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朝鲜放卫星     
《中国新闻周刊》2012,(14):22-23
4月的朝鲜经历了自金正日逝世以来前所未有的波动。从发射"光明星3号"失败,到金正恩新增两个"第一"和一个"最高"头衔,朝鲜打开所谓"强盛大国大门",然后就是联合国安理会所有成员国一致通过了谴责朝鲜"射星"的主席声明。金正日说过,"没有糖果可以活下去,没有子弹就不能生存。"不遗余力地发展尖端武器,这也是朝鲜"先军政治"必然的选择。从20世纪80年代起,朝鲜即开始研究用运载火箭发射卫星。本次卫星发射是朝鲜第三次尝试将本国自主开发研制的人造卫星送入太空。因为没有强大的工业支撑和财力支持,缺乏空  相似文献   

2.
仅仅过去了半年多,朝鲜就宣称,已经解决了卫星发射的技术难题。此前,许多人认为,经历上次失败后,朝鲜会用一次核试验来挽回脸面时隔半年,朝鲜将再次发射卫星的消息,触动东北亚乃至全球的敏感神经。朝鲜宇宙空间技术委员会发言人12月1日表示,朝鲜将在12月10日至22日期间发射自主设计制造的"光明星3号"二期应用卫星。  相似文献   

3.
读者来信     
封面反馈@木子:朝鲜此次发射卫星罕见地保持了信息的透明,及时宣布发射失败,这是新领导人的新风格吗?@海德格尔:据说很多朝民众认为试射导弹是浪费,他们甚至怀念金正日时代。  相似文献   

4.
金正恩时代的朝鲜,处于比金正日时期更复杂的外交局势中,外交政策导向还不清晰。目前,金正恩的主要精力仍在稳定国内政局,建立和巩固自己的权威朝鲜再次发射卫星,成为金正恩执政一年来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又一块试金石。据朝中社12日报道,朝鲜当天使用"银河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二颗"光明星3号"卫星,卫星已经进入预定轨道。当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  相似文献   

5.
2013年1月24日朝鲜宣布,计划进行第三次核试验。朝鲜国防委员会发表声明称"在反美对决战中,朝鲜不掩饰将继续发射卫星和运载火箭,以及进行更高水平核试验以瞄准宿敌美国"。谴责联合国安理会涉朝决议,称六方会谈和"9·19"共同声明不再存在,以后不会再有讨论朝鲜半岛无核化对话。2013年2月12日上午10时57分,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爆炸当量预计为1万吨。朝鲜官方对于此次核试验的评价为"非常完美",  相似文献   

6.
早在半个多月前,人们就开始谈论朝鲜试射导弹的可能性,美国媒体天天刊登间谍卫星偷拍的朝鲜导弹发射基地图片。美国人的惊恐来自一个射程可达阿拉斯加的远程导弹。美国的强硬派政客甚至要求布什政府针对朝鲜可能发射导弹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行动。  相似文献   

7.
自1982年10月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以来,我国潜射导弹经历了30年的发展历程,从弹型到发射平台(潜艇)都实现了多种、多型。随着海军装备的不断发展,潜射导弹发射的拍摄机会不再为试验专属人员和个别"皇家"记者所独有,越来越多的媒体摄影记者和基层报道员走近了潜射导弹发射的现场。当然。机会有了并不意味着拍摄成功。因为潜射导弹的拍摄有着与一般记录性摄影不同的特点和技术上的要求。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摄影实践,谈谈潜射导弹拍摄技术方面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乔侃 《新闻天地》2009,(5):33-34
4月9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出席了在平壤开幕的朝鲜第12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并再次当选为国防委员会委员长。此前一周,朝鲜宣布发射卫星,让金正日再次是入世人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5月25日,朝鲜中央通讯社发表新闻公报称,朝鲜当天“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在最近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朝鲜已经先后进行了“卫星”发射、核试爆和多次导弹发射。  相似文献   

10.
从朝鲜宣布将发射卫星,到2012年4月13日发射以失败结束,朝鲜半岛之局势再次陷入僵局。短短十几天时间,世界各大媒体争相进行报道卫星发射情况,再次引起国际舆论对该地区的极大关注,也使得诉诸不同势力和利益的媒介之间较量空前,其中,朝鲜媒体与以美日韩为代表的媒体以引据法理、威慑心理、展现事实的手法进行舆论较量,显得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11.
2008年6月9日20时,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9号”广播电视直播卫星送入太空。这是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位于四川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首次航天发射。卫星将采取不加密方式传输节目,居民只要安装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就可收看。中国将由此进入直播卫星时代。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世界》2006,(3):49-50
太空开发机构分工明确 早在1970年,日本就发射第一颗国产人造卫星,成为继苏、美、法之后第四个拥有发射卫星能力的国家。同年,日本正式制定宇宙开发计划,确定研制运载火箭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13.
王淼 《档案天地》2013,(6):35-40
早在公元1368年,我国明朝的"万户"就冒着生命危险成功试验了世界上第一枚火箭。但星移斗转,600多年过去,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弹却被欧、美抢先发明,他们踏着当年万户试验火箭的脚印,向现代火箭、导弹发起了进攻。德国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研制出了V-2导弹,然后是前苏联、美国在德国的V-2导弹基础上,开始了现代火箭、导弹、卫星和飞船的研制工作,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掌握了现代导弹核技术的美、苏两国.并没有将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都用于国家的经济建设.也不是用于本国的安全和自卫.而主要是用于对别国的武力威胁。如50年代初.美国就曾经企图在朝鲜战场上使用核武器:六七十年代.中苏关系一度恶化,赫鲁晓夫等也曾企图对中国使用导弹核武器。  相似文献   

14.
航天之路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七",从"长征"一号到"长征"五号,一个又一个成果见证了航天大国的成长。有朝一日,"嫦娥奔月"——中国人踏上月球将成为现实。从"长一"到"长五"据我国著名的运载火箭专家茹家欣回忆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是在某型号导弹的基础上研制  相似文献   

15.
继第二次核试验之后,7月2日和4日,朝鲜先后发射了11枚射程在300-500公里的短程导弹。朝鲜此举使东北亚、尤其是朝鲜半岛局势更显紧张。  相似文献   

16.
朝鲜近期的一系列言行让原本狭小的对话空间显得更加逼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朝核问题会就此笔直地向死胡同走去。过去的经验是,朝鲜往往在发射导弹和进行核试验后,言行会变得缓和  相似文献   

17.
凌翔  寒羽 《航空档案》2006,(1):13-30
1982年10月16日,新华社受权向全世界发布了《我国向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的新闻公报,当天同时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电,贺电的全文是:“参加我国运载火箭研制和发射试验的同志们:正当全国军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之际,你们在海上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达到预期目的。这是党的独立自主、自立更生方针的又一胜利。它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这对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相似文献   

18.
成文军 《军事记者》2010,(3):I0002-I0002
在军事题材摄影中,炮弹在火光中飞出炮膛、导弹喷射着火焰冲出发射管等场景,都是摄影者不懈追寻的精彩瞬间。《中华神盾》的作者正是选取了舰载防空导弹发射的一个瞬间。舰首的防空导弹从发射筒腾空而出,在前甲板的装备和宽阔的碧海蓝天映衬下,给人强烈的动感和十足的冲劲。  相似文献   

19.
《青年记者》2007,(14):5-5
据《新京报》,中国探月一期绕月工程各大系统已基本完成试验与测试工作,预计年内执行发射嫦娥一号任务,探月二期已完成总体实施方案编制论证。我国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自主创新正在多个方面取得积极进展。ARJ21支线飞机全面进入总装阶段,于近日全机对接;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已经进入研制阶段;风云二号D星、海洋一号B星等卫星发射并开始交付使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六月九曰晚八时十五分.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九号”广播电视直播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将正式进入直播卫星时代。“中星9号”卫星,是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向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订购的一颗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卫星装载二十二个Ku转发器.功率为一万零七百瓦.设计寿命十五年,是一颗大功率、高可靠、长寿命的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它是按照国际电信联盟广播卫星业务AP30和AP30A文件所规范的各项系统要求进行设计、制造的.卫星频率采用的是国际电联规定的BSS频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