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收藏和研究民国时期铜元、铜元券多年,发现铜元券收藏里的水很深。民国时期,财政部平市官钱局发行铜元券是当时币制改革的一个侧翼,为民国货币史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在中外货币史、钱币学的书中,介绍的铜元券实物很少,使得收藏和研究有了趣味性和神秘感。  相似文献   

2.
杨化银  赵丙修 《收藏》2008,(1):147-147
笔者觅得三张民国时期由山东省费县财政处发行的费县钱票铜元券和费县临时通用钱票铜元券。伍拾枚铜元券为横式,票幅13.6×8.3厘米。票面主色为绿色,花边四角印有大写“伍拾”字样,花边内上部印有“费县钱票”券名,两侧分别印有冠字号的红色编码“F141480”,  相似文献   

3.
罗词安 《收藏》2008,(10):97-97
2006年8月,笔者收集到一枚诸谱未载的民国2年(1913年)三月发行的赣省民国银行当十铜元拾枚券(见图)。经考证,该券是辛亥革命时期江西督都李烈均主政江西军政府时发行的军用钞票。  相似文献   

4.
刘庆礼 《收藏》2017,(9):84-87
1929年3月,河北省银行宣告成立,总行设于北平,受省财政厅管辖,第一任行长梁新明,并在石家庄、保定、唐山、天津等地设立分行。资本总额为400万元,经营范围是代理省金库及经营商业银行业务,经省政府核准发行银元券、辅币券和铜元券三类纸币。  相似文献   

5.
周金科 《收藏》2013,(6):87-89
1948年12月1日至1953年12月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一套人民币(简称一套币),计62种票券。其中1万元券4种、5万元券2种分别于1955年4月1日停用,随后5月10日另56种券别也全部停用,一套币从此退出流通领域。这套币诞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和建国初期,对加速全国解放,统一币制,恢复国民经济,促进城乡物资交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马传德 《收藏》2008,(3):129-130
袁世凯执政时期的财政部平市官钱局,民围3年(1914年)底成立于保定,次年开始发行铜元票。至令国内外出版的各种钱币书刊,在介绍财政部平市官钱局发行铜元票时,称其最早发行的年份为民国4年,其后8、9、10、11、12,13年均有印发。而值有拾、贰拾、肆拾、伍拾,壹佰枚,加盖的地名有北京、直隶、江苏、安徽、河南、山东、山西、江西、张家口、天津、济南、烟台、昌平等,其种类逾百种。  相似文献   

7.
《收藏界》2007,(10)
辛亥革命初期,大小军阀拥军为政,你争我夺,各寻其主。为了应付庞大的军费开销,各省纷纷自立银行,发行钞票,私设金库,中饱私囊,以保军需。导致币制混乱,货币贬值,致使群众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失。现将广东省银行及其大洋券毫洋券的发行过程简析如后,以飨泉友。  相似文献   

8.
国际回信券     
1906年在罗马召开的第6届万国邮政大会上,英国代表提出发行国际回信券的建议获得通过。国际回信券是万国邮政联盟发行的一种有价证券,由邮联国际局用水印纸统一印制发行,分发给各会员国。回信券面值为0.74特别提款权(特别提款权为万国邮  相似文献   

9.
邱玉春 《收藏》2008,(9):108-109
山东平市官钱总局,是民国时期山东省的一个地方银行。1930年秋,山东省地方当局拟筹备成立山东省民生银行,由时任财政厅长王向荣筹办,资本金总额初定为600万元,官商合办,至1932年春已收到股款300万元,同年7月1日该行成立,总行设在济南。山东省民生银行成立之初未曾发行纸币,当时由于市场上辅币短缺。地方私票混乱,于是又融资20万元,设立了山东平市官钱总局,发行1933年版角票辅币券与1936年版铜元票。角票为壹角、贰角,铜元票为拾枚、贰拾枚、伍拾枚、壹佰枚,共计六种。笔者现已收藏到五种山东平市官钱总局纸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四套人民币采用一次公布、分批发行的方法,从1987年4月27日首先发行1980版伍拾元券和伍角券开始,到1997年4月1日发行1996版壹元券止,前后历时整整10年才全部发行完毕。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时间,一般认为开始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7年。当年11月15日,财政部上报了关于设计新版人民币的报告。11月21日,中央政治局审查批准了这个报告。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发行工作就是从此开始的。实际上,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工作开始的时间,要远远早于1977年,其设计工作饱经磨难,最初三次设计方案,受"文革"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1.
吴满平 《收藏》2012,(15):81-83
者藏有几张苏区纸币,横式长方形版,以镜框式图案为边,内有各种名胜风景、人物画像,正中印银洋金额单位,左右两旁印有"字第号"和纪年或行名等字样,正上方印"湘鄂赣省工农银行"。壹角券(图1)背面注明"合成拾角光洋兑换",贰角券(图2)的背面印有苏维埃政府经济政策的布告,叁角券(图3)背面为"合成拾角兑换壹圆",贰百文铜元券(图4)的背面印有"实行革命经济组织,冲破敌人经济封锁"等口号。万载县工农兵银行银洋票,由万载县苏维埃石印局印刷,万载县工农兵银行发行。1931年1月  相似文献   

12.
张建功  张群 《收藏》2008,(5):123-125
民国建立后,新疆所发行的纸币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1912~1938年)在货币制度上继续沿用清代银两、红钱平行本位制,大数用银,小数用钱,敝发行的纸币面额多以红钱为单位。红钱400文为一贯,合湘平银一两。后期(1939~1949年)改革币制,废两改元,统一了全省币制。这一时期纸币,《收藏》已分别在总第154期、  相似文献   

13.
袁水清 《收藏》2008,(8):134-136
最早的新式机制铜元——清光绪元宝“广东一仙”“广东半仙”,红色政权最早发行的铜元——皖西北苏维埃银行和湘鄂西特区分行发行的1931年版铜币,最先铸造的面值最大的铜元——中华民国河南双旗伍百文铜币。  相似文献   

14.
张同光 《收藏》2009,(4):118-119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二月清廷实行币制改革,统一颁发“大清铜币”祖模,要求各省派专员领回依式仿铸。光绪三十二年春安徽铜元局开铸中心阴文“皖”字大清铜币,上书满文“光绪年造”,两边为“丙午”纪年,下分别为币值“当制钱十文”和“当制钱二十文”,左右列“户部”二字,背为大清龙图,上书“光绪年造”,环书英文“大清帝国铜币”。  相似文献   

15.
黄文叡 《收藏》2012,(8):74-75
新疆铜元发行时间明显滞后于内地各省,直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后才开始铸造“光绪元宝”铜元,至民国22年(1933年)最后一种官铸的“喀什造癸酉双旗”铜元停铸,因此新疆铜元的前后流通只有26年左右。  相似文献   

16.
王小龙 《收藏》2015,(5):101-103
前苏联的新经济政策主要实施时间为1922~1928年,其主要内容包括实施粮食税、租让制、币制改革等,其中的币制改革是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也是保证新经济政策得以顺利推行的关键举措。前苏联的这次币制改革从1922年开始到1924年结束,期间发行了各种功能不同的纸币。基本构建了新的货币发行体系。  相似文献   

17.
张建功  陈俊华 《收藏》2012,(15):74-80
新疆铜元发行时间明显滞后于内地各省,直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后才开始铸造"光绪元宝"铜元,至民国22年(1933年)最后一种官铸的"喀什造癸酉双旗"铜元停铸,因此新疆铜元的前后流通只有26年左右。新疆铜元币值向来稳定,1934年后,因地方军阀战火迭起,社会动荡,财政困窘,加之纸币泛滥,甚至出现60亿元大面额的纸币,致使新疆铜元逐渐退出流通领域。新疆铜元明显受内地铜元的影响,采用机制,取消中孔,较红钱铸造细致,式样精美。但它和内  相似文献   

18.
黄诚 《收藏界》2012,(4):85-86
机制铜元作为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最早产生于西方,自近代以来以中日为代表的东方国家任实现近代化的过程中也先后开始制造和使用机制铜辅币。中国的机制铜元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奏准首先在广州制造发行,而日本机制铜元的发展要早于中国,日本机制铜元产生于明治维新早期(日本明治六午即1873年)。日本近代机制币由于制造美观,  相似文献   

19.
凹边铜元     
袁水清 《收藏》2010,(5):140-141
中国机制币在制造过程中对币边的处理所见者有采用光边、齿边、凹边、回纹边、鹰洋边及边部丝齿滚字等工艺,其中凹边形为中间凹,两边凸。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广东省开始首先用机器冲压法制造圆形无孔的铜元。从目前所见实物看,铜元上凹边最早见于光绪元宝户部当制钱二十文(图1)。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为整顿币制,集中铸币权,在天津建户部造币总厂,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竣工开铸。  相似文献   

20.
杨晓时 《收藏》2009,(7):128-128
中国银行成立于1912年。在民国时期该行发行的钞票上,曾多次印有中行几座不同的行楼图景,尤其是在民国24年(135年)发行的5元券和1937年发行的5元券印的是同一座但层高不同的行楼,这里证实了一段中外楼高之争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