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崇源 《收藏》2013,(11):157
上海崇源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定于2013年春季推出"佛像及金属艺术品专场"拍卖,届时将为广大藏友奉献一场精彩的收藏盛宴。本次专场藏品汇集了百余件佛像、香炉、铜镜、银器、法器、刻铜墨盒、镇纸等古代艺术品,其中不乏精品。佛像部分最为经典的是一尊"大明永乐年施"款铜鎏金四臂观音菩萨像。四臂观音是佛菩萨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6,(7)
正2015年佳士得香港秋拍中,一尊拍前就备受瞩目的尼泊尔马拉王朝早期释迦牟尼立像(图2)以8020万港元的高价成交,创造了尼泊尔艺术的世界拍卖纪录。此后不久,保利秋拍一尊14世纪西藏释迦牟尼佛像(图3)以1.035亿元成交,此像也为尼泊尔风格。两尊佛像的高价成交,将中国收藏界开始重视尼泊尔佛像的变化彰显得格外清晰。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春季,"佩吉及戴维·洛克菲勒夫妇珍藏"拍卖将于佳士得纽约洛克菲勒中心举行。在此次拍卖的中国艺术品中,一尊清康熙御制鎏金铜无量寿佛像(图1)颇为尊贵。佳士得方面表示,在中国佛教文化中,无量寿佛乃象征长寿,而此像正有可能为皇族成员祝寿而铸造。康熙帝为虔诚佛教徒,晚年尤其慷慨捐献佛教寺庙。此像胎体厚重敦实,并出自一组同期著名的同类佛像,显示制作时用上大量铜、金材料,甚具气派。  相似文献   

4.
金申 《收藏》2012,(17):119-121
2004年秋,青州博物馆的庄明军约我与尚林对青州周边几个县市博物馆所藏佛像全面考察了一次,所获颇多。没想到此行还促成了一尊石造像失盗的佛首失而复得的故事。一天到达东营博物馆时,已是傍晚6点多。张万春馆长约上讲解员专门从家中赶来为我们打开展厅门,展厅内一尊名为"张郭石造像"的佛像引起了我的注意。此像颇为高大,通高264厘米,一佛二菩萨,主尊为螺发,褒衣博带,二菩萨头戴宝冠,帔帛,璎珞低垂至膝,虽无铭文,据整体风格判断应是隋代所造。此像原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2,(21):115-118
旧藏于河北易县白玉山峨眉寺八佛洼山洞中的多尊三彩陶罗汉像,在民国初年(1913年)被旅居北京的日本人寺泽鹿之助首次发现,后又为欧洲人贝尔契斯基所注意。古董商勾结村民将罗汉像运至北京售与外国人。此举为易县官衙所觉察,但为时已晚,罗汉佛像大部分已被窃走,一时未运出的也因村民的争夺而被打碎,现场狼藉不堪;剩余的残躯碎片被运到易县官衙后院,以后便下落不明了。  相似文献   

6.
李叔同登“三层楼” 弟子丰子恺在《李叔同先生的教育精神》中说,李叔同“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像个名士;做话剧,像个演员;学油画,像个美术家;学钢琴,像个音乐家;办报刊,像个编者;当教员,像个老师。”好友夏丐尊这样描绘李叔同:“这好比一尊佛像,有后光,故能令人敬仰。”  相似文献   

7.
李楠 《收藏》2007,(10):152-153
在山西朔州有一位佛像收藏家张庆,他与其他收藏家有一个区别,就是至今未转让过一尊佛像,对佛像“只进不出”。目前他的佛像收藏已有2000余尊,被人们誉为“三晋藏佛第一人”。他收藏的佛像中,最小的2厘米,是明代的青铜如来佛像;最高的1米左右,如高73厘米的明代铜鎏金观音菩萨坐像;年代最早的有北魏熙平年(516~518年)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最晚的有民国青铜观世音菩萨像。  相似文献   

8.
邵颖 《收藏》2013,(11):182-183
20世纪80年代,作为艺术品的一大类,金铜佛像就已经开始引起国际市场的重视;近几年,也受到了国内买家的青睐。2006年一尊"大明永乐年施"铭款大型鎏金释迦牟尼佛像,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以1.23亿元成交,成为世界范围内最贵的中国金铜佛像;其后2011  相似文献   

9.
管振杰 《收藏》2015,(7):151-152
自从接订单做生意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寺庙里烧香拜佛,祈求佛祖保佑我生意兴隆、一切顺利。然而近几年部分寺庙成了旅游场所,过度的商业化破坏了寺庙的清净和庄严,更为可恶的是"发财香"成了一部分人的敛财之道,破坏了风气,我从心里开始抗拒去寺庙烧香了。于是请一尊佛像回家自己供奉的念头油然而生。由于自己爱好收藏明清紫砂壶和明式家具,心想要请总要请一尊老的吧,但古佛像我还从来没有碰过,于是开始了我的古佛像学习之路。  相似文献   

10.
邵颖 《收藏》2012,(20):84-85
佛像因其无尽意的境界、生动的形象和精美的制作,具备了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近几年来,金铜佛造像在拍卖市场中受到了藏家们的大力追捧,成交价格屡创新高,成为收藏市场不可忽视的一匹"黑马"。2006年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一尊明永乐鎏金释迦牟尼火焰背光坐像更是拍出了1.23亿港元的天价,令人赞叹。佛像素有高古佛像和明清佛像之分,高古佛像指明清之前的佛像,也称汉传佛像。经过三次大的灭佛运动,所以已经十分少见。常见的是明清佛像,也就是藏传佛像了,现阶段,汉藏结合的佛像成为新宠,主要原因是自汉传佛教及藏传佛教在中国的融合之后,所制  相似文献   

11.
邵颖 《收藏》2013,(6):182-183
20世纪80年代,作为艺术品的一大类,金铜佛像就已经开始引起国际市场的重视;近几年,也受到了国内买家的青睐。2006年一尊"大明永乐年施"铭款大型鎏金释迦牟尼佛像,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以1.23亿元成交,成为世界范围内最贵的中国金铜佛像;其后2011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上拍的一尊明宣德年问鎏金铜观音,曾以3314万元最终落槌,从此,人们对佛像的收藏热情被迅速点燃。  相似文献   

12.
崇源 《收藏》2013,(6):157-157
上海崇源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定于2013年春季推出"佛像及金属艺术品专场"拍卖,届时将为广大藏友奉献一场精彩的收藏盛宴。本次专场藏品汇集了百余件佛像、香炉、铜镜、银器、法器、刻铜墨盒、镇纸等古代艺术品,其中不乏精品。佛像部分最为经典的是一尊"大明永乐年施"款铜鎏金四臂观音菩萨像。四臂观音是佛菩萨之菩提心所化现,在很久以前已成正等正觉之古佛,称为“正法明如来”。为救度不同众生而示现不同的相,世人称为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  相似文献   

13.
谈善业泥像     
《收藏》2016,(19)
正善业泥即小型模压而成的泥制浮雕佛像,多见为唐代所造。善业泥之名也即因唐代有的佛砖背后有"大唐善业泥,压得真如妙色身"诸字而得名,故凡是这种小泥模制佛像也都可统称为善业泥像(图1)。而这种小型模印佛像其实早在北魏即已出现了,北魏和西魏的善业泥普遍较唐代为大。所见西魏佛砖,仅安排释迦佛坐像一尊,佛为高肉髻,面相清丽,着褒衣博带式大衣,衣脚纹褶密簇,趺坐于拱  相似文献   

14.
洪广立 《收藏》2001,(6):26-27
藏友田君收藏了一尊漆金铜佛像,佛像仪态端肃,通体泥金,上画五色油漆花纹艳丽酣畅,灿若锦绣,极为珍稀罕见。  相似文献   

15.
朱有仪 《收藏》2013,(10):104-109
佛像是表现佛教教理、教义和弘扬佛教文化的重要形式,因此古人也将佛教称为"像教"。中国古代历朝佛像不仅体现着佛教自身的发展及演变轨迹,而且因为其受到不同时代和地域文化的影响,使世俗社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观念融入其中,从而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近20年来,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日趋成熟,古代佛像渐渐被广大藏家所认识,成为独具一格的收藏门类。熟悉央视"寻宝"节目的观众都知道金申。他点评佛像时总是非常具体地解释出这尊佛像的名称、佛经出处、时代特征以及制作风格等,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其真赝,所述理由令人折服。  相似文献   

16.
金申书画     
《收藏》2012,(11):168-169
金申回族,1949年生于北京。1968年"文革"中到内蒙古上山下乡;后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1987~1992年在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成城大学研究佛教考古5年。1996年7月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佛像专家。著作有《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等20余部、200万余字。  相似文献   

17.
陶瓷质地的佛像其滥觞可追溯至东汉、吴晋墓葬出土的钱树陶座与青瓷魂瓶,然而其上贴塑的坐佛尚属与黄老神仙信仰杂糅并处的中土佛像雏形,历史价值远胜其艺术魅力。嗣后虽偶见如山东博兴县文物管理所收藏的北齐模印素烧彩绘菩萨瓷像为代表的少数早期陶瓷佛像,但真正意义上陶瓷造像艺术实非宋辽元明四代莫数。宋代广东潮州窑、陕西耀州窑制作的神采奕奕的瓷塑佛像,河北易县八佛洼白玉、百花二山秘藏的16尊神容逼真的辽三彩等身罗汉坐像,元代景德镇璎珞严身的影青菩萨及明代德化窑白瓷造像皆名重一时,堪称同时代佛教造像之翘楚。  相似文献   

18.
何平 《收藏》2020,(2):116-121
在犍陀罗佛传故事浮雕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位肌肉发达、须发浓密、高鼻深目、手持大棒(有时候还持拂尘)的武士形象陪伴在佛陀身边。这位带有强烈希腊人外貌特征的人物,像极了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赫拉克勒斯,甚至像喜欢把自己塑造成赫拉克勒斯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佛教中,这位佛陀的"保护神"是执金刚神(Vajradhara)。尽管在汉传佛教文献中,这位"赫拉克勒斯"似乎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佛教神衹,但是在犍陀罗佛教艺术中,他却几乎是任何佛传故事不可或缺的人物。  相似文献   

19.
开篇语     
《收藏》2016,(19)
正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在高山深峡、圣洁静谧的青藏高原,佛教信仰是这里民众的毕生追求,敬塑、供奉佛像被视为积累功德的善行,"擦擦"便是每个信徒都有能力制作的小型佛像。"擦擦"是藏语对梵语的音译,指用模子复制的泥质佛像或佛塔,是藏传佛教僧俗心目中消灾祈福的圣物。擦擦多用于佛像及佛塔的装藏,藏民还将擦擦安放于随身佩带的嘎乌之内,以随时随地观想礼赞。擦擦来源于泥土,又像泥土中的种子一样在高原传播、生长。千百年来,经轮旋转之中,岁月更迭而过,意蕴丰富、制作精美的擦擦艺术品传至今日,成为一份宝贵的宗教艺术遗产。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西安文理学院博物馆与榆林吉祥擦擦艺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了"西安·首届擦擦艺术高层论坛"暨"丝路遗  相似文献   

20.
也许谁也未曾想到,流传了成百上千年的宗教制品——佛像在当今不仅成了收藏品,还成为拍卖市场上的新宠。在2006年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一尊明永乐鎏金释迦牟尼坐像破天荒地拍出了1.2359亿港元的天价。一、佛像的起源与发展佛像的材质有金、铜、石、玉、木、漆、陶瓷、泥塑等多种,其中以金铜佛造像最受人们欢迎。所谓金铜佛造像,一般指铜质鎏金的佛教造像,但实际未鎏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