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善施 《新闻知识》2004,(12):48-50
我们不难发现,目前部分报纸编辑校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错别字这类低级的错误,如同一只只可恶的“白蚁”侵蚀着报纸,严重地影响到报纸的质量。报纸差错的出现除了一些客观原因和偶然因素外,反映出一些报纸管理和编校工作有所松懈。这个苗头应该引起各个方面和每个编采、校对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付友华 《出版广角》2013,(22):72-73
校对是出版编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程序,其主要是根据原稿审查文稿的错误,包括字词拼写、语法的错误、政治错误等。校对工作要求编校人员的知识储备量越来越大,也使得编校人员的耐性、责任心、上进心更强,这是对校对人员性格的磨炼,从而也使其更加适合校对这份工作,使其能更好地提高期刊质量。  相似文献   

3.
由于实行了电脑操作,无原稿可做比较(即使有原稿,也只能参照比较),报纸校对工作不再以传统的“校异同“运作方式为主,而是以在新技术条件下实施“校是非“的校对方式为主.这一变化并不意味着可以取消校对,而是应强化校对工作,全面提高校对人员的素质,由专一校对向校对编辑或校审方向发展.在提升和扩大校对功能基础上实行“编校合作“,形成更密切的“编校合力“,是报纸校对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根据自身的体会和观察,将电脑操作中可能或已经出现的主要差错作一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4.
由于实行了电脑操作,无原稿可做比较(即使有原稿,也只能参照比较),报纸校对工作不再以传统的"校异同"运作方式为主,而是以在新技术条件下实施"校是非"的校对方式为主.这一变化并不意味着可以取消校对,而是应强化校对工作,全面提高校对人员的素质,由专一校对向校对编辑或校审方向发展.在提升和扩大校对功能基础上实行"编校合作",形成更密切的"编校合力",是报纸校对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根据自身的体会和观察,将电脑操作中可能或已经出现的主要差错作一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5.
由于实行了电脑操作,无原稿可做比较(即使有原稿,也只能参照比较),报纸校对工作不再以传统的“校异同”运作方式为主,而是以在新技术条件下实施“校是非”的校对方式为主。这一变化并不意味着可以取消校对,而是应强化校对工作,全面提高校刘人员的素质,由专一校对向校对编辑或校审方向发展。在提升和扩大校对功能基础上实行“编校合作”,形成更密切的“编校合力”,是报纸校对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根据自身的体会和观察,将电脑操作中可能或已经出现的主要差错作一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6.
谈编校合一     
出版工作发展很快,书刊越出越多,大家都感到高兴。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令人头痛的事,就是书刊上出现的错别字太多,“批准”错成“批淮”,“遣送”错成“遗送”,“荼毒”错成“茶毒”,这类差错随处可见,举不胜举。不仅如此,而且竟出现“展望出版社”错成“展览出版社”这样的事。这么错下去怎么得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就想到如何从出版社的编校体制的改革上做文章。解放前的出版业(当时的书店)大都实行编校合一的体制,当时的编辑部人员很少,也不得不如此。当然编校合一也有其合理的一面:编辑管校对可以减少校样上的许多错误;校对当编辑助手,学做编辑工作,业务上可以得到培养和提高。开明书店是实行编校合一取得显著成效的单位之一。他们出版的书,校对精,错字少,声誉卓著。周振甫、王攸二位同志都是开明的老人,我们请他们写了两篇文章,介绍当时的经验,以供大家参考和讨论。解放后,出版事业大发展,出版社也多了,编辑部机构比以前大得不能比,编校分开代替了编校合一,毫无疑问这是一大进步。但是编校分开之后如何保留编校合一中的好经验、好传统却是一个末被十分重视的问题。新中国的出版事业已有30多年的历史,编辑和校对工作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希望同志们踊跃写出总结经验的文章来参加讨论:①编校工作有些什么经验教训?②编校体制应当如何改革才有利于出版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某报近年来版面文字差错不断,读者经常来信来电指责不应出现如此“低级错误”。究其原因,是这家报纸领导轻视报纸的校对工作。一是认为校对工作简单、照本宣科,不动脑筋,不要多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快速发展的出版行业需要高素质的校对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想出好书、出精品,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编校人才队伍。编校工作,编辑是基础,校对是关键。编辑加工和校对改错是两个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环节,是图书编校质量的保障。其中,校对环节需要专业校对人员审查编辑加工中的疏漏以及改正排版中的错误。校对的质量高低,往往直接决定着出版物的品质,决定着出版社的声誉,甚至会影响整个出版业的社会形象。为了加速出版事业的发展,为了向读者、向社会提供优质的出版物,必须加速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校对人才队伍。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其不应该只是过去所提的“文字把关”,而应该是“全面把关”。特…  相似文献   

9.
房蕊 《编辑学报》2021,33(5):508-510
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在不借用外在校对软件的情况下校对参考文献会花费大量的时间,降低编辑的工作效率.腾云协同采编系统参考文献审校工具虽然能够通过比对数据库中参考文献的信息,提示编校时肉眼难以发现的隐性错误,节省编辑校对的时间,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参考文献审校工具在给编辑带来便捷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对实际工作中应用参考文献审校工具的优点、不足及提高参考文献审校质量进行了探讨,供编辑同行参考,以期提高参考文献的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校对,是编辑出版过程中的一个必须工序,主要工作是按照原稿去审查订正排印或缮写的错误。"一字之差,谬以千里"。校对是报纸整个出版流程中不可缺少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校对工作岗位特殊,责任重大。笔者作为从事党报校对工作的一名老兵,认为具有职业责任感非常重要。同样的工作,同一个错误,有强烈责任感的人会发现问题,而工作麻痹、粗心大意者,则往往会捅娄子、犯错误。可以说,凡是出现的差错,无一不是粗心大意所致。  相似文献   

11.
当今,多出精品图书,争取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每个出版社孜孜以求的目标。但缩短出版周期,往往导致图书编校质量难以保证。如何在质量与周期这对矛盾中寻求一个较好的平衡点,做到既缩短出版周期,又能保证图书编校质量?经过多年的校对工作实践,笔者认为,校对主体多元与管理统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校对主体多元的内涵校对主体多元的一般理解,是指作者校对、编辑校对、工厂校对、社外兼职校对(下面简称外校)以及出版社专业校对等多位一体,共同对图书编校质量负责。现代校对还有一个主体,即计算机校对软件,人机结合是现代校对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综合性科技期刊应正确认识并实施编校合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金海 《编辑学报》2012,24(6):576-577
针对综合性科技期刊采用"编校合一"时容易出现"编辑加工与校对工作一人包揽"的现象,认为其一定程度上源于对编校合一的认识不足。指出编校合一时进行互校是现代校对基本制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校对工作者必须具备语言文字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对工作者要具备语言文字优势”这个命题原本是《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先生提出来的,他认为编校人员在语言文字方面应当具有相对优势。我认为他的这个提法尤其适用于校对工作者。首先,这是校对工作的性质对校对工作者提出的要求。校对是以猎错为手段、以灭错为目的的工作,其任务就是将一切差错消灭在图书出版之前,实现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从而保证图书的内在质量。根据《咬文嚼字》编辑部对382种出版物中的差错的分析,用字错误占31%,词语错误占15%,表达错误占19%,标点错误占23%,上述四类错误在差错总数中共占88%,其他差错仅占12%。这…  相似文献   

14.
古今中外,各国在不同时期,用来标记时间、日期和年代的方式和现在有着很大区别,加上涉及不同的历法,书稿中常会出现各种时间年代(年号)类的知识性错误.编辑校对人员应该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本文就编校工作中常见年代错误进行简单分析,以期为业者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5.
医学期刊校对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对是特殊的编辑工作,校对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出版物的内在质量。科技期刊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是评价其质量的主要指标。“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词也,所以明词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字词之差有时会在真理与谬误之间。校对工作要对读者负责、对社会负责,如果因编校失误而造成“谬种流传”,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①校对不但要对原稿负责,根据原稿校正排版过程中产生的差错,即校异同,还要积极地去发现和纠正作者、编者在处理文稿中的错误,即校是非。校对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是出版的重要条件。我社在期刊的编校工作实践中,从编校统一到编校分开,再到现在的把编校的分与合的有机统一,使差错率降到低于0.5/10000,提高了期刊编校质量,增加了期刊竞争力。一、校对工作的发展1.编校合一的尝试医学期刊的编辑担任校对工作,其优势在于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对原稿能融会贯通、领悟真谛,做到总体把握,校对时可以随时发现原稿自身的漏洞、不足和疑点,及时地与作者沟通并可随时对其进行修改,保证文章的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但是编辑在阅读方式上“线性阅读”,往往不易察觉文字、标点、符号等细小的差异;在阅读心态上“自我欣赏...  相似文献   

16.
校对作为报纸出版工作当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属于前期编辑工作的一种有效延续,属于补充完善、查漏补缺的创造性工作,本身具有较强的知识性、文字性。然而,从近年来的报纸来看,经常会出现一些知识性差错、版面格式错误、标点符号、语法以及词语等不规范问题,其不仅仅是编辑人员语言敏感性缺失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报纸版面校对人员语言敏感性缺失的客观反映。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报纸常见语言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提升报纸版面校对人员语言敏感性的措施与建议,仅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李洁 《新闻世界》2013,(7):22-23
【摘要】报纸校对工作就是按原稿核对稿件,付印样张,找出错误。笔者结合自己在安庆日报社从事校对工作近二十年的经验,分析报纸出版网络化后,校对工作容易出差错的原因,并对如何做好校对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期刊编辑校对电子稿件几点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利玲  何碧霞 《今传媒》2011,(11):124-125
随着电子稿件的增多,为了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减少期刊的差错率。分析电子稿件在期刊编辑中容易产生错误的环节,探索电子稿件的出错规律,提出了针对电子稿件编辑校对的技巧。使校对工作从单纯的、机械的简单工作走向科学性、文字性、创造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校对工作是期刊编辑出版的重要环节之一。校对工作的质量如何,与出版物的质量密切相关。所以,怎样又快又好地进行校对,应该是每个期刊出版工作者时刻关心和探索的课题。期刊出版部门一般人手紧张,工作量固定,编校合一不失为有益的方法。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编校合一在科学性、合理性上不及编校分工,加之编校合一要求编辑人员在编辑和校对两种角色之间频  相似文献   

20.
《编校园地》是由《编辑实务》、《编辑人语》、《校对工作》合并而成的。 编校质量决定着图书的质量。出版工作要向优质高效转移,提高编校队伍素质和提高编校工作质量是个关键。本专栏的任务,就是帮助编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质量。 《编校园地》的主人,是广大编辑和校对,我们热切地期待大家都来耕耘这块沃土。 《编校园地》需要如下稿件:(1)编辑学、校对学论文;(2)编辑经验谈(包括选题设计、组稿、审读、加工及图书的评论宣传等);(3)校对工作经验谈(包括校对操作、校对管理、外校管理等);(4)优秀的审读报告书和校对报告书;(5)编校人员自身修养经验谈;(6)对具体出版物中的差错的分析(随稿附原书刊或原书刊有差借处的复印件)。 希望缩小题目,写短文章,言之有物,切勿泛泛而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