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一一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三闲集·流氓的变迁》,《鲁迅全集》 第四卷第一百二十三页)鲁迅论《水浒》~~  相似文献   

2.
毛主席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学习毛主席指示,使我们感到鲁迅对《水浒》的评论,至今仍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和战斗锋芒。他在《流氓的变迁》一文中说:“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  相似文献   

3.
<正>《水浒传》是一部奇书,其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本期,我们尝试通过水浒人物的特点、事迹、精神转变,以及他们的结局、命运,探究小说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宏大主题。鲁迅这样评价《水浒传》:“‘侠’字渐消,强盗起了,但也是侠之流,他们的旗帜是‘替天行道’。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早在四十多年前就对《水浒》一书进行了精辟而透彻的评论,他的评论文章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今天读起来仍然洋溢着强烈的思想性和战斗性。学习鲁迅评《水浒》,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毛主席关于评论《水浒》的指示,加深对《水浒》这一反面教材的理解和认识。首先,鲁迅深刻揭示了《水浒》歌颂投降派,宣扬投降主义的反动实质。在《流氓的变迁》一文中,鲁迅指出:“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几句话打中了要害,指出了实质,驱除了几百年来地主资产阶级对《水浒》散布的重重迷雾,第一次对它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5.
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  相似文献   

6.
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相似文献   

7.
鲁迅曾深刻指出:“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这几句话,精辟地指出了《水浒》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本质,揭露了宋江搞阶级投降的真面目。但是,长期以来在《水浒》评价中,却有许多为宋江之流的投降主义路线辩护的论调。  相似文献   

8.
《水浒》是一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混入革命队伍中的地主阶级分子宋江,在篡夺了梁山泊农民起义军的领导权后,推行投降主义路线,把这支农民起义军引上了接受招安的道路。如何看待宋江受招安?鲁迅曾经有过非常明确的回答:“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  相似文献   

9.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需要出发,击中了《水浒》的要害,揭露了它宣扬投降主义的反动主题,深刻地指出了评论《水浒》的重大意义。这就是通过对《水浒》的评论,可以使人民知道投降派,识别投降派,反对阶级投降主义和民族投降主义,为反修防修,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鲁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把对历史上的投降派的深刻揭露和现实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紧密结合起来,指出:“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又说:“中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开展对《水浒》的讨论和批判,本刊这期发表了鲁迅对《水浒》的一段评语,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重视。鲁迅评《水浒》评得好。他指出:“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这个评语,完全正确。它指出了《水浒》的要害是“受招安”,即投降。原因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写了投降的全过程,歌颂了投降主义路线,使它可以用来作为一部有意义的反面教材。  相似文献   

11.
读了《南开学报》1981年第4期上姚锡佩同志的《鲁迅作〈惜花四律〉质疑》一文后,获益良多。我们首先得感谢锡佩同志和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他们在《鲁迅年谱》第一卷中)提供了有关《惜花四律》的重要资料,作出了贡献。但我对姚文的结论是有不同意见的。姚文认为新版《鲁迅全集》不该收入此诗,因为“《惜花四律》并非鲁迅所作”,而是周作人所作。我认为这一结论是不正确,不全面的,值得提出来商榷。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语录     
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卖些知识来,就可以终生卖不尽的。——《陶行知全集》第一卷第23页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全集》第八卷第140页  相似文献   

13.
今年夏季的雨水特别充沛。也是在雨后。信手翻起《郭沫若全集》(《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93页),读了一首小诗《雨后》:  相似文献   

14.
“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鲁迅全集》第10卷,第273页)鲁迅于一九三五年六月给赖少麒信中的这段话言简意赅,为我们指明了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经是“多看和练习”.多年来的教学实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660页)。十月革命的炮声震撼了帝国主义在殖民地和附属国的统治,促使这些国家人民迅速觉醒,如斯大林同志所说,十月革命“……在社会主义的西方和被奴役的东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建成了一条从西方无产者经过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斯大林全集》第四卷第149页)。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语录     
《生活教育》2011,(20):31+37+43+86
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陶行知全集》第一卷第123页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634页师范学校负培养改造国民的大责任,国家前途的盛衰,都在他手掌之中。--湘版《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166页敢探未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文学研究会”的成立,有几种说法都是错误的:文化大革命前最新一版的《鲁迅全集》第四卷五三四页《上海文艺之一瞥》一文的注说成立于一九二○年,这大概是根据茅盾《文学研究会的成立及其宗旨》一文所说:“民国九年(一九二○年)十一月‘文学研究会’正式成立于北京。”这是记错了,茅盾在《关于文学研究会》(见1959年5月《文艺报》和《文艺月报》)中已予以订正为一九二一年一月成立,但没有指明是哪一天。丁景唐在《对〈鲁迅全集〉注释的几点意见》(见1959年第20期《读书》)中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语录     
《生活教育》2011,(16):50+54+62+69+75
育才学校生活之组织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317页要是国家中有一个人不受教育,他就不能算为共和国民。——湘版《陶行知全集》第3卷第529页我们应当有广义的师范教育——虽所培养的人以教员为大多数,但目的方法并不以培养教员为限。——《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216页  相似文献   

19.
看到一份排成铅字、印在公开发行的出版物上的教案,标题是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其中有一惊人之笔: 针对学生回答,指出: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且介亭杂文》。不是读“且介”,读“租界”。孤陋寡闻如我,向来只知道“且介”读如本字,未闻应读为“租界。”我想还是且慢“针对学生”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革命先驱者鲁迅曾经说过:“某一种人,一定有这某一种人的思想和眼光,不能越出他的本阶级之外。”(《鲁迅全集》第四卷《南腔北凋集·谚语》)老投降派张春桥在三十年代初期写的《学校生活素描》这篇黑文,正是张春桥的反动阶级“思想和眼光”的又一次大暴露,同时,也是他早年充当国民党鹰犬,破坏抗日救国运动的一份自供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