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红茹 《内蒙古教育》2013,(10):46-47,72
":学困生"的转化一直是困扰学校、老师和家长的难题。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把他们分为"视觉型""、听觉型""、触摸感知型"和"运动型"四种。然后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特征和心理特点因类施教,使其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从根本上消除"学困生"存在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胡德运 《学子》2012,(11):77-77
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这样的一群孩子:他们或是考试成绩差,或是上课不守纪律,或是常与同学"闹别扭"、惹是生非……他们常被老师忽视,被同学冷漠,他们总觉得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他们总觉得事事不如别人,他们有一种"以烂为烂"的自暴自弃的心理。和其他同学相比,他们在学习、思想或行为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偏差,而他们就是被我们冠以“...  相似文献   

3.
胡喜鸣 《教师》2011,(7):104-105
笔者从事教师培训工作已有多年,总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师对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为什么老师总把培训看做是来调节、休息、放松一下的"福利"?最近,有幸参加了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主办的"2010年湖南省教师培训机构培训管理者研修班"的学习和研修,我深感收获很大,启发很多,进而对这一直思考的问题找到了一些答案:1、培训者对被培训者缺乏需求分析;  相似文献   

4.
神奇的帽子     
钟锐 《科学启蒙》2012,(3):102-105
从学校出来,左小旗心情沮丧,他把路边的小石子幻想成欧阳老师,把它们踢得好远。其实,左小旗一直以来没少招老师的批评,但他总能在"骂声"中茁壮成长。但欧阳老师就不同了,她很懂得团结大多数,打击极个别,每  相似文献   

5.
常有老师反映,学校开展阅读的障碍往往在于一些学科教师的误解,这些教师总是把阅读当作语文或外语学科的任务,而没有认识到阅读是一种基本学习能力;他们非常在意学生的答题能力,而把"阅读"当作无足轻重的东西,他们认为,自己也没有"阅读",一样学好了数理化,也的确"走遍天下都不怕"——殊不知他这个"都不怕"正是最可怕的东西!这种狭隘的认识误导了很多学生。我在某市做报告,互动阶段,有老师问我一年读了多少本书;我没计算过,想到一年来写过七八篇书评,于是随口说:"大概七本吧。"没想到后排一位一直伏在桌上瞌睡的30多岁的教师站起来问:"你一年读了七本书,难道不觉得有点浮躁  相似文献   

6.
教学片段一:积累"分"的经验,自然生成"平均分"师:淘气和笑笑共进午餐,服务员给他们送上4颗草莓、2杯可乐和1张比萨饼,你能帮他们分一分吗?生:每人可分2颗草莓、1杯可乐和半张比萨饼。师:老师为每位同学都准备了1张"圆圆的比萨饼"(老师把圆片纸举起来),你能用这张"比萨饼"分一分,  相似文献   

7.
严长宜 《考试周刊》2011,(13):95-96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创造空间,给"顿悟"加点催化剂,让他们学会主动,学会感动,进而学会学习,提高综合能力。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要把爱给学生,特别是中等生,不要给予他们太大的期待,以免造成他们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8.
王仕文 《考试周刊》2011,(46):76-77
"作文难,难作文",自从开始接触作文,这句话就一直牢刻脑海。中师毕业后,我走上了教师岗位,才发现作文不仅难写,而且难教。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在教学这块领地,老师似乎谈作文色变。也许正是因为一个"怕"字,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老师定框框,学生永远只能在这个框框里面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好按照老师的要求硬着头皮去应付,空洞、不真实、  相似文献   

9.
《第二课堂(小学)》2011,(8):126-127
昨儿忍不住把头发稍微烫了下,今天上课老师指桑骂槐地说:"女孩子嘛,再怎么贪睡早上起床也得梳一下头啊……"几个学生考试当天起晚了,他们撒谎说公共汽车轮胎爆了所以误了考试。老师同意他们补考,  相似文献   

10.
程学卫 《贵州教育》2012,(21):25-26
我校有学生644名,弱智儿童有6名,他们的名字是小杰、小波、小松、青青、小红、小妮(化名)。其中青青和小杰的智障是三级,他们都是被"遗弃"的对象在老师的作业本批改中,没有他们的本子,在课堂交流中,他们没有发言权,不是老师不收,不是同学们不和他交流,而是因为他们不会写作业,他们不知道该说什么。在课堂上他们往往掏出一本子在上面画一些横七竖八的图案,假若仔细一看,就是无数个"井"字。  相似文献   

11.
每个班都有积极活跃的孩子,他们敢于表现、乐于助人,热情活跃的他们总是吸引了小朋友和老师的关注,但有一些"安静"的孩子总是会让人忽略。他们平时很少大声说话,在集体活动中不愿意主动表现自己,不愿意主动和小朋友交往,他们更愿意"安静"的生活在这个大集体里,瞧!豆豆就是这样一个"安静"的孩子。在上课中他的小眼睛一直静静地观察老师,做题中自己静静地独自完成作业,课间自由选择时间从来不会下座位找小朋友去玩,自己静静地在绘画在纸上表述着他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张伶 《学子》2012,(12):29-29
前不久,我参加了全国"现代与经典"的观摩活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南师附小孩子们精彩绝伦的课堂表现,他们在课堂中实现了自我,张扬了个性。追根求源,孩子们为什么能有如此表现?主要是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掌握了"放"的艺术。传统的老师总是把自己当作“纤夫”,对学生一点一点地教,要他们亦步亦趋,教不厌细,日清月结,把学生看成是需要拉...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个笑话段子:一老师闯红灯,被一交警拦住。老师说:"拜托,我上课要迟到了。"交警说:"你是老师?谢天谢地,我等了20年,请把‘不再闯红灯’写100遍!"我们一笑之后发现,孩提时代遇上不喜欢的老师,  相似文献   

14.
蔡雪琴 《海南教育》2014,(20):16-17
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与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教学生学,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此他们也逐渐地在思考如何把"教学生学"转变成"让学生学",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应该把"权利"归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5.
王毅芳 《考试周刊》2012,(38):188-188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关于"待进生"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待进生"是指不被同龄孩子欢迎,甚至被老师、家长揪心和担忧的一个小群体,但他们的影响却波及班级、学校、家庭及整个社会。他们孤独、自卑、焦虑、多疑,常常封闭自己的心灵。然而,在他们心灵深处又是那么的渴望与人交往,甚至这种渴望比一般学生更加强烈。如何增强"待进生"社交自信,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为此我进行了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丁柏林 《考试周刊》2012,(40):76-77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传统的教学思想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有的教师甚至认为不"听话"的学生是患了"多动症"。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上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逐渐产生厌学情绪。长此以往,形成大面积的后进生,日积月累,延误他们的一生。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实施以来,由于新教材留给老师的空间很大,不少教师对现在新的高中数学教学要求的把握以及在课堂中有效地落实好教学目标和要求还存在着"新教材老要求、新要求老套路"等问题。"满堂灌"退出了历史舞台,被"满堂问"所取代,老师是讲的少了,但是大部分学生处于"不懂"的状态,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度的达成。作为学生,不再是过去"只有考学才能走出山沟"的学生了,他们的追求是全方位的,甚至是"没有兴趣免谈"的地步。他们更希望在课堂上解决所有的学习问题(虽然我们都知道不可能),但是这也反映了目前学生的普遍一种心态。正因为此,我们数学界一直就没有停止过"有效教学"的相关研究和讨论,这不仅是教育本身发展的方向,也是减轻学生负担的很重要的一方面,顺应历史的潮流。  相似文献   

18.
爱心是教育的灵魂,也是当好老师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要把爱倾注给每一个学生。"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可见,爱不是一种策略,而是一颗热情相待的心。在教学中,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和每一个心灵去沟通,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对他们抱有"我相信你能行"的信心。这样,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得到他们的信赖,点亮他们的心灯,才能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19.
张莉 《班主任》2013,(8):50-51
那一年,我教三年级。一天中午,我刚进教室,学生就向我报喜:"老师,加分了,加分了,咱们班今天加了好多分。""老师,我们班这周只扣了一分,再算上今天的加分,一定能得流动红旗!"听了孩子们的话,我也很高兴,因为几周以来,孩子们一直为没能得到流动红旗而耿耿于怀。我的心情也被他们感染了,高兴地说:"班会课上要对加分的同学特别提出表扬。  相似文献   

20.
日光     
乱儿 《中学生百科》2014,(12):33-34
裴小马一句话把全班同学都逗乐了,把江山老师气个倒仰。 江山老师问"岁寒三友指的是什么"时,裴小马的目光停留在窗外操场的某一处。江山老师的一支粉笔头准确无误地落到裴小马的额头上。同学们都有点被江老师的绝技惊呆了,倒是裴小马吓了一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