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现状的分析,结合昆明理工大学计算中心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从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2方面对实验室资源进行优化的思路,阐述了建立开放性实验室、提高设备利用率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浅谈高校计算中心的职能扩充与转变东北大学朱志良吕雅文关键词:高校计算中心职能扩充转变八十年代初,随着大中型计算机的引进,国内各高校相继成立了一定规模的计算中心。十多年来,高校计算中心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计算...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服务器资源利用率低下、服务器增长不能满足业务增长要求以及部署迁移周期长等问题,提出基于VMware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器虚拟化设计方案。从整体拓扑结构、服务器虚拟化以及数据存储3个方面进行设计。实验表明,虚拟化对于提高服务器资源利用率、减少服务器数量从而降低图书馆资源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1):144-146
随着对高性能计算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部分高校开始采购大型的高性能计算集群。南京大学在这方面起步得比较早,并在国内率先成立了高性能计算中心。该文针对高性能计算中心的建设进行了介绍并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5.
通过机房的单机和服务器的实际维护阐述高校计算中心机房的管理.单机主要采用杀毒软件实时监控加上侠客系统修改器再加上超级保镖的模式,实施防护及恢复.服务器的维护,是针对NT的防攻击通过自己制作紧急修复软盘恢复系统.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发挥服务器计算性能的优势,降低服务器的功耗,提高数据中心的空间密度,提出通过服务器资源利用率作为切入点实现降低服务功耗的方法。此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基于当前系统的资源利用率作为基准,通过性能优化确保服务器资源得到最大释放,并以此为基础运行容量规划软件,通过创建服务器资源整合场景,选择最优的服务器整合方案,从而实现降低数据中心整体功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虚拟化技术在高校数据中心建设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高校应用服务器数量大量增加,导致数据中心面临系统管理复杂、资源利用率低、安全控制与数据备份困难等问题。本文通过虚拟化技术在数据中心应用实施效果的比较认为,网络虚拟化技术适用于校园网数据中心虚拟服务器建设:网络虚拟化技术不但可降低数据中心的建设与运行成本,而且可简化服务器管理模式,实现服务器数据快速恢复,提高数据中心的管理与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配套的实验资源日益丰富,但在正常教学计划外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等实验资源大多处于闲置状态。为了提高其利用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需要研发一套应用于高校的实验资源管理系统。系统是基于AOM、Spring、Hibernate的轻量级Web应用,通过监控物理服务器、虚拟机和Web应用的相关指标,利用云计算的弹性来自动应对变化的访问量,涵盖实验资源管理、实验资源预约、分析统计等模块。实际运行证明系统的使用大幅提高了实验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配套的实验资源日益丰富,但在正常教学计划外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等实验资源大多处于闲置状态.为了提高其利用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需要研发一套应用于高校的实验资源管理系统.系统是基于AOM、Spring、Hibernate的轻量级Web应用,通过监控物理服务器、虚拟机和Web应用的相关指标,利用云计算的弹性来自动应对变化的访问量,涵盖实验资源管理、实验资源预约、分析统计等模块.实际运行证明系统的使用大幅提高了实验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运用IT服务管理理论,提出了基于ITIL标准的实验中心管理模式,并对计算中心的管理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目的在于探索计算中心新的管理模式,构建更好的教学科研保障机制,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面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各大数据中心的建立,数据中心达到成千上万台服务器的规模。计算节点之间存在差异性,传统调度算法很难满足计算中心资源调度,主机之间难免出现负载不均衡,直接影响了云平台提供服务的能力,造成资源浪费。根据数据中心的实际情况,基于现有环境下各种主流资源调度策略,针对资源分配与主机运行时动态调度两方面提出完整的资源调度策略方案,提高数据中心计算能力,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显著改善数据中心服务质量,实现各种资源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12.
近日。联想深腾7000高性能服务器正式入主大连理工大学,为该校构筑了网格计算中心节点,实现了与该校原有高性能机群多计算平台的高效整合。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育网络》2010,(2):16-16
2009年初,南京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大规模采购设备,准备建一个35万亿次每秒的高性能计算设施,一举拉开高校高性能计算中心的投资潮序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不丰富,馆藏文献利用率低等现象,并就如何通过自身建设,自我发展,调运积极因素,开发利用现存的情报资源,提高馆藏文献利用率,使高校图书馆能最大限度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15.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5):212-214
根据高校文科类实验室的实际需求,探索出能够实现中心服务器、存储空间到机房终端的虚拟化,形成更适合高校文科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安全、绿色的云端教学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提升集中管理水平,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新目标。  相似文献   

16.
云计算技术是一种新型计算模型,在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阐述云计算技术的概念、技术优势、实现功能、应用价值等方面探讨云计算技术在高校计算中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网络》2010,(7):51-51
本刊讯近日,浪潮天梭TS10000高性能服务器在吉林大学超级计算中心部署成功,该系统计算能力高达40万亿次,位居全国高校高性能计算机之首,成功跻身全球最新Top500超算排行榜。  相似文献   

18.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借助云计算技术和IaaS(基础设施既服务)的模式,在校园建立统一的私有云计算中心。通过VMware虚拟化技术减少了物理服务器数量,提升了服务器使用效率,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整合存储架构,消除"信息孤岛",备份容灾架构的实施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校园私有云的模式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复用,提升了信息中心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由上海超级计算中心、中科院网络中心、香港大学、清华大学等8个成员节点构成的中国国家网格日前正式开通运行,共具备18万亿次聚合计算能力,标志着我国已能有效整合全国范围内大型计算机的资源,帮助广大科技人员实现计算资源共享、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中,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是国家网格南方主节点,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网格节点,配备了峰值性能迭每秒11.2万亿次浮点运算能力的曙光4000A超级服务器。  相似文献   

20.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应用系统和服务器的数量不断增加,服务器的管理压力变大.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下,服务器资源利用率低,资源协调分配困难,数据维护的成本巨大.文章简要介绍了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和软件及其在陕西师范大学校园网服务器管理中的应用.实践证明,该方案的实施保证了服务器资源的有效利用,大大降低了数据维护的成本,提高了校园网的管理及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