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理论对中国文化教育的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通过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探究与学习,把他的一些教育理念充分应用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斋藤秋男是日本著名的陶行知研究专家。他感佩于陶行知的伟大人覆卓越的教育思想,怀抱重建战后日本新教育,开辟日本和平民主新道路的愿望,在50余年中,始终致力于陶行知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陶行知著作日译的先驱,日本介绍陶行知的主将和研究陶行知的核心,年轻陶行知研究者的导师,中日陶研学术交流的友好使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05年年会于2005年11月9—11日在浙江宁汉召开.50余家教育理论刊物的70余位代表与会。中国教育学会顾问、教育理论刊物分会名誉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瞿葆奎先生莅临会议并发言,对分会的发展寄予厚望;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赵间先到会并讲话;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理事长、博士生导师傅维利报告了理事会的工作。本次年会顺利完成了换届选举,并就办刊的经验、困惑及2006年的工作重点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现代最重要的教育思潮之一。它对中国当代大规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本次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方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最大亮点,是对传统课程结构模式的一种突破,也是对陶行知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教育史上,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具有深远的影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与实践的联系,倡导在生活中学习,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该教育理论对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介绍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涵及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启示,探究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也是“五四”以后中国最具影响的进步教育家。“生活教育”思想作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其形成和确立,是陶行知苦苦研究中西文化,  相似文献   

7.
我赞赏吕建伟校长的追求本真的办学理念。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扎根平民教育、乡村教育的实践,立足中国本土,勇于改革,敢于创新,探索和试验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体系。今天,我们追求本真的教育,就要学习陶行知,践行陶行知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创立了崭新的教育学说——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以其鲜明的特色,在中国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起过不可磨灭的作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的某些方面,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变革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这也正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本文旨在原有课程设置缺陷剖析的基础上,进而论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于新课改的必要性。重新提倡“生活教育”,能最有效地树立学生的生活教育观,吸收借鉴陶行知生活教育论的宝贵经验,为中国当前的新课改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当前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课程改革随之而来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学校变革和知识结构的变革。在中国教育改革路途中,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地位不可撼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论著浩瀚如海,他的教育思想响彻国际,更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老师和学生。1919年,陶行知先生在《新教育》一文中详细论述了对新教师的期望和要求,为当前新课程改革和教师教育等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蓝本。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教育变革并为当时的民主革命培养了大批革命人才,也对当今中国教育发展有着巨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研究者从"人"的角度出发,对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关于为什么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突出了陶行知以人的价值作为核心价值和终极价值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1.
张志刚 《吉林教育》2009,(7):113-114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浚,后改知行,又改行知。1910年入南京金陵大学学习,1914年赴美国留学,1915年获伊利诺大学政治硕士学位,同年秋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拜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和孟禄为师,1917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都市学位总监”学位,同年怀着“要使全中国人都受到教育”的宏愿回国。陶行知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向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大变革时期产生的杰出的人民教育家,他在教育思想上富有创见,在教育实践上勇于革新,在办学作风上讲究实效,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他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并亲自加以实践,对改变旧中国落后的教育面貌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对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后人留下了以“生活教育”为中心的一整套教育理论,下面就生活教育的哲学基础和精神实质做一分析以确定生活教育理论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他结合中国教育实际,创造了一系列教育思想。他的和谐教育思想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推动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对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其教育思想的实际应用与影响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长期在南京学习和工作,并在南京开展推进平民教育运动、推动女子教育改革等新教育探索。陶行知的江苏教育实践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体系对江苏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陶行知教育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挖掘、阐发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内涵和时代价值,继承、发扬陶行知奉献开拓精神,尊崇、学习陶行知高尚品格。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是继孔子之后我国教育史上第二个获得“教育圣人”(郭沫若语)称号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语)。他的许多教育思想,特别是乡村教育思想对当时的中国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联系到今天我国农村教育实际,陶行知先生的乡村教育思想仍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是出生和成长在中国土壤上的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是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其中国特色的一个主要体现就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创造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坚持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文化和教育传统,积极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并使之本土化。文章着重从陶行知的教育观①、教育理论及其教学法三方面探讨了其对近现代教育本土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上叶,郭秉文、胡适、陶行知、蒋梦麟等在研究践行杜威教育思想过程中形成了中国杜威教育学派。本文在研究杜威实验主义教育思想核心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杜威教育学派的师承关系以及他们对杜威现代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揭示了中国杜威教育学派在现代教育发展中的影响及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05年年会于2005年11月9日至11日在浙江宁波召开,有50余家教育理论刊物的7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教育学会顾问、教育理论刊物分会名誉会长、华东师范大学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瞿葆奎先生亲临会议,做了重要指示。中国教育学会赵闾先秘书长莅临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等也派代表到会祝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理事长、博士生导师傅维利先生做了理事会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8.
王铁军 《江苏教育》2011,(11):32-33
我赞赏吕建伟校长的“追求本真”的办学理念。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扎根平民教育、乡村教育的实践,立足中国本土,勇于改革,敢于创新,探索和试验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体系。今天,我们追求本真的教育,就要学习陶行知,践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走自己的路,走个性特色之路,走改革实验之路。  相似文献   

19.
曾经被毛泽东誉为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在1950年仍被<人民教育>称为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奠基者之一.但是随着对<武训传>和武训批评的深入,武训精神的倡导者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遭到质疑.以陶行知的学生为代表的一批教育界的高层领导不得不重新评价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他们认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阶级属性是小资产阶级的,陶行知是深受实用主义影响的,他的教育思想是改良主义的,陶行知是教育救国论者.这样,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新中国就失去了应有的地位.这是造成新中国教育事业曲折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着丰富的教育期刊实践。他一生或任主笔、主编,或与同事一起共同主、创办诸如《新教育》、《平民周刊》、《新教育评论》、《乡教丛讯》、《生活教育》、《大众教育》等十余种刊物,其中,大部分属于教育类期刊。在创办教育类期刊的同时,在办刊思想方面,他对教育期刊的宗旨、功能与作用、刊载内容、出版与编辑等工作有着自己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