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亮 《收藏》2009,(1):57-58
追溯瓷枕的起源,应始于隋,河南安阳张盛墓曾出土隋开皇十五年(595年)长仅3.9厘米的长方瓷枕模型,是已发现最早的瓷枕。唐代以后,瓷枕逐渐流行,尤以两宋最为鼎盛。瓷枕质坚而清凉沁肤,爽脑怡神,甚至有“明目益睛,至老可细读书”的功用,所以无论富贵贫贱,世人无不喜好,连皇宫中也多有使用。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瓷枕产品琳琅满目。磁州窑枕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而发展变化的,用途广泛。  相似文献   

2.
张春发 《收藏》2009,(1):56-57
元代,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曲艺的普及,各大城市出现了各种伎艺集中演出的勾栏瓦肆,观赏戏剧演出成为当时雅俗共赏的市井文化。元代的代表文化是杂剧,在大元帝国162年的历史中,杂剧风靡全国,久盛不衰。  相似文献   

3.
武贞 《收藏界》2013,(8):40-45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位于今河北磁县观台镇和彭城镇等地,始烧于北朝,宋、金时期达到高峰,延烧至今。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图案鲜明,黑白对比强烈,刻、划、剔、填彩兼用,其釉下彩绘的装饰手法,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磁州窑瓷器造型丰富,品种繁多,尤以多种多样的瓷枕最具代表性。瓷枕是中国古代瓷器中较为流行的一种器型,最早创烧于隋代,唐代以后开始大量生产,并逐渐  相似文献   

4.
李江 《收藏》2009,(1):48-49
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瓷器装饰除绘画外,还大量运用了书法,内容有诗词歌赋、警言佳句、元曲、对联和谜语等,其笔墨豁达,气韵生动,流畅洒脱,构成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风貌。起初,磁州窑工匠只是在器物的底部书写窑场的窑号或定做者的姓氏及器物用途,大多为单字、多字或孤句。  相似文献   

5.
赵学锋 《收藏》2009,(1):53-55
磁州窑以白地黑花为主要装饰特点,而在装饰内容上又以窑工对生活的不同感悟或时代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内容来。磁州窑的装饰内容丰富多彩,以瓷枕装饰为例,如宋代,大多是珍珠地上划出简单的花卉纹饰,也有一部分剔划的人物、动物装饰和文字装饰。  相似文献   

6.
张丽萍 《收藏》2009,(1):62-63
磁州窑的瓷枕绘画多以竹雀、芦雁、喜鹊、鹰兔等纹饰作为装饰内容,画面受中国传统水墨画影响,随景成意,洒脱飘逸,大有野逸之趣。  相似文献   

7.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和词人。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词开豪放派之风,对后代影响巨大。中国北方最大民窑——磁州窑的瓷枕上书写有多篇苏东坡的词作。现分别介绍并对瓷枕的烧造年代予以考证。  相似文献   

8.
王志强 《收藏》2009,(1):59-59
元代磁州窑瓷枕大量出现文字装饰,有书写诗、词、曲、赋的,有书写俚语警句的,在起到装饰作用的同时,又传播了文化知识,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中瓷枕上所书写的元曲,更以其苍凉的美感记录下当时知识分子心灵的阵痛。  相似文献   

9.
俎少英 《收藏》2009,(1):60-61
磁州窑根植于民间,祈求多子多福、丰收安康的婴戏图被大量绘在瓷枕上,这一装饰题材在金代达到鼎盛。  相似文献   

10.
石琳娜 《收藏》2018,(6):92-93
耀州窑创烧于唐代黄堡地区,鼎盛于宋,金末元初时制瓷中心由黄堡逐渐转移至陈炉地区,此后黄堡窑场日渐衰落,陈炉窑的制瓷规模不断扩大,接替了黄堡窑而成为耀州窑后期发展的中心,使得炉火不熄烧造至今。清、民国时期是陈炉窑的鼎盛和工艺变动期,此时期窑场规模大,产量高,器型丰富,除常见的日用器外,还烧制了许多在其他窑场很少出现的器物,比如常被人们用来盛装调料的塔形罐和竹节形的节盒、厨具中的锅撑子、装饰用的挂瓶、放置帽子的帽盒、煤矿工人采煤时照明的鸡娃灯以及屋顶椽头饰件等,可以说瓷器在当地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这种情况下,瓷枕自然成为了常见器型并多有烧造。  相似文献   

11.
瓷枕赏析     
杨焕明 《收藏》2000,(8):18-20
  相似文献   

12.
正杨永德先生伉俪给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捐赠品中有一件南宋吉州窑绿釉八角形枕(图1),沈面划三处蕉叶纹,侧壁印牡丹纹,转角处饰竹节形柱。该枕的珍贵之处,在于钤有"严家记"印,明代《格古要论》记载:"吉州窑……宋时有五窑",这件瓷枕上的"严家记"戳印,印证了这一记载。多年来文物考古工作者对永和镇窑址进行调查发掘,先后发现有舒、陈、谢、郭四姓窑户的铭记,独缺严家。另一件南宋吉州窑白地褐彩花卉诗文束腰枕(图2),黄白色胎,枕的六面绘有纹饰,两端  相似文献   

13.
王樱 《收藏》2018,(6):88-91
陕西省澄城县尧头窑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瓷窑遗址之一,自唐代创烧以来,窑火千年不息,沿用至今。尧头窑的产品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瓷枕的艺术水平又独具特色。尧头窑瓷枕造型林林总总,有长方形、兽形、人形等,以刻花、划花、印花、雕塑、彩绘为饰,题材丰富多彩,有些还配以诗词、民谣、俚语村言;用途上,除了实用卧枕,还有作为书写、医疗用的腕枕及脉枕。  相似文献   

14.
陈馨 《收藏》2014,(19):66-71
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得以身至大英博物馆,这里所藏中国文物的精美与珍贵令人震惊和感慨,鉴于篇幅所限,仅对笔者在大英博物馆里看到的中国陶瓷枕进行整理,和大家一同分享。北宋鲁山段店窑白釉划剔花“家国永安”铭元宝形枕(图1)枕呈元宝形,上长下窄似倒梯形,枕面内凹,整体略束腰。枕面装饰分三区,中间区域划刻出双钩文字“家国永安”,其间以细密珍珠地为装饰;右侧划出  相似文献   

15.
陈馨 《收藏》2014,(10):66-71
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得以身至大英博物馆,这里所藏中国文物的精美与珍贵令人震惊和感慨,鉴于篇幅所限,仅对笔者在大英博物馆里看到的中国陶瓷枕进行整理,和大家一同分享。北宋鲁山段店窑白釉划剔花"家国永安"铭元宝形枕(图1)枕呈元宝形,上长下窄似倒梯形,枕面内凹,整体略束腰。枕面装饰分三区,中间区域划刻出双钩文字"家国永安",其间以细密珍珠地为装饰;  相似文献   

16.
张丽 《收藏》2011,(1):52-53
枕的使用至少已有二三千年的历史。而瓷枕最初是作为陪葬明器出现的,当人们发现它具有爽身怡神,明目益睛的神奇保健功效后,它便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不论富贵贫贱无不喜好。隋唐时期,瓷枕的生产已具规模,到了宋代,生产数量和工艺水平都进入了全盛时期,造型各式各样,有长方、腰圆、云头(如意)、花瓣、鸡心、八方、椭圆、银锭式的,也有塑成婴孩、仕女、虎形或戏台式的,无巧不能。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17,(11)
正固镇瓷窑址位于山西省河津市北部吕梁山南麓,黄河与汾河交汇的三角地带。2016年3月至9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该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制瓷作坊、瓷窑炉等相关制瓷遗迹,出土数以万计的陶瓷器(片)和窑具。其中最能代表该窑特色的莫过于出土的金代装饰陶瓷枕。本文结合固镇遗址内出土的陶瓷枕标本及部分馆藏河津窑陶瓷枕产品,从胎釉、造型、装饰技法和装饰题材  相似文献   

18.
陶瓷枕是我国古代夏令避暑的寝卧佳品,又是雅俗共赏的工艺品。它以独特的造型,丰富多彩的装饰题材和多种多样的装饰技法而独具艺术特色,在陶瓷史上占有一定地位。陶瓷枕始于隋,盛于宋、金,历代相承不衰,尤其在民间颇为普及,亦最能反映当时的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由于时代不同,窑口不同,以及人们思想意识和社会风尚的变化,其造型、纹饰、装饰技法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本馆藏有一批唐至元代的陶瓷枕,不乏精美之作,经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钱丰 《收藏》2006,(7):56-57
瓷枕是中国古代瓷器的重要品种,起源于隋唐,最初只是用于陪葬,唐代中后期多为医用脉枕,形小体轻。入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瓷枕具有清凉去热的特性,从而开始把它作为驱火明目、延年益寿的夏令寝具,于是各大瓷窑大量生产,形体变大,达30-40厘米。  相似文献   

20.
庞洪奇 《收藏》2012,(3):36-43
河北磁州窑素以豪放洒脱的白地黑绘、精美流畅的黑剔花及浓艳热烈的金代红绿彩著称。从磁州窑考古发掘及笔者收藏研究的实际情况看,元末磁州窑主要窑场之一的观台窑已经停烧,而滏阳河流域的磁州窑烧造中心彭城窑经宋、元、明、清一直延烧至今。然而,其瓷器烧造不仅品种减少、装饰技法单调,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