,电视剧<士兵突击>更是将这种"硬汉"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主人公许三多,成才的"突击"经历更像一座露出水面八分之一冰山,让观众在不断探索的同时获得了洗礼.  相似文献   

12.
<百年孤独>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品之一,是马尔克斯在拉美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创作完成的,体现了其文化的多元化特征.分析了这部小说所体现的印第安文化中的生命意识、宿命论、时间观等传统现念以及它们对作品创作方法的影响等,揭示了这部作品与拉美印第安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珍珠》在讲述印第安人生存斗争的故事中,再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印第安文化,传播印第安人尊重大地的深层道德,为今天工业化社会缓和文明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提供了借鉴,促使人们深刻思考人在自然界的位置,建立人类与自然界的新型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14.
美国印第安人向来被认为是生态生活的典范。路易斯·厄德里克的小说《爱药》中描述的美国印第安人与自然相处的方式,体现了他们敬畏自然、感恩自然的生态智慧,反映出印第安后裔通过回归自然来追求健康平衡自我的生态情怀。这种生态智慧也是那些印第安后裔,乃至全人类探寻诗意栖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和谐生态的守望。  相似文献   

15.
《波斯人信札》是启蒙运动时期重要的文学作品,开了理性批判的先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七课《启蒙运动》第31页说:“《波斯人信札》是孟德斯鸠的一部著名文学作品。作者通过一位在法国旅游的波斯贵族同朋友的通信.评论法国的政治、经济和宗教等问题。”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97页则说:“1721年孟德斯鸠化名‘彼尔·马多...  相似文献   

16.
海明威通过《老人与海》这部作品描述了一个自信、勇敢、乐观的老人——桑提亚哥。他与鲨鱼进行了激烈地斗争,虽然最终失败,却彰显了人类的伟大精神。作者由此揭示了只有精神上的胜利才是一个人获得真正胜利的哲学道理。  相似文献   

17.
走吧,人间的孩子!与一个精灵手拉着手,走向荒野和河流。这世界哭声太多,你不懂。——叶芝《偷走的孩子》  相似文献   

18.
《北京人在纽约》与《绿卡族》都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比较重要的涉外题材的电视剧。他们都面临着相同的宿命结局。微妙的区别在于《绿卡族》是中国人混了美国身份回来了,而且带回了美国的先进的观念和经营理验,取得了一定意义上的成功,这较之《北京人在纽约》,他们不仅仅走出去,而且还把目光聚焦于生他们养他们的故土。由于面临的时代背景不同和出生地域的不同,二的宿命程度却不一样。从这个角度讲,显示了一种超越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美国自1969年开始兴起的"印第安文学复兴"运动,越来越多的印第安裔作家开始受到重视和研究。其中在文坛上较为活跃和成功的莫过于莱斯利.西尔科。其代表作品《仪典》讲述了从战场上返回部落的‘混血’战士塔约的故事,本文试图分析主人公塔约如何通过印第安传统文化中具有自我救赎功能的讲故事以及一系列仪典的方式,来治愈战争创伤、重拾自我身份、重新认识和拥抱印第安传统文化,在两种文化冲击下摆脱被主流文化边缘化的处境。  相似文献   

20.
当代印第安人在文化殖民中的失落与内外平衡是美国印第安裔作家莱斯利·马蒙·希尔科作品最重要的主题。本文分析希尔科在《黄女人》等短篇小说中,将印第安口头传统和英语书面写作相结合的叙事策略,阐释希尔科的文化立场,认为在传统与外来文化矛盾中寻求自我定位的印第安人,只有保持传统世界观和宇宙观,认同部族文化,回归传统和自然,才能重新找回自我,实现以部落群体文化为参照的精神拯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