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钱梦龙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语文导读法”不能仅仅被看作一种教学方法,也不是一种教学体系,而是一种教学观.钱梦龙语文导读观的关键是“导”.“导”是钱老课堂的表现形态——随意而谈,循脉而行,依文而练.“导”也是当代课堂的应然追求——坚信“导”的理论,丰富“导”的载体,完善“导”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对于一堂课的经典性的探求,课程意义上的探究显然要比方法上的探究更有意义.钱梦龙老师的课程意识集中表现在“我教的是语文课”“认定读书这个目标”等方面,文章在比较中具体阐述了经典之所以为经典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钱梦龙先生的语文导读法在我国语文教育界影响深远.“训练为主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突破了现实生活中大家对“训练”的常规认识,让人耳目一新:“训”指教师的指导,“练”指学生的实践,“训练”是师生互动的一种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内容,最终指向的是对人才的培养,因此在确定教学内容时,一定要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人。  相似文献   

5.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可谓惠及终身.钱老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引而不发,跃如也”.钱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以学生成长为本.钱老用生动的课例告诉我们最朴实、最本真的语文教学之道:教会学生读书,教会学生表达.  相似文献   

6.
将钱梦龙先生《愚公移山》与郭初阳老师《愚公移山》教学进行对比评析.两位教者呈现了两种不同的文本解读姿态,解读结论与解读方式截然不同.他们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一个充分尊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一个将学生当作演绎自己独到见解的看客.钱老的课是语文教师研习教学的经典课例;郭老师的教学也受到一些追求教学个性的语文教师的热捧,两课的影响力均很深远.  相似文献   

7.
钱梦龙导读教学思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和本世纪初曾经两次引起语文教学界甚至整个教育界的激烈争论。对不同的争鸣观点进行阐述并对争论的内核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其目的是为了展示钱梦龙教学思想依然具有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大凡有一定的特色的事物、现象、观点的出现,伴随而来的就是一场争辩,小则形成热点话题,大则形成一股浪潮或意识形态的思潮。不过,热点也好思潮也罢,在思想解放、言论自由的时代,它断不会酿成苦酒,相反,通过争辩能达到去伪存真、激浊扬清、达成共识的目的。钱梦龙先生的语文教学“三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观点自八十年代初成型之后,尤其是《语文导读法探索》出版以来,几乎没有间断过论辩。最近浙江省教育学院和《教学月刊》编辑部站在世纪的门槛上,在新世纪钟声依稀可闻之际,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语文学科教学的忧患意识,组织语文教学模式研究座谈会,并相继刊发一些重要文章,引导大家对语文教学模式进行重新审视和全方位思考。钱梦龙的“三主”观点又一次走到前台,成为大家争论的话题,其中有“解构”的呼声。有“一个时代的结束”的论断,也有决不能放弃的呐喊,各自以过人的雄辩和严密的论述表现出大家之气,真让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9.
钱梦龙先生35年前的《愚公移山》教学,对今天的语文教育改革仍有诸多启发:释放学生需求,体现学生主体性;教师立场读者化;学法决定教法;语文能力优于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教学第一目标;思维训练是提高核心素养的第一任务;质疑与反质疑是教学相长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现代教学相关理论,对钱梦龙老师的经典名课《愚公移山》,从教学目标、学习条件、起点能力、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五个方面加以评析,以期形成对名师代表课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11.
《教师》2011,(14):F0002-F0002
本书记述了作者多年来一以贯之的教育教学思想,他从来不瞄准考试,而是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把知识教学、能力训练、性格培养、情感陶冶、个性发展等交融起来,汇成一股推动学生天天向上的巨大影响力。学生在这股力量的催动下,软弱者变得坚强,懒惰者变得勤奋,无知者变得有知,无能者变得多能。  相似文献   

12.
反思自己的三个模教教学片断,设想以钱梦龙老师的教学智慧,该会如何让学生“跳”进《愚公移山》的文本深处,如何捕捉课堂契机,启发诱导学生,如何抓住时机“曲问”去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通过比较,切身感受到钱梦龙语文教学智慧,深悟钱氏“三主”教育思想和导读教学艺术魅力,重新认识《愚公移山》之为里程碑式经典课例的真谛.  相似文献   

13.
杨兴刚 《现代语文》2007,(11):82-83
对于钱梦龙老师的"三主"导读理论,历来是争论不休的,但是对于钱老师"四式"教学实践,语文教育界却是一片颂扬之声。那篇著名批判文章中的某些观点,我以为是很有代表性的,"钱氏导读法的技巧出色地表现在他的设问上。……这种从思维侧翼寻找思维切入口的‘曲问’,不仅  相似文献   

14.
教学名师的教育智慧包括显性的学科教学实践及其理论积淀、教育教学探究及其相关主张,也包括隐性的蕴藏在其专业发展过程中的成长智慧.多年来,人们关注和研究较多的是教学名师的显性智慧,而对他们隐性的成长智慧缺乏深入开掘,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对一般教师的专业发展极具启发和借鉴价值的宝贵资源的流失.走近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通过对其成长历程的梳理和解读,从个案中初步揭示教师名师的成长智慧,具体表现为:立足学科教学,建立自己的课程观;反思自己的成长并进行理论概括;穿行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做创生性的对话者.  相似文献   

15.
16.
孙莉莉 《现代语文》2007,(10):60-61
20世纪80年代,钱梦龙老师的"语文导读法"以其简约的理论概括、明晰的教学体系、鲜明的个性特点和显著的实践效果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以此为基础,也在全国形成了  相似文献   

17.
经典回放师:今天我们准备上一堂课外阅读指导课,这篇文章是我从课外选来的。我先问问同学们,你们课外看不看小说?看过小说的同学请举手。(看学生的反应)看来很多同学都看过小说。(问一个学生)你看的什么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还是短篇小说?1……师:你们听说过微型小说吗?(部分学生:听说过)今天我选的是一篇微型小说,它又称小小说。  相似文献   

18.
钱梦龙先生的追问以语言、情感和训练为立足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让他们体会教材的人文内涵,并不断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研究钱梦龙课堂追问课例,对我们当下的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从钱梦龙先生提出以"三主"为指导思想、以"四式"为教学模式的语文"导读法"以来,围绕"导读法"的研究就从未停歇。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围绕"导读法"的理论研究;二是对钱梦龙经典课例的分析;三是体现导读思想的教学访谈。从语文学科自身性质来看,课堂实践是教学理念的"试金石"。"导读法"能否真正为教师所掌握,还有待于在课堂教学中的操作和运用。  相似文献   

20.
韦力 《广西教育》2012,(12):59-60,62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钱梦龙的名字就已声震教坛。他从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教师资格专门培训,自称"至今仍是一名学历不合格教师",却以"基本式"为教学模式独创"语文导读法",在中学语文界引起巨大反响。"基本式"教学法形成1931年2月,钱梦龙出生在上海郊区的一个乡村小镇。1952年,钱梦龙走上讲台,成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钱梦龙一开始就决定不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