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河象》是九册第二组的讲读课文。它是一篇文艺性的科学小品,选自“少年科学丛书”《大象的故事》。作者刘后一。文章先介绍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和特点;接着介绍科学家们对这头黄河象的假想以及这头黄河象是怎样变成化石的;最后写象的化石发现。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假想”,这一假想是科学  相似文献   

2.
《读写例话》在语文教材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顾名思义,它就是对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所说的有针对性的紧要话。在教学中,我作了以下几点尝试。1-在单元教学中,把例话作为教学典范,深入分析讲解,以期达到单元作文教学抛砖引玉之目的。例如,《黄河象》一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作者是如何有条理地交代清楚黄河象这一化石保存完整的原因的。在教学实际中,我首先让学生阅读这一范文,然后让学生带着“黄河象化石保存完整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再仔细默读例话《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之后,学生就会很容易地明白黄河象化石保存完…  相似文献   

3.
黄河象     
一、作品与题解这篇讲读课文是科学说明文,介绍了一具古代黄河象化石的来历。这具象的骨骼化石是在黄河流域的甘肃省发现的,所以以“黄河象”命名。“黄河象”属“剑齿象”的一种,因此,又名  相似文献   

4.
《黄河象》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河北武安市徐淑丽《黄河象》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写的是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高大完整的黄河象骨骼化石,科学家设想了这头黄河象的来历,以及假想的依据。从表达形式看:一、本文寓逻辑推理于具体形象事物之中。二、重点突...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册的《黄河象》一文是一篇科学性较强的文章,对于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变化有激发和指导的作用。课文介绍了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和科学家假想这头黄河象化石的来历。科学家推想这头黄河象失足落水前的情形及落水时那一瞬间的情况都有科学根据的,体现了文章的科学性。然而落水后的想像失去了科学的准确性,想像不  相似文献   

6.
《黄河象》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内容及假想的依据,并明白这一假想是建立在科学的事实基础上。同时,这也是一篇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的极好教材。教师可紧扣这一重点,设计“自问——自推导假  相似文献   

7.
《黄河象》这篇课文,作者依据一具大象的骨骼化石,假想了一头黄河象的来历,向人们叙述了黄河象骨骼化石保存得完整的原因.其突出的特点是严密的逻辑性和合理生动的想象.因此,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训练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8.
“以读引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这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第九册第二组课文是培养读写能力,体现读写结合的好教材。 本组教材由《黄河象》、《落花生》、《小青石》,“读写例话”、“基础训练”组成,重点训练项目是“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测重于写的训练。使学生知道写文章怎样才能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并能联系学生的习作,克服不会取舍材料,平铺直叙,详略不当,没有重点的毛病。教学本组教材怎样围绕训练项目,从整体入手,培养读写能力呢?我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教材浅析 本组的三篇课文,都是以物做题目,但文体不同,《黄河象》是一篇结构严谨的科学小品文。《落  相似文献   

9.
《黄河象》是六年制十一册第三组的讲读课文,选自少年科学丛书《大象的故事》。课文主要向人们叙述一九七三年在甘肃省发现的黄河象骨骼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和为什么能保存得这样完整。为了讲清楚这两个问题,作者把叙述化石骨骼的完整和科学家假想黄河象的来历作为主要内容,作了重点叙述。教学时,要根据课文特点,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发  相似文献   

10.
五年制语文九册6课《黄河象》是一篇科学小品,写的是科学家们对一头古代黄河象来历的假想及有关知识。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借助图片、幻灯来再现黄河象的形象,搞些直观教学。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过我觉得,教语文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直接把语言文字转化为视听形象,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地观察、思考、领悟。如果学生用不着看图片,只要一读课文,脑子里就能映现出没有图片的图  相似文献   

11.
读写新闻     
第七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在银川颁奖由本刊主办的第七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颁奖大会于2006年8月21日—23日在塞上江南——银川隆重举行,一百余名获奖师生和组织单位代表参加了颁奖大会。颁奖大会由本刊主编晓苏主持。大会第一项是全体起立聆听《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选择此曲是因为颁奖大会在黄河之边的银川举行,另外《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光未然是我们华中师范大学的老校友。大会首先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党总支书记谭根稳同志致辞,接下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胡亚敏教授宣读特等奖获得…  相似文献   

12.
你知道黄河象吗?黄河象是300万年前生活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剑齿象,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象,由于发现于黄河边,研究人员就给它取名为黄河剑齿象,俗称黄河象。  相似文献   

13.
我在教学科学小品文《琥珀》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刚学到的“顺序和插叙”的方法,和以前在学习科学小品《黄河象》一文中学到的“倒叙”的方法,设计了这样两道自学题:①理出《黄河象》、《琥珀》两文的文章思路,分析它们各用什么叙述方法写的?比较这两种写法各有什么好处?②学习《黄河象》开头的叙述方法,给《琥珀》重拟一个开头。通过比较,学生领略了这两篇文章写法各自不同的妙处:  相似文献   

14.
《黄河象》是六年制第十一册讲读课文,这篇课文独到之处是作者介绍黄河象骨骼化石的高大完整,科学假想来历,课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是一篇文质兼优的科学说明文。现代教学观主张要在知识记忆和模仿的基础上,追求培养学生的能力,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去创新,使素质教育诸因素能在语言教学中得到体现。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我对本文的讲读作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15.
《黄河象》一文写的是科学家们根据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假想了这头黄河象的来历。“科学家们是怎样想象黄河象的来历。根据什么想象出来的”,这是全文的重点。笔者认为在教学时抓住这个重点,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思路展开讨论,了解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第11册第七课《黄河象》介绍了一具古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并根据化石及发掘情况假想了化石的形成情况。 《陕西教育》1992年第4期曾刊登一篇《黄河象来历的质疑》。我在实际教学中又发现《黄河象》一文还有以下三处不妥。 一、黄河象的尾椎骨哪里去了? 课文在第一节着重讲述了黄河象骨骼化石的高大完整。介绍化石完整是这样说的——“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厘米长的末端趾  相似文献   

17.
一、正确定标策略阅读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 ,必须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去引导学生“创”。一句话 ,无论怎么创 ,都要有利于读写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智力的开发 ,有利于认识能力的发展。这是衡量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训练成败的重要标志。以《黄河象》的教学为例 ,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让学生假想黄河象还有哪些可能失足落水。学生可先发散思维 ,然后再聚合———但无论怎样推断想象 ,都必须根据黄河象骨架的完整和斜插在沙土里的姿势合理展开。进行这一训练 ,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科学小品文介绍知识一定要具有科学性 ,为同学课文的学…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依据,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2.清楚文章整体结构安排。 3.能口述重点情节。二、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效果 1.课文写了几部分?怎样划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研修班"上,我聆听了北京市光明小学特级教师武琼老师的示范课《黄河象》。听名师的课多了,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共同的特点:每一个名师的每一  相似文献   

20.
《黄河象》系酷似说明文体的记叙文,有传授科学知识的内涵。本课教学的着重点应通过黄河象来历的假想推理故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展思维教学宜置于“四定”控制之中。一、定序控制。定序控制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粗略了解本课的整体结构。《黄河象》一课采用了引叙故事的笔法,全文可分三大段。第一段介绍黄河象化石的形象特征,为黄河象的来历提供依据。第二段讲科学家们对这头黄河象来历的假想推理。第三段则交待黄河象化石的发现,定序控制应把住这文路而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