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湛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本要求.构建湛江现代产业体系与转变湛江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湛江的现实情况出发,抓住新科技革命和大项目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以钢铁、石化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之初,北京正由一个重工业城市逐步向适合首都特点的新经济型城市转变.北京经济的发展战略已定位于到21世纪中叶把北京市建设成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高度,其都市国际化、经济服务化、区域一体化和产业轻型化的四化经济发展战略都将对北京制造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①产业结构调整.由于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行业由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工业发展过渡,制造业面临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重化产业向轻化产业调整的影响.②产业布局调整.由于都市环境及产业轻型化的要求,一些传统的重污染、重工业制造业企业逐步由北京市迁出,搬入京郊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北京制造业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管理、财务、人才、科技合作等方面将受区域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精尖”产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于科学技术的突破,包括营商环境、配套投入和互补性产品等在内的整个配套与支撑体系也至关重要,因此,研究评价北京“高精尖”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的方法,为推动北京“高精尖”产业繁荣提供参考。基于产业生态系统的视角,建构“高精尖”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的关键要素指标体系,包含多样性包容性、营养物质、新陈代谢、能量转换、主体要素间的关联、环境支撑六大关键要素,并采用熵值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运用限制因子和TOPSIS方法构建评价模型,对2016—2020年北京“高精尖”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北京“高精尖”产业生态系统综合得分逐渐提升,从2016年的0.886 8分上升到2020年的0.997 0分,整体向好发展;R&D人员全时当量、投入产出效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数量及产学研结合水平为北京“高精尖”产业的限制因子,应重点突破。由此,提出北京进一步发展“高精尖”产业应加大对原始创新和自主攻关的投入、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力度,推进信息技术和制造产业融合,完善促进技术进步的产业政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后金融危机和第三次产业革命的背景出发,阐述了智慧城市建设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重点论述了智慧城市的发展应从促进经济向“消费驱动型”转变和调整产业结构两个方面着手,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路径;提出了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建设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而新城开发的速度决定了该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进程。然而,一个新城的发展必须有相关产业支撑,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旅游产业对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增强城市活力,打造城市品牌,完善城市各项功能,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完善,凝聚人气,加快城市综合服务业的发展以及促进城市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丝绸纺织产业作为盛泽镇的传统产业、优势产业,起步早、集聚度高、产业链完整,具有相当规模和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近年来围绕全市“4+4+1”产业振兴发展计划,以加快纺织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为全镇经济工作重点,着力通过“四个围绕”、实现“四个转变”的工作目标,以科技转型为突破口,打造三个中心,实现全镇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深圳特区科技》2005,(6):108-110
一、《深圳市产业导向目录(2005-2006年)》的编制原则是:以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为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落实投资体制改革,推动产业项目开放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增长方式,促进资源节约和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8.
<正>从经济的角度看,城市能级取决于城市产业结构,塑造世界城市的过程亦即城市产业体系的重组过程。因此,北京应根据世界城市的功能确立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基本内容和有效途径.而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目标也对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前置条件和贯穿始终的约束条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积极探索,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根据美国的现状和所面临的形势,克林顿政府认为必须“实行变革”以“重建美国”。因此对美国的科学政策进行了调整——加强政府对科技的管理,实行向高科技产业的倾斜政策;加强民用技术投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扶植部分产业,以提高美国产品的竞争力;增加对关键技术的投资。  相似文献   

11.
矿业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程叶青 《资源科学》2004,26(6):131-136
矿产资源开发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制约着区域开发及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对于矿产资源富集、经济基础薄弱和生态环境脆弱的黄土高原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在总结区域开发的矿产资源需求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首次对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矿业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以陕西省黄陵县为例,系统探讨县域煤炭资源开发演变历程,及煤炭资源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黄陵县是一个典型的矿业区域,县域经济发展与煤炭资源开发均呈现倒“U”字型结构,受国家“关井压产”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煤炭市场压力、地区竞争及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影响,经济总量增长缓慢,矿业经济比重持续下降,现阶段县域经济正由繁荣期向衰退期的转变。指出促进黄陵县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是依托县域资源的综合优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向多元化、多层次的产业结构转变,实现产业优势再造、优势替代和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2.
张中兰  蔡成浩 《科技风》2012,(19):258+260
随着经济生活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通过产业结构重组,在不同部门、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调整各类经济行为调整,加快推进泰州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真正建立起现代化的经济运行体系,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2000年和2010年北京市18个区县现代产业体系主要行业门类就业人口数据的变化,对城市现代产业功能格局的动态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中心-外围等不同区域的现代产业体系中不同行业的就业比重存在差异并不断变化,这体现为城市现代产业体系功能专业化和空间集中度的改变,从而推动了北京市现代产业功能格局的调整,即集中表现为城市现代产业功能格局从某种意义上的“双扇形结构”向显著意义的“圈层结构”的转变。而且很大程度上呈现出朝着基于价值链环节的空间分工调整,即中心圈层金融服务和商务服务功能专业化优势显著,城市功能拓展区和昌平区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信息服务和科技服务功能专业化优势,现代制造业则向远郊区转移。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当前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日趋融合,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不断面临升级和调整,区际产业梯度转移和资本外溢逐渐通过外包,合作等方式转向中西部地区.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和中部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梯度转移过程中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复制进化动态学习博弈模型,得出中部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和区际梯度转移的趋势下,应以实现产业转移主体双方合作共赢为目的,在努力增加产业转入方经济利益的同时,要注重加强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建设,更好的实现实现产业技术快速消化、吸收、创新的“最优反映动态”,促使产业梯度转移由初始较低的合作比例向“复制动态”稳定转变.  相似文献   

15.
底瑜 《中国软科学》2005,(10):42-50
在新世纪,人类反贫困的客观形势要求“行政主导型”扶贫方式向“市场主导型”扶贫方式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向“个体赋权参与发展战略”转变。因此,笔者相信,中国的反贫困事业必然从对贫困对象个体救济的“救济式扶贫”,经由对区域经济整体开发的“开发式扶贫”,再向赋权贫困对象个体主动参与反贫困的“赋权参与式扶贫”的方向转变,“赋权参与式”反贫困战略应该成为新时期反贫困的主流方案。四川省巴中市近年来的推行“巴中新村”建设模式就是“赋权参与式”反贫困方式在旧的反贫困战略中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6.
司胜平 《预测》2001,20(5):16-19
加快城镇化是提高农民收入和启动农村市场的现实需要,是我市工业化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是我市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战略要求。我市城镇化水平总体特征表现为水平较低,且滞后于经济发展;中心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向外围地带人口密度逐渐降低;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城镇布局基本呈低、小、散发展状态。加快城镇化必须加速调整城镇产业结构;优化市区地域结构,强化中心城市功能;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深化相关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7.
张艾  张璐 《现代情报》2006,26(9):204-205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要想完成好这一历史任务,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坚持以生态经济产业思维,统一筹划,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推进吉林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产业结构与地区结构、所有制结构等一起,构成经济结构的重要方面,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经济组织之间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其中。产业结构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民族地区要加速发展,实现经济现代化,必须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区或本民族区情与族情的产业结构。并根据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经济现代化的要求,掌握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和内容,认清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主要措施,不断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19.
后工业化时期,如何促使国家(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备受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广州市目前整体产业结构已成倒金字塔型,现代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广州市三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逐年提高,发挥了其强力的经济引擎作用.广州市应以强化中心城市功能为导向,加强与周边城市协同共进,大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辐射带动力,引领全省现代产业体系发展.  相似文献   

20.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约束因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的开发而形成和发展的,对资源产业的深度依赖,造成城市在发展中存在政企不分、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主要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吸收资金、技术、人才,创建优良环境,加强区际联系等方面提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