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学习了陆定一同志“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文章以后,认识到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明确了我们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就是我们衡量  相似文献   

2.
薛琴 《江苏教育》2000,(6):20-22
一、调查目的 江泽民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有这样一席话:“这里我要特别讲一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事实证明,如果只是让学生关起门来读书,不参加劳动,不接触社会实践,不了解工人农民是怎样辛勤创造社会财富的,不培养劳动人民的感情,是  相似文献   

3.
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結合的方针是从理論結合实际的根本原则出發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了普及教育,使人人学習,人人劳动,只有坚持这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教育工作的根本方針,才能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方向。而我們在具体安排教学与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4.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指导我国教育事业的一贯方针。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学生实施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既有文化,又有劳动技术,达到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这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差别的必由之路。如何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新的特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是本文的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5.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和教育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开设劳动技术课,可以保证劳动技术教育有固定的阵地,有时间上的保障,有相应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使劳动技术教育走上全员化、制度化、系列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使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落到实处。   自 1987年起,国家教委就将小学劳动课和中学劳动技术课列入…  相似文献   

6.
党的教育方针是为教育的目的所决定的。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这一方针所指的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与光教育不劳动有本质的区别;这里所指的劳动也是一种新的劳动,与光劳动不教育有本质的区别。因此说,贯彻方针的重大意义,在于“结合”,而且还必须结合得好。光教育不劳动是资产阶级的旧教育,这种教育最大的缺点是理论与实际脱节,教育与劳动分离。一个人从小学读到大学,尽搞些观念形态的东西,毕业出来,还是个“嘴尖皮厚腹内空”的人。比如过去专学  相似文献   

7.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和唯一方法。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当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有其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教育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教育的内容要紧跟现代社会生产和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形式要多样化;教育要与现代社会新的生产技术手段相结合。重新审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对在素质教育实践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代新人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认为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是改造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是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重要措施。早在 1 943年毛泽东就把“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写入根据地教育总方针之中。 1 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 :“党的教育工作方针 ,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的目的 ,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此后 ,连续开…  相似文献   

9.
张巧玲 《成才之路》2022,(15):19-21
劳动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对人才的培育中发挥着劳动育人的作用.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劳动教育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文章分析劳动教育的内涵,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指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构想劳动教育的远景、探索劳...  相似文献   

10.
经过五年来的教改实践,我们认为继续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 我校进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改试点是从1989年10月开始的。目的是探索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推进学校与生产实际部门在培养首都建设人才上的密切合作,为提高教育质量寻找新途径。这项改革包括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11.
说明中学数学教学,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坚决贯彻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根据数学科教学内容的特点,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任务是: 1.通过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巩固地确立工人阶级的阶级观点、群众观点和集体观点、劳动观点,即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树立共产主义风格。 2.给予学生以从事生产劳动及进一步学习所必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的一贯方针,是各级各类学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经、有纪律的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的一代新人的必由之路。我国始终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来抓,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报告中提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我们必须研究在新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类社会一刻也离不开劳动。要使学生健康成长,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加强劳动教育,让他们在劳动中锻炼成长,劳动教育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搞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把青少年培养成什么样人的问题,是培养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还是培养懂技术、爱劳动的建设者,这是新旧教育的根本区别,劳动教育是中学生一门必修课,无论升学或者直接参加生产劳动,都必须接受劳动教育。九十年代是信息的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没有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就不可能把祖国建设好。因此,劳动教育是关系到祖国的进步和未来的大事,是使中学生全面发展的突破口。首先,从劳动教育与德、智、体诸方面的关系看,搞好劳动教育是一个突破口。德、智、体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德育是首位,是方向,是根本,但也离不开其它几育,否则,就成为空洞的说教。没有科学文化和劳  相似文献   

14.
以实践性为突出特点的小学劳动课,重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手脑并用能力,是小学阶段实施劳动教育,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主要渠道,在培养学生劳动素质和综合素质方面有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认为在劳动课教学中,突出“以实践为主”的特点。注重实践教学与指导,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实现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1958年,我国在教育战线上展开了一个巨大的深刻的革命。这个教育大革命的中心内容,就是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用贱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精神,用片面的知识教育受教育者,这是一切剝削阶级的一个共同特征。我們社会主义的教育,是要以工人阶级的世界观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原则,教育和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必须彻底打破几千年来剝削阶级教育的旧传统,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各級学校貫彻执行教育与生  相似文献   

16.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青年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根本途径。一九五八年,我国学校教育工作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广大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方面的优异成绩,充分地说明了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方针的英明和正确。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就是要学生一面读书一面劳动,  相似文献   

17.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是无产阶级的教育同资产阶级以及过去一切剥削阶级的教育的根本区别。我们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反对劳心劳力分离的一切剥削阶级教育思想是我们教育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严重的革命任务。认真坚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对于贯彻执行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培养坚强的革命后代,使他们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具有重大的意义。一九五八年以来,各级学校遵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每个学生依照规定,参加一定时间的劳动,这不但革新了学校教育整个工作,改变了过去那种脱离实际只读书不劳动的旧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劳动教育的理论根基.从儿童时期起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育观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始终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学前劳动教育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促进幼儿智力和知识的提高,培养幼儿的审美...  相似文献   

19.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有觉悟、有文化教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不是为着培养大批脱离生产的人。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培养他们热爱劳动,认识到劳动在我们国家里是光荣和崇高的事业。从而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去迎接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一、地主资产阶级教育,目的总在于造成少数的知识阶层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苏维埃教育的目的恰好相反,是要从培养极大多数的工农的知识分子,进到将来完全消灭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分别,要教育极广大的劳动群众的子弟,使他们成为有能思想的头脑,有能劳作的两手,有对于劳动的坚强的意志的完全的新人物。苏维埃的教育,是要扫除那种“读书”同生产脱离的寄生虫式的教育制度的残余,而使学校教育同生产劳动密切的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