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借助Mathcad给出了一般情况下棱镜的偏向角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的顶角以及不同的折射率对棱镜最小偏向角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二、测定固体和液体的折射率绝对折射率是光学媒质本身的重要参数。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建立这个物理概念,而且必须掌握测量它的方法。测量绝对折射率应当使光在真空与某种媒质的界面上发生折射,但在中学里不易做到,通常是在空气与某种媒质的界面上进行。折射率与光的频率有关,严格讲应该使用某种单色光来测量媒质对它的折射率,但在粗略的测量中也可以使用自然光。测量折射率有多种方法,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在高中采用的方法。1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这是课本中采用的传统方法。如图1所示,将梯形(或矩形)截面的玻璃砖平放在…  相似文献   

3.
一般来说,人们对力学现象感受最多,对力学规律研究得最充分,认识得最深刻。对其他领域若能建立力学模型,往往能使它更易理解和接受。 一束光线在二种介质界面上发生折射,其折射率n=sinα/sinβ=V_1/V_2,其中α、β分别为入射角、折射角,V_1、V_2分别为光在第一、二种介质中的速度。 可见,折射率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关。据此,可以用力学方法演示光的折射现象。 一、装置制备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自然》第十二册教材中的“光的折射”实验 ,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此实验存在以下不足的地方 :1.在教室内做实验 ,阳光的采用不方便 ;使用电筒光 ,实验效果不明显。2 .学生做实验时 ,很容易做成光线垂直入射 ,根据光的折射原理 ,我们知道“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 ,传播方向不改变”,这样就达不到实验目的了。为了弥补以上不足 ,本人在教学时对实验进行了以下设计和改进 :一、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 :玻璃砖一块 ,缝衣针 4枚 ,泡沫板一块实验要求 :1.在垫有泡沫板的玻璃砖的一侧斜插 2枚针成一直线 ;(如图 1所示 )图 12 .在玻璃砖的另…  相似文献   

5.
暗房式光的折射实验仪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周雪镛在进行光的折射演示实验时,较难获得明显的实验现象,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其原因是:一、一般学校教室没有窗帘布,而白天教室内光线较强,没有暗房效果,实验光线与周围环境不能形成明显的反差,从而现象不易观察;二、无...  相似文献   

6.
本教具(光的折射演示器)适用于初二物理光的折射课堂演示用。用透明玻璃容器盛水,在容器的后侧面加上刻度盘,学生能更直观地看出光的折射路径,比较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得  相似文献   

7.
根据初中物理教学的要求,结合学校现有的配套仪器,我们研制了这种白光的色散与合成演示器,经试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简介如下,供参考.一、简要的实验分析一束白光射入棱镜后产生的色散现象实质上是一种媒质对另一种媒质的折射率随着光的波长而变化的结果.而且,由于白光通过棱镜时,这种折射过程进行了两次,色散得到加强,现象十分明显,如图1所示.由折射定律(sin i)/(sin r)=n_(21)不难得出,不同波长的  相似文献   

8.
折射率的测量方法很多,大家所熟识的有:棱镜法(最小偏向角法),固定入射角法,全反射法,干涉法等等.本文介绍的是光栅法.这种方法所用仪器简单、经济,实验结果准确,如用激光作光源,并可在课堂进行演示.一、原理光栅的基本方程是:dsinθ=kλ (1)该式在光学实验中,常用来测量光波的波长λ.如果光栅常数d为已知,实验中只要测量出某光波的衍射角θ和对应的光谱级数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是对初中物理光具盘演示器的补充,教师在介绍光的折射时,其中有这样的内容,即:“光从水中或别的透明物质射向空  相似文献   

10.
许多教材在讲到光的折射内容时,都会提及“将筷子插入装水的玻璃杯中,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发生了弯折”这一现象,并用图1所示光路解释:水中筷子上的任一点P射向空气中的光线经水面处发生了折射的原因。其实,这幅图只反映了观察者在水面斜上方向下观察时所发生的现象。当观察者从杯子的侧面沿水平方向观察时,还可以观察到其它折射现象。  相似文献   

11.
用微型电子计算机解决物理问题,是物理教学软件的基础工作.像计算机应用的任何课题一样,首先要选定具体问题并建立一个数学模型.例如:光的折射里有个问题,从水面上观察水下面的物体,它的虚像在什么位置?水下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水面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此虚像的位置总是比物体的位置高(也就是浅了).虚像的水平距离是近了还是远了?这个问题,不可能靠定性讨论解决,定量讨论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又太大.而大量数据的快速处理正是计算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谈无反射棱镜全站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反射棱镜全站仪是全站仪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新技术,它较以往全站仪在功能上有了一些无可比拟的优点,介绍了无反射棱镜全站仪的特点,并说明了其使用注意事项及在测量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用显微镜测玻璃的折射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高中物理实验中的“玻璃折射率的测量”,是采用“插针法”进行测定折射率的。“插针法”要求大头针必须竖直插在木板上,这对学生的耐心是一个挑战,学生往往为了使大头针竖直且前后在一条视线上,花费大量时间。另外,“插针法”很难测量液体的折射率。下面介绍一种用显微镜测  相似文献   

14.
用双棱镜干涉测量光波波长的几种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双棱镜干涉测量光波波长是基础物理研究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实验,该实验的关键环节是测量两虚相干光源间的距离,大多数实验教科书中大都采用二次成像法测量两虚相干光源的间距。这种方法在实验教学中操作难度大,测量结果精度不高。二次共轭法、一次成像法、大小转换法、移动双棱镜法从不同的方面修正了二次成像法产生误差的根源,减少了系统误差。其实验操作和数学推导过程从不同的路径反映了干涉产生的条件,对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让学生透彻掌握用双棱镜干涉测光波波长的原理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对教科书中二次成像法的补充和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1 尺子的刻度变密(1 )仪器 :装满水的透明玻璃杯一个 ,一把刻度尺。(2 )实验方法 :①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②从玻璃杯上沿着尺子插入的方向向下看。(3 )实验现象 :①发现尺子在水面下的部分变短。②发现尺子在水下部分的刻度变密。图 1(4 )实验分析 (图1 ) :说明 :MM′为水面 ,AB为尺子与水面接触部分 ,AC为刻度尺 ,NN′为法线。步骤 :①先从A点发出一条光线AD ,由于光的折射 ,变为ED。②再由A点发出一条垂直于水面的光线AC。③第一条光线DE与第二条光线AC不相交。④反向延长折射光线ED和BC ,使ED的反向延长线…  相似文献   

16.
高一化学 (人教社 )《碱金属》一章中 ,在作焰色反应的分组实验时 ,教材上要求用铂丝蘸取金属的盐或盐溶液来作焰色反应。在具体操作时存在以下问题 :①铂丝价格昂贵 ,造成实验的成本很高 ,若有丢失或损坏 ,补充较困难 ;②铂丝前面是直头 ,蘸取的溶液或固体粉末不多 ,实验时现象并不十分明显。因此 ,我在做该实验时采用了以下的自制教具 ,解决了这个问题。制作 :①取一根长约 2 0cm ,直径约 0 5cm的玻璃棒 ;②取一台酒精喷灯 ,将其点燃 ;③将玻璃棒一端放在酒精喷灯火焰上灼烧 ,直到其截面发红变软 ,同时将一根回形针一端弄直 ,烧红后…  相似文献   

17.
摘要: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一直是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最近发生的徐晓东与雷公太极的私下约战,又使得对这个话题的探讨显得尤为必要。该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传统武术的现状、瓶颈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刻地思辨与论述。具体言之,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在武术技法上表现为技法类型单一,以套路为主;在武术人员上表现为习武目标多元,古今差异大。传统武术的发展瓶颈:在武术技法上表现为针对性与系统性的武术技法较少;在武术人员上表现为专业化与职业化的武术人员较少。最后提出了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即坚持以人的需求为中心,朝着武术技法的多元化、武术人员的专业化、武术体系的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以更好地为人们的需求服务、促进武术价值的提升以及推动武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从实测示功图计算主、副室燃烧放热率进行了计算 ,提出了与原系统宏观上等效的原则 ,建立了一个与原系统宏观效果相同的等效热力系统。并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计算等效热力系统与主、副室燃烧放热率的理论模型 ,得到了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9.
初中化学课本介绍氢气爆鸣实验的点燃方法是直接点火,若改用两根蜡质火柴采取引火点燃,不仅解除了恐慌心理,而且在3—5分钟内能把这个实验做成功。 方法如下: 在铁筒(或塑料筒)的底打一直径约为1.2cm的孔,用较薄的纸贴在孔上,将孔眼封闭。取一根火柴将火柴梗轻轻从纸上插入孔眼内,注意只使火柴大头露在孔眼上面。再取蜡质火柴一根,使火柴  相似文献   

20.
爱动脑筋的学生,总是饶有兴趣的问:一个电源,比如干电池,由它的正负极可形成一个静电场。可想象出分布于空间的曲折而优美的电力线形状。然而,当将一根导线连接于电源的正、负极之间,马上出现了奇迹。电荷重新分布,静电场变成稳恒电场,原来分布于空间的电力线形状发生了巨变,尤其是在导线里面电力线变成了平行于导线的线簇,同时形成了一条以导线表面为界面的电流线管。稳恒电流就在这条相应的电流管中不停地流了起来。这个巨变是如何在这么短暂的暂态过程中发生的呢?我们用一个简单模型分析如下; 设电源的正、负极如图1所示。在空中形成上、下对称的静电场。将一矩形导体突然连接两极,假若导体内尚未来得及发生静电感应,在导体中间的等势面MN左侧取AB段来分析:在静电场作用下,因A截面处电场比B截面处强,则同一时间内AB段导体中B面进来的负电荷少于从A面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