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潘春华 《阅读》2023,(72):48-49
<正>唐代诗人、“七绝圣手”王昌龄有佳作《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后两句已成千古名句。“内怀冰清,外涵玉润”自古是君子所应有的冰壶之德。诗清润至此,品高洁如斯,古城镇江长江之畔的芙蓉楼也因此誉满天下。芙蓉楼,一名千秋楼,旧志中称为“蒜山阁”,原坐落于镇江千秋桥畔月华山上,为东晋初刺史王恭所建,  相似文献   

2.
《商君书》的《徕民》篇有这样一段意思,即本篇的作者向秦王献策说,只要秦国用免租免役和给以田宅的办法招徕韩、赵、魏的人民,那末,“山东之民无不西者矣”。在看到的一些《商君书》注释本中,对于这个“山东”的注释,都欠妥当。一般的注释,都认为这里的“山东”是指殽山以东或华山以东。这两种注释,前一种,从地理位置上说是对的,但没有说明其政治意义,后一种,不管从哪方面说都是不正确的。战国时期的“山东”,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指殽山以东的地方;其二,是对主张  相似文献   

3.
共工氏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工氏源于莒县之板 (阪 )泉与昌乐县之古营丘一带 ,后又沿古济水播迁于济南、章丘、莱芜一带。共工氏即蚩尤 ,曾与黄帝战于阪泉、涿鹿 (即邾娄 ,在今邹县、曲阜一带 ) ,被黄帝杀于中冀之野(今山东中部地区 )。其后裔的共工氏又与颛顼大战不周山 (今济南华山 ) ,并在莱芜一带堵截五汶河之水“以薄空桑” (汶泗流域 )。直到尧舜时代 ,经过激烈的斗争 ,才“流共工于幽陵———即今燕山一带。因此 ,共工氏是古代的战争之神。”  相似文献   

4.
2012年8月26日上午9时,由广州电大承办、广州远程教育中心协办的“国培计划(2012)”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之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班在广州电大礼堂举行。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副调研员黄忠,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吴强,广州市教育局师资工作处处长徐文谦,广州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华山鹰、副主任邓静红,广州市教育局相关职能部门领导,  相似文献   

5.
马致远的《西华山陈抟高卧》是隐居乐道剧的典范之作,剧作以道教宗师陈抟为主人公,演绎陈抟隐居避乱,借算卦之机指明赵匡胤有帝王之命,赵匡胤称帝之后请陈抟入朝享受荣华富贵,陈抟坚拒,汝南王郑恩以美食和美女相诱,陈抟亦不为所动,后陈抟返回西华山隐居修道。隐居乐道剧《西华山陈抟高卧》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陈抟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理想化政治的追求:对明君贤臣的渴求、对个体生命自由的向往,这也是儒家身国共治理念深刻的艺术化展现。  相似文献   

6.
“秦附庸”附于大骆犬丘国,不直接附于周王朝;西、西县是秦族人自己的地名,犬丘、西犬丘、西垂是其他族人对秦人故地“西垂”的名称;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第二年,西巡陇上祭祖,途经鸡头道,其中,“鸡头山”为今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东北云华山。  相似文献   

7.
“发而皆中节”是指武术功夫无过不及的身体权变能力或境界,这需要经历合规矩的习拳规之 “中”、用规矩的查拳理之“中”、脱规矩的现主体之“中”的习拳历程。武术功夫习练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而皆中节”的创新传承与实践,武术功夫习练与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在合文化规矩之“中”与合自我天赋天性之“中”的功夫技艺中实现身心改变并生成身体主体,身体能力成为武术主体自我确证的依据,这是武术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智慧,也是武术研究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这是早已确定的 ,不容置疑。然而这一目的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学实施中 ,体现得不够 ,或曰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现将这几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设想赘述如下。一、听古人云 :“上学以神听 ,中学以心听 ,下学以耳听。以耳听者 ,学在皮肤 ;以心听者 ,学在肌肉 ;以神听者 ,学在骨髓。故听之不深知之不明 ,知之不明即不能尽其精 ,不能尽其精即行之不成。”(《文字·道德》)由此可见 ,会听与不会听是不一样的。现在中学生在课堂“听”可谓“聚精会神”。然而听完之…  相似文献   

9.
许燕平 《阅读》2023,(95):36-38
整本书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合理运用“阅读之眼”:以“飞鸟之眼”通览,以“蜻蜓之眼”慢品,以“蚂蚁之眼”细读。这三只眼睛可以让学生学会站在“高处”通览整本书,培养阅读思维的整体性;形成多角度看问题的意识,培养阅读思维的全面性;反复精读关键情节,培养阅读思维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10.
运动宜有恒     
“体育之研究”指出,“凡事皆宜有恒,运动亦然。”所谓有恒,就是“日以为常,使此运动之观念,相连而不绝,今日之运动承乎昨日之运动,而又引起明日之运动。”为什么运动宜有恒呢?这是有其科学  相似文献   

11.
农民起义口号往往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比如秦末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西汉之“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南宋之“等贵贱,均贫富”,明末之“均田免粮”,皆为著例。但黄巾口号“苍天”是什么?“黄天”是什么?“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有何依据?天的衰亡兴盛怎么会跟一个特定的时间:“岁在甲子”纠缠在一起?并且只有到岁在甲子黄天替代苍天之时才“天下大吉”?这一系列问题,却没有直截了当地回答。因此,我说黄巾口号是个天衣无缝的谜。《三国志·孙坚传》:“中平元年,黄巾贼帅张  相似文献   

12.
唐咸通年间,九华山道士王季文在出仕以后断然归隐九华,日浴山之龙潭。但该龙潭在王季文身后渐渐淹没无闻,以至人们将龙池误为龙潭。文章根据文献资料结合田野调查证明九华山龙池并不是王季文所浴之龙潭。  相似文献   

13.
求真为中国史学之优良传统 ,历来为优秀史家所称道 ,陈寅恪先生在继承和发展这一宝贵思想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深深令人折服。陈先生在治史基础上 ,强调对史料 ,尤其是原始史料的占有 ;在治史思维上 ,强调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在治史心态上 ,奉行“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在治史视野上 ,提倡“民族本位论”和“吸收外来说”对举 ,尤重“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相似文献   

14.
关于“有教无类”,一般认为是孔子打破“学在官府”的框子,不分教育对象的等级贵贱、品行优劣,都对之进行教育。其实并不完全如此。“有教无类”是建立在“人之生也直”的道德基础上提出来的。虽然孔子绝少言性,但事实上他还是主张“性善论”的,“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正因为人皆希望正直无恶,追求好的道德品质,所以孔子便因此而愿意“教”任何人。但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孔子并未墨守这一原则,他曾说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选编了柳宗元的《童区寄传》。课本中对一句话是这样逗断的:“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关于这句话,课本上有一个注释:“[虚所]集市。虚,同‘墟’。”还有一个练习题:“解释下边加点的词”——“之虚所卖之”。 根据课本对这句话的句读和练习题的要求,《教学参考书》作了相应的处理: 首先是“解释下边加点的词”:“之虚所卖之(前一个‘之’,动词,相当于‘往’、‘去’。后一个‘之’,代词,指区寄,相当于‘他’。‘所’,名词,相当于‘处所’、‘地方’。) 其次是“补充注释”:“[去逾四十里]去,离开(不应解成为‘来去’的去)。”  相似文献   

16.
试论孔子“孝”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孔子学说的“仁”“礼”思想研究极多.而于孔子之“孝”则论及甚少.事实上.“孝”与“仁”“礼”一样.也是孔子学说的重要概念,知“仁”知“礼”也应知“孝”;而且,经过长期的嬗变、发展和积淀,“孝”已成为中国文化的稳定因素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产生了极大的作用和影响.深入探讨这一思想,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孝之涵义何谓孝?善于因材施教和启发教学的孔子,很少径直界定其义,而总是随机指点孝的丰富内涵.总而观之,孔子之孝是对父母生前延及死后的一贯之道.其主要涵义为:(一)生前之孝:在物质生活上赡养父母,在精神生活上敬爱父母.把对父母的物质生活之养和精神生活之养结合起来.这是孔子之孝的基本合义.  相似文献   

17.
九天玄女是我国道教之女神,她与宋江故事的联系的原因之一,是有共同的泰山文化背景。这一形象在《水浒传》中虽然描写不是很多,但在全书“天人合一”的结构布局与情节发展上,为“天命”之象征,宋江之保护神与导师,作者之代言,堪称思想与艺术关键中之关键。其意义则加强了全书的道教色彩,体现了作者化“盗”为“良”的淑世意图,显示了《水浒传》成书资料有更复杂的来源,其在“天人合一”故事框架作为“天”的代表人物,开章回小说中这类人物设置与描写的先河。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学讲求意境和性灵,非模糊语言难以完成表达的使命;中国文学是“诗中之诗”和“画中之诗”,这使使用模糊语言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黄老之学是战国中期以后道家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其主要特点是“兼收并蓄”百家之学。“无为而治”是汉初黄老治道的理论基础,“民本”、“农本”、“法术”、“德治”等则是这一理论的历史内涵与具体实践,是实现“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手段。汉初黄老风行,与其本身的特点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分不开,也是社会政治从谋夺之术向守政之道转化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20.
魏晋南北朝游仙诗的叙述,基本符合“出发———历程———回归”这一母题模式。作为游仙主体的“历程”部分,除了叙述游仙环境,游仙诗中“仙人”这一角色在“我”的游仙历程中的地位逐渐弱化,这是魏晋文人个人意识逐渐觉醒的表现,也是宗教中对仙人形象不断完善使之逐渐人间化的表现,更是魏晋时期诗体流变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