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一个全国范围的对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在读大学生的工作期望、预期起薪以及自主创业的意向.基于实证结果可以发现,就业准备会影响到大学生的预期起薪以及自主创业的意愿,因此建议高校的就业指导应该扩大工作范围,将不同年级的学生纳入进来,注重减小各年级在校学生的就业压力、提升他们的就业信心.  相似文献   

2.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成为倍受社会关注的大问题。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求职的高峰又要到来。由于2005年的大学毕业生总量达到了338万人,比去年增加了近21%,使预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而已经反馈回来的人才市场信息更是不容乐观。现在人们的感觉是,大学生就业一年难似一年。对这个问题,高教界的官员、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都曾发表过精辟的见解,只是良方难寻,至今也没有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来。在这里,笔者无力也无意谈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深层次问题”,只想就一些了解到的数据和材料谈些“浅层次表象”,来看看今年的情况,供大家讨论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07年美国大学与雇主协会调查的美国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和北京大学调查的中国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从求职结果、求职途径、求职意向和就业影响因素等方面对中美两国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发现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从而提出有关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北京高校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探究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起薪期望影响因素以及影响程度.通过方差分析可知,就业起薪期望在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而专业类型、就读年级与起薪期望并无相关性.通过因子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知,家庭经济情况、自我能力评价、求职技能水平以及学业成绩对就业起薪期望有影响,其中家庭经济情况影响程度最大,而就业心理需求对就业起薪期望并没有显著性影响.最终根据研究结论,对我国高校本科生就业起薪提出了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85,自引:0,他引:85  
对我国东、中、西部16个省份34所高校2005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与2003年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效率有所提高;学校提供的求职信息对求职结果和起薪水平都有显著影响;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对就业的影响开始凸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就业实际关联性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不一致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大原因,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就业期望与就业实际之间的关联性和差异性,并就如何缩小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差异性,实际操作的可能性等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消费人群的极度扩张,与就业难相联系的大学生期望工资问题成为了热点;文章主要就近五年来我国相关文献著作进行整理和筛选,对我国大学生期望工资问题进行相关观点和数据的采集,从不同角度出发,以期能对该问题产生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关联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曾向昌 《高教探索》2007,(2):110-112
就业期望值与实际就业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的大小对毕业生的成功择业,工作的稳定性及发展,就业的心态以及心理调节能力均产生较大的影响。分析研究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关联性及所构成的关联系统,对进一步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展个性化指导服务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对就业匹配与毕业生工资起薪关系的研究发现:控制了人力资本变量后,过度教育从无影响变为显著负影响,专业匹配从显著正影响变为显著负影响;控制社会资本变量后,过度教育和专业匹配对起薪的负效应都减小约2%。从不同子样本来看,过度教育对高学术优势院校毕业生起薪的负影响更大,专业匹配对低学术优势院校毕业生起薪的负影响更大,教育不足仅对男生和非"211"院校毕业生起薪具有显著正影响,对总样本和其他子样本都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人力资本理论对毕业生就业区域、就业单位、就业起薪等就业期望的影响,得出了毕业生受教育层次越高,人力资本积累程度越高,就越希望所从事的职业能与自身的价值相匹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宋传颖  易佑斌 《文教资料》2013,(10):155-156,174
大学生就业期望是大学生对某种职业的渴望和向往,是希望自己从事某种职业的态度和信念。本文探讨了大学生就业期望在就业目标、就业单位性质、就业职位价值及就业区域选择上的特点,并从职业生涯规划、人员素质提升、服务机制与网络平台建设及创业四个层面提出了就业指导服务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以及我国的就业体制的不断改革,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就大学生三大就业期望以及就业现实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就业是个体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就业期望对个体的行为有直接的影响,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文章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的就业期望的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力图较全面的反映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期望。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深化,高等教育越来越受欢迎.自1999年以来,由于大学扩招,高校毕业生在短期内迅速激增,使得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重.本文从影响大学生就业研究方面的职业期望在专业过程中的作用,探讨了职业期望内外部维度与就业的关系以及人口特征变量对就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策划人语: 进入7月,又一届大学生面临着告别大学校园,他们将踏上社会的第一步.因为就业形势的严峻,他们在找工作过程中面临的喜怒哀乐都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在祝福这些年轻人的时候,我们也注意到,今年的就业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大学生和农民工抢饭碗、研究生考工人、博士参加自考、大学生待遇被压低,这些看似偶然的现象背后都有着某种必然,如果我们的大学能培养出有就业力的学生,毕业了能直接去各个行业工作,那大学生就不必去和农民工抢饭碗,博士生对自考课程的学习也可以在大学内完成,如果大学生能做的工作是别人无法替代的,用人单位也不敢压低薪酬了.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期望作为就业目标实现的一种激励力量,推动就业行为向着能满足其就业目标的方向努力。合理的就业期望激发的就业动力最强。确保毕业生合理就业期望得以满足是高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就业指导的实效性体现在帮助学生确定合理就业期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学生就业期望值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的寒冬,这个说法自2003年被《南方周末》第一次提出后,年年都出现,但仿佛寒冬又年年都能过去。大学生就业的寒冬真的过去了吗?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的2009年中,找工作高峰期的3~5月,寒冬比任何一次都来的惨烈,也引起了全社会的瞩目与关心,从总理到胡同里的小贩,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人才市场供与求的矛盾、大学生自身期望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以及用人单位的招聘歧视与学生自身天生不足等几对矛盾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关于高职毕业生就业期望影响因素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期望进行探索,通过问卷调查,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学专业、家庭所在地、性格、实践活动等学生个人及家庭特征与受教育状况对毕业生就业期望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主要有两个类型即结构性失业和选择性失业,其中选择性失业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从生源地视角调查研究发现,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就业目标期望、就业行业期望、就业单位性质期望、薪酬水平期望、就业区域期望以及制约就业因素的选择上,呈现出大学择业中的五大特征:先就业再择业成为主要的就业目标期望;择业价值观开始由重社会价值向社会与经济价值并重方向转变;就业职位期望呈现自我价值实现与兼顾家庭并重的特点;就业区域期望开始由一线中心城市向东部沿海城市及中部城市转移;制约就业因素的选择上重工作经验轻学业成绩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