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9 毫秒
1.
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与社会、与企业不和谐的地方。本文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专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对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现状及社会需求状况通过22项指标进行调研。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所掌握的基本技能和素质与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和能力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而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均高于非订单班学生,且订单班学生具有更高的企业认同感、责任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多项指标都接近企业对员工职业能力和素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素养包括职业行为、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内容。潜在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属于隐性职业素养。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还是高职学生自身的需求。进行入学专业教育,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两课”等课程;进行校内生产性实训、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是培养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3.
员工职业素养是企业考查员工的要素之一,而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过程中有较多的制约因素,利用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是提升职业素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高职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学生成功和学校发展的基础.新形势下“90后”高职学生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又有着自我中心主义较强,缺乏团队意识,功利主义明显等特点,造成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缺失,如何提升“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使高职学生能更好地就业与创业十分重要.文章从职业素养的内涵入手,分析了“90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特点和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学校、学生自身、企业三个层面对“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缺失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构建以学校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政府、媒体为辅助的“三位一体”提升“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林海燕 《职教通讯》2012,(35):12-14
高职"金牌员工"考评体系的构建是在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理论知识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建立可分析、可执行、可拓展的完善归纳体系。职业基本素养考评体系的建立对学生未来应聘就职提供参考,对企业录用合适人才提供依据,同时对我国高职教育事业也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依次从三个方面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进行分析:对职业素养的内涵进行阐述、从企业需求的角度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探讨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教育的第一要务。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体系构建应体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提炼人才培养的内涵,扩充职业素养教育的载体,健全以学生职业素养为核心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高职院校应通过构建职业素养培育体系,培养企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就业市场已经向求职者明确发出信号,良好的职业素养成为职业准入的一道门槛。大量事实证明,现代企业用人更看重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科学地界定了职业基本素养的概念,并在深入分析目前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教育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独创了学生职业基本素养开放式、发展过程的考评方案,为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教育和评价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素质冰山”理论视角下,隐性职业素养对学生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作用。高职学生对隐性职业素养认知与培养的欠缺,影响其就业和职业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对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必须立足职业岗位需求,将学生职业素养塑造与教育管理工作有效对接,构建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养成的多维空间和多元体系,挖掘学生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与职业人格的潜质,从根本上提升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和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10.
钟鸣 《考试周刊》2011,(69):197-198
职业素养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录用员工的重要标准。本文主要阐述在企业接受生产性实训对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并就如何在平时的日常管理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受到了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关注,良好的职业素养有助于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但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仍存在很多问题,并不能较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文章从企业需求角度出发,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如今高职学生职业培养存在的问题,引入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构建了校企合作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XQHZ平台,并提出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以就业为导向”要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在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和具备职业技能的基础上,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社会报道误导、学校教育观念错误、学生个人认知错误导致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缺乏。围绕社会需求,制定职业素养培育模式;围绕企业需求,创新职业素养培育机制;围绕学生需求,打造职业素养培育平台,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学生素养培养策略,有利于高职院校更具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为学生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立德树人:基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企业对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应从学生的现状与特点出发,从学校、教师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探讨适合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方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当前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特点,编制了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问卷,对4所旅游类高职院校的87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较高;非独生子女高职生的职业素养水平高于独生子女的高职生;有兼职经验的高职生职业素养水平显著高于无兼职经验的高职生;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在性别、年级、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城乡上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高职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职业素养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学生走向“职场”通往成功的必备条件。高职院校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优良基地,自我教育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学生必须在成长道路上积极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职业形象、职业态度、职业技能、沟通能力、团队精神,使自己成为广受社会欢迎的人。文章论述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教育应注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既是国家对职业教育提出的任务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要以"两课"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培养职业素养为导向,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努力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7.
职业素养是高职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目前存在学生职业意识和能力不强、学校课程设置不到位及专业课授课时将其边缘化、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热情不高等问题,只有学生、学校和企业通力协作,才能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其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企业员工职业素养需求的研究,提炼高职生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职业素养评价模型,解决高职生职业素养的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高职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在高职职业素养培养体系中,更多关注学校内部的整体合力和学校与企业的协同配合,对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不够,文章试从学生,学校,企业行业三元主体进行分析,构建基于"三元主体"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以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刘玉方 《文教资料》2020,(9):119-121,134
在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工匠精神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又是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需要,更是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高职学生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培育的现状,并提出了加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培育的融入思政课程、融入专业课程、融入实践教学、融入校园文化和融入创新创业等五条途径,构建了工匠精神嵌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五位一体"的培育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