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州师专学报》2019,(4):10-13
青年电影创作的最大特点是多元化,这也是青年电影区别于第五、第六代导演的美学特征。青年电影人处在一个失去中心的后现代社会,崇尚感性体验的个人主义、一切皆是商品的消费主义以及正在彰显文化自信的中国现实主义等,形成了关于社会的多个场域和多重解读。文化领域的多重形态影响了青年电影的创作,他们势必要斩断集体主义的思维和第五代、第六代的精神之根,转而表现多元、快速变化的生活和时代,以其能准确地传达现代人的感性体验,从而形成一种荧幕上的狂欢状态。  相似文献   

2.
张培  訾冉 《许昌学院学报》2013,32(1):138-140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独特的视角呈现着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反映着岁月流逝中人们对青春和现实的思考。建国以来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反映在不同年代的电影作品中,中国青年经历了由服从协调到怀疑反叛、再到失落浮躁、又到充实更新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3.
电影商业美学研究整体而言应归属于实践性的经济美学范畴而非艺术美学范畴,其上位理论是商业美学.由于定位不清,中国电影商业美学研究中存在着严重误区.文章试图对此进行概念及体系的厘清,澄清误区,简要勾勒电影商业美学研究体系的轮廓.  相似文献   

4.
丛玮 《文教资料》2011,(36):8-9
生态电影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并在好莱坞电影中大量存在。尤其是近年来,《世界末日》、《2012》、《阿凡达》等大手笔、大制作的电影在全球上映,更是让我们看到了生态电影的非凡崛起。关注生态电影.并运用生态美学和生态伦理学的相关理论,去对它们进行研究并发掘其美学价值就显得意义格外重大了。本文就将对生态电影的美学意蕴和美学价值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5.
董芳 《文教资料》2014,(31):137-139
贝拉·巴拉兹作为视觉文化最早的提出者,对视觉文化从概念到本质,从功能到特点的研究,既具有理论上的开创意义,又具有实践上的指导意义。本文从贝拉·巴拉兹的《电影美学》一书入手,通过全面梳理和分析巴拉兹的理论和思想精髓,从中解读与感悟电影艺术的魅力,可以为今天的电影语言研究找到新的视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青年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青年观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的青年观,对青年一代的成长、成才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孙瑾 《现代语文》2007,(6):63-64
武侠电影是最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类型影片,黄飞鸿系列影片便是其中的代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该系列影片在不同时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采用的叙事模式,包含的主题思想,来探究武侠电影包含的多元化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的中国电影存在着美学上的困顿,第四代和第五代电影的反思和寻根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社会意识的层面上展开的;"后第五代"的影片则注重对自我感觉和情感的发掘,缺失普遍意义和美学品格。这两种倾向的共同缺陷在于他们的价值理念完全依附在现世人生的浅表层面上,匮乏一以贯之、不受时尚风流左右的精神信仰,没有深入到本体论、生存论意义上的真理层面,无法为自己的电影存在确立一个终极性的超越维度,从而陷入美学困顿。因此,重申电影的美学精神,让电影关注人的生存和生命,建立电影与人的心灵的联系,是当下中国电影的命运所系。  相似文献   

9.
电影音乐作为电影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自身具有非常重要的美学意义。本文试从电影音乐美学意义的实现前提、电影音乐的美学功能、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的辩证关系三个方面探讨电影音乐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武侠电影首先改观了武侠电影的外在美学特征:武术的风格化呈现画面构图的精致考究以及冷兵器的千变万化、光彩炫日。在发挥视觉化奇观的同时,新武侠电影在内在美学观念上也发生了变化:“武”不再有崇高的价值意义;解构了传统的侠义精神;人物遭受着精神创伤,迷乱了自我。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时期中国电影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要理论思潮,电影民族化讨论聚焦于要否提倡电影民族化、中西美学传统之异同以及电影民族化内涵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和持久的论争。讨论在本质上体现为中西美学的对话,并在对话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历史传统与外来艺术的超越,以探寻现代中国电影的独特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意识形态理论是美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命题。电影作为一门短史艺术样式,100多年来得到飞速发展。电影的意识形态性阐释在现代西方理论视域中是建立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上的,这些理论家通过“根据征候阅读”、“神话模型”、“逻各斯中心”解构、无意识“镜像”等概念的创造性运用,从理论上阐发和解剖了影像艺术背后深潜的文化政策谋略对现当代西方社会秩序的监控。  相似文献   

13.
黄建新导演是第五代导演中旗帜鲜明的个例。他的电影在叙事方面也有着鲜明的特点。他的电影不排斥传统电影的叙事功能 ,又不是经典意义上的电影故事叙述者。他电影中的情节链常常受到一些表意元素的间离 ,呈松散的状态 ,从而在叙事上保持着一种开放性 ,尽量让电影呈现出生活原生态。在电影的叙事结构方面 ,他力求打破模式化 ,提供观众新的审美感受 ,以求观众在观看电影时有更多的思索与回味。  相似文献   

14.
在“后现代主义”的全球语境下,韩国儒家的文化传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作家导演”,李沧东有着对生活的敏锐的观察力,他的三部电影,艺术而真实地再现了儒家传统缺失的现代韩国都市社会。文章通过对李沧东三部电影中的主人公形象塑造的分析,解读李沧东电影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电影片名翻译的美学追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影片名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语言,在语言功能方面有其特殊性。从美学观点出发,在翻译电影片名时,应使译名具有意境美、音韵美和形式美等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
沈国芳教授主要从事影视类型和影视文化传播的研究,近年出版的专著有《电影审美学》、《中国传媒大趋势》、《观念与范式——类型电影研究》。  相似文献   

17.
小林正树被称为"日本影坛四骑士"之一,其电影中有大量关于日本传统文化的展示,最明显的是对武士制度及近代日本极权制度的反思批判,对民族元素的使用,对日本民间传说的展示。他对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展现并非浮于表面的"奇观化叙事",而是采用仪式化构图和推镜头的运用,用电影语言来建构寓言化的叙事,他对个体命运的悲悯是建立在对更大的制度批判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8.
黄建新导演是第五代导演中旗帜鲜明的个例,他的电影在叙事方面也有着鲜明的特点,他的电影不排斥传统电影的叙事功能,又不是经典意义上的电影事故叙述者,他电影中的情节链常常受到一些表意元素的间离,呈松散的状态,从而在叙事上保持着一种开放性,尽量让电影呈现出生活原生活,在电影的叙事结构方面,他力求打破模式化,提供观众新的审美感受,以求观众在观看电影时有更多的思索与回味。  相似文献   

19.
接受美学对电影研究起着促进作用.但它孤立地强调其超越作家、作品的决定性作用,其片面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用接受美学的部分观点和理论来审视批评暴力美学电影,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如果没有了读者的参与批评,那么这样的作品是不完备的,甚至是空的。同时无论任何影视作品,当读者观看完之后,它所呈现的主题思想应该是:感情是真的,人性是善的,让人觉得世界和生活是美的,是值得我们留恋和珍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