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2.
目的:探索利用图像存储传输系统(PACS)多维测量颈椎椎弓根64排CT片指导术中置钉,提高置钉一次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应用PACS结合64排CT片,由5名医师对2000例正常人颈椎椎弓根的冠状位、矢状位及轴位进行精确测量,得出国人椎弓根的长度、宽度、高度及向内侧倾斜、向头、尾侧倾斜角度的数据值,以指导术中选钉及置钉。颈椎椎弓根内固定术前参考上述内容,对拟固定颈椎椎弓根的283例患者进行多维精确测量,得出椎弓根的上述数据值,其中上颈椎疾患91例,下颈椎疾患192例。术中应用自行研制的颈椎椎弓根定位导向器,准确定位人钉点及角度,置钉1198枚。结果:257例患者获得8~73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16个月。上颈椎患者3例螺钉穿破寰椎左侧椎弓根外侧壁,未发现脊髓、椎动脉损伤,未行二次手术,未发现钉板断裂,CT片示螺钉与椎动脉及脊髓位置关系良好。下颈椎患者中,16例患者17枚椎弓根螺钉术后拍片位置不理想,行二次手术调整位置满意,一次成功率98.58%。该组患者采用JOA评分标准,优132例,良102例,可18例,差5例,优良率91.05%。结论:应用PACS结合64排CT片术前三维精确测量,指导术中置入颈椎椎弓根螺钉,明显提高植钉的一次成功率,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探讨颈椎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规范化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回顾分析本院颈椎外科2010年12月~2015年12月行颈椎前后路手术发生脑脊液漏9例。术中紧密缝合伤口,术后给予头低脚高位,延长引流时间,预防感染等治疗,同时做好术后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观察等。伤口7~12d愈合,无感染及伤口不愈合及神经功能恶化等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颈椎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紧密缝合切口,抬高床尾,延长引流时间,预防感染是行之有效的治疗办法,加强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大鼠持续吸入麻醉手术固定板的研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一种实验动物持续吸入麻醉手术固定板的研制及在教学和科研中的应用,该麻醉手术固定板在原手术固定板的基础上对一些部件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手术固定板不仅方便了实验操作,节省了实验材料,而且还能有效地改善室内环境,有助于保护实验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20例颌面部骨折的经验。方法:对颌骨骨折进行开放复位,骨折断端坚固内固定,部分患者辅以颌间牵引。结果:20例坚固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及面部形态,功能均恢复较好。结论:坚固内固定作为治疗颌面部骨折的一种方法,弥补了钢丝内固定或闭合复位,颌间牵引固定等方法的不足,缩短了疗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跟骨骨折的手术内固定螺钉植入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对30个成人正常跟骨干燥标本进行测量分析,分别测量跟骰关节面的横径和内倾角,并通过跟骨的矢状断层切片对跟骰关节面附近的内部骨小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跟骨骰骨关节面的横径为(22.58±2.37)mm;其内倾角为(59.3±6.4)°;紧邻跟骰关节面下的骨小梁较致密,向后下方则逐渐变得稀疏、纤细.结论跟骰关节面下方是螺钉植入的理想位置;应根据跟骨骰骨关节面的横径选择螺钉长度,根据该关节面的内倾角决定螺钉的进钉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肱骨中下段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新术式.方法:以上臂内侧做切口,从肱三头肌及肱二头肌间隙进入,直视下暴露肱动脉、肱静脉、贵要静脉、正中神经、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等重要组织,将其轻轻牵开,使骨折断端显露充分,清除血凝块、骨折复位,然后置入合适长度的加压钢板,持骨器固定牢固后打孔并螺钉固定,逐层缝合伤口.结果:临床1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4~7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为3.5个月,均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结论:上臂内侧切口可充分显露肱骨中下段,且钢板与骨面贴附良好,切口隐蔽,可避免医源性桡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钛板坚强内固定与颌间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87例下颌骨骨折患随机分为二组。一组采用上下颌牙弓夹板固定加颌间弹性牵引术(39例).另一组采用钛板内固定加颌间弹性牵引术(48例)。治疗后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两组术后在感染发生率、骨愈合方面疗效基本相同。在咬合关系、张口度的恢复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疗效满意,在咬合关系及张口度恢复方面优于颌间固定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钢板内固定、PFNA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万载县中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和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对比二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情况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负重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占比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损伤小、恢复时间短,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8例。结果:全部病例5-12周基本愈合,术后随访5个月至3年,所有患者均无髋内翻、患者短缩、外旋畸形、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发生,优15例,良11例,优良率92.86%。结论:DHS是治疗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成人新鲜齿状突Ⅱ型、浅Ⅲ型骨折,在C形臂X线监视下,行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随访8个月~5年4个月,平均11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无明显颈部运动受限,无螺钉断裂、移位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3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例因合并颅脑损伤者遗留头痛、头晕。结论: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技术是治疗Ⅱ型、浅Ⅲ型齿状突骨折最佳选择,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固定牢靠及愈合率高等优点,正确的选择适应征、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细的手术操作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方式多样,其中以关节松动术为主的治疗方法广泛地应用于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对其近几年来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坚固内固定技术在颧骨上颌骨复合体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冠状切口加附加切口对128例颧骨上颌复合体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3年,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本文所有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咬合关系恢复正常,双侧面部基本对称,颧面部丰满,塌陷的颧骨颧弓完全复位,开闭口功能正常,无复视。仅13例出现头皮麻木,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暂时性额纹消失,3例出现局部少量脱发。结论坚固内固定术治疗颧骨上颌骨复合体骨折具有术野清楚、效果可靠及切口隐蔽等优点,是颧骨上颌骨复合体骨折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及过伸复位在简单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临床治疗2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中均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过伸复位.结果24例患者手术效果良好。术后切口无感染,手术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明显低于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所有患者伤椎椎体高度均无丢失,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简单胸腰椎骨折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2例下颌骨骨折采取口内入路坚固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132例患者中127例(96.2%)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骨折断端复位准确。结论:口内入路坚固内固定手术能安全有效地治疗下颌骨骨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详细论述普通高等学校内部监察与国家行政监察及党内监督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内部监察的性质和特点,分析了当前高校内部监察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工作机制建设角度找出加强内部监察工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从道德运行的内外机制入手,分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目标指向及其运行的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着重阐述了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为适应外部环境所进行的一系列内部关系调适,并由此得出要实现社会主义德育目标,需要加强对道德内、外运行机制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