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诺贝尔奖是世界科学界的最高奖项。根据《时务报》的珍贵史料,可以得出:在迄今掌握的史实中,《时务报》才是最早介绍诺贝尔奖相关情况的国人报刊。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近代中文报业肇始于西方来华传教士的办报活动.19世纪,西方传教士创办了近200多种报刊,所办的宗教报刊成为早期中文报刊的主流.传教士为使其创办的报刊能在中国的土地上立足,在宣传策略上处处"附会儒家",在形式上也采用中国线装书的方式进行印刷和装帧.  相似文献   

3.
近代报刊     
  相似文献   

4.
朱荣所 《出版广角》2011,(11):55-56
无论是收藏界还是学术界,对近代(指19世纪初至1949年)出版的报纸与杂志都越来越重视。学界的重视带动了出版界对这些近代报刊出版工作的空前的重视与投入,由此产生了一大批规模大、分量重的出版物,这反过来推动了相关研究的发展。但是,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近代报刊的整理和出版工作还有一些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本文试对相关出版情况做一简单的梳理,并略谈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5.
刘丽 《今传媒》2014,(5):50-51
本文从1874年《申报》与《彙报》关于一则奇闻的论战出发,对于近代报刊关于新闻真实性的认定标准进行了探讨。《申报》认为新闻纸的首要职责是传播事实,记载时事。重要性、新鲜、及时性和真实性为新闻事件选择的标准,特别是对于来稿的真实性具有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标准。  相似文献   

6.
论文主要探讨在中国和世界新闻史以及华侨所在国新闻史上都具有特别影响的华侨中文报刊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新闻传播、文化传播、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等方面发挥的客观作用,并且进一步探讨和思考华侨中文报刊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频繁的军事斗争为香港报刊提供了丰富的新闻信息来源和坚实的读者基础,同时雨后春笋般“冒”出的众多报刊也为国内外各派别势力提供了舆论交锋的政治舞台。尽管招牌旗帜各异,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便是他们的舆论鼓吹无不服务于各自的政治利益,因而表现在导向定位上也必然存在差异。本文试就此作一粗浅的梳理与分析。“公正而不中立”──外报军事报道导向的两难选择鸦片战争前后,在港外报于每一重大侵略活动开始前都以舆论作为先导,替外国的侵华活动进行舆论上的试探与鼓吹。正如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陈衍曾指的,外国“或将…  相似文献   

8.
9.
中国古代有漫画,但没有“漫画”这个名称,也没有形成一个画种。近代漫画的兴起,是在清朝光绪年间,不仅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画种,而且规模很大。满清政府,奉行的是闭关自守政策,加上大兴文字狱,使得中国人民既不知道有近代报纸这个东西,也不懂得什么叫言论自由。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尤其在辛丑条约之后,中国人民自发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日益高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以前,外国传教士、商人、政客等已经在广州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广州纪录报》《中国丛报》等一批中文、英文报刊。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观念、办报模式以及宣传方法,使我国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报刊的重要作用,并产生了自办报刊的强烈愿望。 第一位在广东办报的国人是林则徐。1839年林则徐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到广东查禁鸦片。为了“探访夷情,知其虚实”,以制定“控制之方”,他在衙门中设立翻译馆,收集在澳门出版的外文报刊,选择其中有关鸦片贸易、英国政府动态等消息和评论翻译成中文,命名为《澳门新闻纸》,抄写数份,提供给广东督抚衙门和朝廷作为禁烟、备战决策的参考。《澳门新闻纸》成了我国最早的译报,林则徐成了第一位“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林则徐被罢官后,魏源将《澳门新闻纸》按其内容分为论中国、论茶叶、论禁烟、论兵事、论各国夷情五类,编为《澳门月报》,收入《海国图志》一书中。  相似文献   

11.
只要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今天的中文报刊比以前的报刊增添了更多的字母文字,这些字母文字自然妥帖地与汉语文化融为一体,同汉字词语一同发挥着交际和传播的功能,并且构成了汉语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汉语学界称这些字母文字为“字母词”。所谓“字母词”就是指“汉语中带外文字母(主要是拉丁字母)或完全用外文字母表达的词”。比如:A股、B股、POLO车、家家e、WTO、VCD、BBC等。因为汉语以外的语言均为字母文字,无所谓字母词问题,所以字母词是汉语中的特有现象。字母词的大量涌现不是孤立和偶然的,而应看做是科技、文化迅…  相似文献   

12.
报纸和期刊作为当代社会传播和交流知识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信息量大、时效性强、涉及范围广泛而又论述问题专深等特点,最能全面反映时代的面貌,所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和欢迎。据国家新闻出版署统计,到1990年底,我国出版报纸1442种,期刊5751种。如果把各种内部报刊计算在  相似文献   

13.
论科技报道的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个新气象,其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使科技报道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日益彰显。而考察近20年来的媒体实践,科技报道也明显地存在着一种倾向:热情有余,理性不足。由此而导致的报道失范正成为它的一根“软肋”。这势必要求我们将科技报道的规范问题纳入学理的层面进行系统的思考。一、直面“轰动性”2003年6月11日,解放日报就SARS主题在其观点版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整体战败”考量科学理性》的对话。对话中的主人公赵寿元是国际遗传学联合会主席、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他就人…  相似文献   

14.
15.
抗战时期的海外中文报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全面系统地探讨了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海外华文报刊的发展概况、历史地位及发挥的作用,并着重评介《救国时报》对抗战做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中国回族知识分子融入近代中国第二次办报高潮,通过创办报刊传播民主革命、振兴民族、开启民智的思想,表达回族民众的精神诉求,在回族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对这一时期的回族报刊活动进行简要研究.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深刻而全方位地改变了近代中国。对于始创于1815年、辛亥革命爆发之际历史已延续近百年的中国近代报刊业而言,不啻亦经历了一场革命的洗礼。在辛亥革命前后,一些与革命有关、直接推动革命发生的新类型报刊诞生或发展,而另一些在既往中国政治与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别对近代各个阶段的岭南报刊作较为系统的评介,以揭示近代岭南报刊之概貌。  相似文献   

19.
王龙洋 《编辑之友》2016,(7):103-107
文章探讨了近代报刊对大众文化兴起的影响,并通过分析近代报刊与大众文化的商业化、大众化写作以及对都市文化想象空间建构的内在关联性,讨论了报刊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报刊的商业性和大众性驱动了作为载体的大众文化的兴起,并影响了大众文化的样式.大众文化反过来又强化了报刊的大众化和商业化.  相似文献   

20.
全球兴起中文热 中文报刊销量增长目前,随着我国对外经贸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一个学习中文的热潮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据悉,现在全世界已有60多个国家的1000多所学校开设了中文课程,许多大学设立了中文系。在法国巴黎第三大学中文系学习的学生有1800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