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语文是中学的一门主课.也是美育的载体,语文教材中储存着许多审美信息。蕴藏着强大的审美潜能,具有巨大的审美价值。然而.在某大学调查高中课程时.大多数学生把语文课列入仅次于政治的第二门最不感兴趣的课程.甚至社会舆论也把语文课说成是“误尽天下苍生”。据权威人士也解.语文教学处于如此难堪的境地,原因是  相似文献   

2.
语美育是在语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活动。长期以来,农村中学语教学严重忽视了美育,导致学生审美素质普遍低下。我们有必要在农村中学语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其模式为激情入趣一一体验探究一一领悟反思一一拓展创新。  相似文献   

3.
美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早在战国时期,荀子就说过:“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易俗。故先生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又说:“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孔子以“礼、乐、射、御、书、数”教授弟子,其中的“乐”就是美育。五四前后,教育家王国维、蔡元培等都曾大力倡导过美育。前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所有这些,说明美育在培养人的品德和陶冶个性方面有较大的作用。十八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指出:“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确切地讲,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热爱美、鉴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活动,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在各科的教育教学中,都应发掘教材中蕴含着的丰富的美育课程资源,实施美育。  相似文献   

4.
5.
王新民 《江西教育》2003,(23):26-26
揣摩语言,感触底蕴,体味语言美对于课文中的语言,只有经过仔细揣摩,作品的审美价值才能被读者所接受和领悟。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如果说把月亮比作流水不算稀奇,那么一个“泻”字配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样倾泻,又无声响,突出了一种幽静美。也是在这篇文章中,许多叠字的运用,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同时又加强了语意,使文气舒展,给人一种音韵和谐的美感,体现出作者将文字美提升到了一种相当高的境地。品味语言,还要体味它的节奏、声势,引导学生在诵读…  相似文献   

6.
谈物理美育     
物理学有着自身的科学美,体现了美学原理。是一门最能让人贴近美和领略自然美的学科之一。而美的物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洞察力,形成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让学生领略到大自然深沉的内在谐音。消除对物理的畏难情绪,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物理的内在动力。在物理学科中进行审美教育是时代的必然,也是物理学科发展的需要,本就物理教学中的物理美和物理美育谈一谈看法。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们关注的往往是语文教学中的认知因素,而对情感因素则缺乏应有的重视,将语文教学视作单纯的传授知识的工具.语文教学,已成为迷失了"美"的伊甸同.如何鼓励中学生向着身心健康的完美人发展?这一重担应由语文教育担当起来.因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它作用的对象是学生精神和心灵.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将语文教学提到审美的高度上来,语文教育方可真正成为人生的教育,语文教学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和协调发展,才能回归自由的伊甸乐园.  相似文献   

8.
陈学福 《教育艺术》2002,(10):49-50
常言说 :“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如果把“美感教育”应用于语文教学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处得到美的享受 ,就必然会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 ,学习效率也就会大大提高。那么 ,怎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呢 ?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多选美文展现美许多人之所以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花钱到一些旅游圣地游览 ,就是因为那里的风景优美。语文教学也是这样 ,如果教材多选一些美文 ,同样会吸引学生主动阅读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生像游览风景名胜那样去学习语文 ,也必然…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教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也不例外。只要他们认为美的东西,就一定会喜欢,而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优秀的文章。这些文章一般都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典型。因此,你只要稍作思考,总能找出它的“亮点”,以“亮点”为切入口,可“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学《岳阳楼记》、《隆中对》、《出师表》这一类型的课文,抓住它们有骈文特色,读来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美的特点,学生会产生兴趣。又如教《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引导学生体味朱自清描写的月下荷塘,塘边之树,月下远山,“…  相似文献   

10.
诗歌有着诗歌自身的规律。但是,在今天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这个问题却常常为人们所忽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可以说为在诗歌教学中充分体现诗歌的规律和发挥“诗教”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事实上,诗歌以其审美性、文学性、创造  相似文献   

11.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卓有成效地进行审美教育呢?笔者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地理教学中的美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丽 《湖南教育》2004,(16):19-19
一、欣赏自然美地理教材中的自然美千姿百态。地球就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美的世界:有幽深的亚马逊原始森林、曲折的挪威峡湾,有被誉为“大自然宫殿”的阿尔卑斯山、“贝多芬交响曲”的维多利亚大瀑布、“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这些美景无不令我们深深陶醉。我们的祖国,可以说是一个“美的大观园”。滚滚长江,从雪山奔流而下,气势雄伟壮观;滔滔黄河,从高原之巅奔向渤海之滨,一泻千里,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祖国的山山水水对我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作为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新教材提供的精美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13.
寓美育于体育之中,可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美的体验,赋予他们活跃舒畅的情绪和乐观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健美的体魄以及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前言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音乐课进行的,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所谓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能够自觉地去感受自然、社会和艺术中的美,培养他们正确地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历年来,中学语文课本中除选编一部分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以外,大部分内容是属于靠近或等于文学作品的散文、小说、通讯、诗歌、童话、寓言、戏剧等  相似文献   

17.
这里所谓“浅文”的“浅”,有两个层面:一是思想的二是文字的。  相似文献   

18.
时代呼唤改革,教育需要创新.面对改革,语文教育须改变教法,提高认识,重新思考"语文是什么"这个问题,真正地设计好自已的每一节课,让学生不仅学到应有的知识,而且让他们兴趣盎然,沉浸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真正地对语文课产生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达到寓教于乐,增长知识的目的,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兴趣呢?笔者根据自身的粗浅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探索阅读教学中的美育,就是教师通过情境感染、质疑问难及鉴赏评价等途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培养学生一叶知秋的感受力,举一反三的理解力,剔肉见骨的剖析力,去形留神的欣赏力.使学生的读写能力跃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是一门充满美的滋力的学科。课文中有着大量的诗歌、散文、游记、小说等。这些作品凝聚着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因此,语文教学应责无旁贷地加强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提高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语文教学中应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呢?一、品味文章语言,引导学生感知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高尔基说过:“文学是借助语言来雕塑描写的艺术”。语言是美的核心,一篇好的课文总有一些言简意赅、含义深远的词句,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就要调动种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重锤敲打,真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